首页  >  党刊记者看云南  >  正文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中秋国庆,相聚翁丁

2023-09-28 17:53:28  来源:云岭先锋网

今年国庆节正值沧源佤族自治县新米节,翁丁景区将开展以“相聚翁丁 喜迎新米”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迎接四方游客的到来,主要活动内容有:景区巡游、游客佤族生活体验、广场打歌、打新谷、扬新谷、舂米、尝新米、织锦制品、竹编制作体验、阿佤情歌对唱、佤语互动等。

翁丁村位于临沧市沧源县勐角乡,是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传统佤族村落,曾被《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深受海内外游客青睐。

当地佤族群众敲响木鼓迎接游客

恢复重建

2021年,翁丁村火灾发生后,专家、学者以及社会人士围绕恢复重建与更好地保护翁丁村建言献策,最终重建翁丁村的计划得以落实。“在重建过程中,所有的房屋建设都采用了原材料及原工艺还原办法,确保还原翁丁村原样貌。”沧源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还铺设消防管道、健全消防设施、增加消防人力,“每个茅草房都配备了烟雾感应器,定点设计了消防栓与消防水柱点。

航拍镜头下的翁丁景区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翁丁村终于实现了“涅槃重生”。如蘑菇一样的茅草屋紧密相连,散发着浓郁的原始部落气息;寨门、佤王府、木鼓房、撒拉房都沿袭着佤族村寨的各种传统元素,古朴苍茫的翁丁恍若世外桃源。“翁丁,还是原来的翁丁,这里的佤文化从来没有中断过。”沧源景兰文化旅游公司总经理张仲琴说。

翁丁景区一角

 开门迎客

“加林加林赛……加林加林赛……”不久前,记者来到翁丁村采访,刚刚下车,景区寨门就传来一阵阵木鼓声和嘹亮的歌声,吸引游客纷纷拍照合影。

当地佤族村民展示织锦项目

走进翁丁景区,佤族妇女在门口织布、协作舂米,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体验;房屋二楼阳台上,佤族老奶奶热情地与游客打招呼;一些村民还热情邀请游客品尝自酿水酒以及鸡肉烂饭等佤族美食……处处都展示着佤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气息。

“翁丁老寨终于又回来了!”68岁的佤族老人肖群锋换上一身民族服装,早早地来到 “佤王府”,一边给到访的客人们烧水煮茶,一边讲述当地的风土人情。如今,翁丁村逐渐恢复到原先的模样,肖群锋老人难掩心里的激动。

游客在翁丁景区品尝当地的米酒

老人告诉记者,自翁丁村开门迎客以来,他们几个老人轮流到“佤王府”为游客介绍佤族历史文化以及煮苦茶,合作社每月付给他们一定的工资。

“翁丁的重建重开,是一次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也是云南传统民俗文化之花的重新绽放。”据张仲琴介绍,随着云南景兰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的入驻,翁丁景区旅游发展也迸发出新的活力——游客日均接待量已达1500余人,对比“重生”之前增长了将近十倍。“景区重新开放至今,最高单日游客接待量达6000多人次、单日经营收入达21.76万元。”

游客在翁丁景区参观拍照

群众增收

为全面开启文化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翁丁村还组建了旅游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综合专业合作社、茶叶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共同探索建立“村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合作社将村民集体土地入股公司,村民年底参与分红。与此同时,合作社和旅游公司还在景区组建消防组、保洁组、安保组、民俗组、讲解组、表演组等,为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而在景区就业的人分两类:一是固定就业人员,主要以管理员、讲解员、表演人员等为主;另外是每天的临时就业人员,他们兼顾农业生产,以“挣工分”形式就业。

游客和当地佤族群众手拉手打歌

很多无法外出务工的老人甚至已经在外工作的年轻人,都纷纷选择到景区务工,从事旅游相关产业。“比如,能歌善舞的村民就可以参与到表演组,为游客表演原生态佤族歌舞。”肖文军说。村民肖尼乃前些年一直在昆明、上海等地的景区表演民族歌舞,家乡翁丁村重新开门迎客后,他毅然回到村里。

 “在外面虽然能赚更多的钱,但是总有一种漂泊感,还是留在村里心里才会踏实。”肖尼乃说。

游客在翁丁景区体验传统劳作项目

“我们家每月在景区务工的收入就有9000元左右。”村民李岩灭高兴地告诉记者,自己在景区开电瓶车每月工资3400元,女儿在景区做管理员每月工资4000多元,妻子在景区拿“工分”每月有900余元,加上一家人每年可以分红3000多元,“一年下来,一家人收入超过10万元。”

云岭先锋全媒体记者:杨旭东 郝亚鑫

通讯员:康文明 李迪

责任编辑:王璐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