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服务  >  正文

第一讲 云南山区旱地水稻种植管理技术

2023-10-08 11:56:48  来源:《致富天地》2023年09期

1.旱地水稻种植技术

主讲人:朱有勇院士团队成员 文建成 李 娟 金寿林 陈丽娟

旱地水稻品种选择


朱有勇院士(右三)水稻研究团队

选用适宜旱地种植的“滇禾优615”“滇禾优34”和“滇禾优918”杂交稻品种,这3个杂交稻品种均为优质稻。其中,“滇禾优615”在2019年被评为国家食味金奖品种。这3个品种都具有分蘖性强、根系发达、耐旱性好、生育期适中、成穗率和结实率高等优良性状。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经试验对比,旱地种植与水田种植的产量和品质无显著性差异。

 旱地水稻栽培

1.种植区域。选在云南省海拔2000米以下,降雨量大于1000毫米的区域。

2.种植时间。每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入雨季前完成播种。播种采用小型水稻直播机进行机播;蜡熟末期至完熟期,采用水稻收割机及时收获。

3.地块选择。玉米旱地改种水稻,选择土壤肥力较好、相对平整,易于农机操作的地块。

4.栽培规格。每亩播种干谷种2.0~2.5公斤,株距16厘米、行距20~25厘米,每亩挖穴1.6万~2.2万穴,每穴播种3~5粒。

水肥管理

水分管理,全生育期主要依靠自然降雨,全程无淹水,旱种旱管。施肥管理,主要采用前促、中控、后补的原则,根据土壤肥力确定施肥量,增施农家肥或有机肥,减少氮肥用量,多施磷、钾肥,看苗施肥。追施化肥要在降雨后、土壤潮湿的条件下进行,以防干施烧苗。

1.底肥。播种整地时,每亩施用腐熟农家肥500~1000公斤,钙、镁、磷肥40公斤。前作是蔬菜、马铃薯、烤烟的地块可以不施底肥。

2.及早施分蘖肥。出苗后,秧苗3叶期,土壤潮湿条件下及早重施分蘖肥,每亩施尿素20公斤和复合肥5公斤。抓住时机早施肥,秧苗生长快,长势旺盛,可增加有效穗数。

3.看苗施穗肥。水稻拔节孕穗期,每亩施复合肥10公斤,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肥(肥水比例为1:800~1500)。根据秧苗长势,轻施穗肥,不施尿素。

山区旱地水稻试验示范


1. 2018年,在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德新镇四寨村进行滇型杂交粳稻系列品种“滇杂31”和“滇禾优34”旱作试验。试验面积各300平方米,采用覆膜直播,每亩旱地播种干谷种2公斤,行距25厘米、株距14厘米。在杂交粳稻生长生育期内自然雨养,未开展人工补水措施,收获后经测产,“滇杂31”亩产量为430公斤、“滇禾优34”亩产量为491公斤。2019年,在旱地种植经验基础上,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继续进行滇型杂交粳稻“滇禾优34”旱种试验,播种面积5亩,采用直播方式,每亩播种干谷种2公斤,行距25厘米、株距14厘米。实施播种前化学除草剂封草,经过测产,“滇禾优34”杂交稻亩产量为432公斤。

2. 2020年,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旱坡地上种植滇型杂交粳稻“滇禾优34”,播种面积1.2万亩,该品种在山地旱种自然雨养条件下,田间长势良好,耐旱耐瘠性、抗病性强、群体优势强。经现场全田测产,验收片区平均亩产量350公斤,最高单产413公斤。

3. 2021年,选用“滇禾优615”为主推品种,在云南海拔700~2000米的临沧、普洱、文山、楚雄、曲靖、昆明、西双版纳等10多个州(市)进行多种模式山地旱种栽培试验示范,推广面积近20万亩。经多点测产验收,平均亩产量最高达535公斤、最低320公斤。

4. 2022年,在云南省普洱、临沧、红河、文山、西双版纳、楚雄、玉溪、昆明、曲靖、昭通、怒江、大理、保山、德宏共14个州(市),开展优质水稻旱地种植示范,推广滇禾优系列品种28万亩。建立了“滇禾优615”旱种优质绿色防控技术百亩核心示范样板11个,示范面积4180亩。经多点测产验收,平均亩产最高达690公斤、最低418公斤。

$[page]$

2.旱地水稻杂草及其防控技术

主讲人:朱有勇院士团队成员 汤东生 王 飞 胡洋山

旱地水稻主要杂草

与水田杂草相比,旱地水稻杂草种类更丰富,包括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及莎草,防治难度更大。

1.禾本科杂草特点。以马唐和牛筋草为主,其次为稗草和双穗雀稗。环境适宜条件下出苗快,生长迅速,如不及时防治,2~3周即可淹没旱地水稻,严重抑制旱地水稻生长。

2.阔叶类杂草特点。又称双子叶杂草,主要包括鬼针草、粗毛牛膝菊、胜红蓟、饭包草。小粒阔叶杂草,如鬼针草、粗毛牛膝菊、胜红蓟等出苗迅速,生长速度快,由于植株体积大对水稻遮阴严重,且叶龄较大时难以有效防除。

3.莎草特点。多年生杂草,繁殖力极强,很难防除。主要包括香附子、牛毛毡、碎米莎草、异型莎草、日照飘拂草、萤蔺等,而旱地水稻以香附子为主。

旱地水稻杂草发生规律特点

旱地水稻一般有两个杂草发生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为播种后15~20天,小粒种子杂草如马唐、牛筋草、鬼针草、粗毛牛膝菊、胜红蓟等几乎同时出现,且首先占据生态位的杂草会抑制其他杂草出苗及生长。第二个高峰期为出苗后20~30天,此时大粒阔叶类杂草及部分小粒杂草出苗,后期有零星出苗;在旱地水稻封行后杂草基本不会再出苗。

 旱地水稻草害防控技术

1.播后出苗前。采用“一封”措施,要求稻种播种深度达到4~5厘米,封闭除草剂喷洒前,土层至少要有2厘米的墒情,或下小雨前喷雾,每亩喷药液量45升左右。可选用丙草胺、丁草胺、二甲戊灵、噁草酮等除草剂。

2.出苗后。针对部分因天气原因或“漏喷”导致杂草未能在萌发阶段控制的地块,选用对水稻高度安全的除草剂品种,在水稻苗1~2叶期,采用定向喷雾的方式精准“补封”。可选用氰氟草酯、吡嘧磺隆、丁草胺等除草剂。

3.水稻植株四五叶期至拔节前。稻田杂草基本出齐的情况下,复配禾草、阔草甚至莎草防治剂,每亩兑水30升,采用全田喷雾的方法控制稻田各种杂草。防治禾本科杂草,可使用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双草酯、五氟磺草胺等除草剂;防治阔叶杂草,可选用二甲四氯、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唑草酮等除草剂;防治莎草,可选用二甲四氯、氯吡嘧磺隆等除草剂。

$[page]$

旱地水稻病害及其防控技术

主讲人:朱有勇院士团队成员 郭力维 蔡 红 胡洋山 郭存武 何霞红

旱地水稻主要病害

(一)稻瘟病

1.症状。稻瘟病俗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等,属于真菌性病害,在旱地水稻的各生育期均会发生,危害水稻的组织部位。根据发生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瘟、穗茎瘟、枝梗瘟和谷粒瘟,以叶瘟和穗茎瘟危害较重。叶瘟表现为叶部出现梭形、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中央灰白色,梭形病斑边缘褐色,外围有黄色晕圈;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为不规则的暗绿色水浸状病斑,叶片两面密生青灰色霉层。穗茎瘟表现为穗茎部初现褐色小点,后变成褐色或黑褐色,长有霉层,易造成枯白穗和秕谷。

2.发生流行特点。稻瘟病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病稻桩、病谷上越冬,是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叶瘟一般在旱地水稻分蘖期至拔节期盛行,穗茎瘟一般发生在始穗期至齐穗期,八九月份适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下,稻瘟病的发生和蔓延迅速。

(二)白叶枯病

1.症状。俗称白叶瘟,是由水稻白叶枯病原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叶枯为典型症状。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期为淡黄白色病斑,后沿叶缘两侧或中脉向上下延伸,转为黄褐色,最后呈枯白色。在潮湿气候条件下,病部表面均有蜜黄色黏性露珠状菌脓,干燥后形成鱼籽状小颗粒,易脱落。

2.发生流行特点。带菌种子、带病稻草和田间残留的病株稻桩为主要初侵染源。一般在气温25℃~30℃,相对湿度85%以上,多雨、日照不足、风速大特别是暴风雨与洪涝的气候条件下易发病。

(三)稻曲病

1.症状。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是由稻绿核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该病仅在穗部发生,初期在颖壳的合缝处露出淡黄绿色的小菌块,逐渐膨大包裹全颖壳,最后裂开,布满墨绿色粉末。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块,逐渐膨大致使内外颖壳裂开,产生墨绿色粉末。

2.发生流行特点。主要以菌核在土壤越冬,翌年七八月份萌发形成孢子座,产生多个子囊壳,其内产生大量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孢子借助气流传播散落,在旱地水稻破口期侵害花器和幼器,造成谷粒发病。

(四)细菌性条斑病

1.症状。该病是由稻细条斑致病变种引起,主要危害水稻叶片。病菌从叶片气孔或伤口侵入,初期表现为暗绿色细小水渍状短条斑,逐渐发展成暗绿色或黄褐色纵条斑,对光观察呈半透明状;严重时全叶枯黄,甚至呈红褐色。湿润叶面病斑上有许多细小的露珠状深蜜黄色菌脓,干燥后形成黄色小珠,不易脱落。

2.发生流行特点。带病种子、带病稻草和田间残留的病株稻桩是主要初侵染源。气温25℃~28℃、相对湿度接近饱和时最易发病。台风、暴雨或洪涝侵袭,造成病菌的侵入和传播,易引起病害流行。

 旱地水稻病害防控技术

1.苗期至封行期。重点预防稻瘟病叶瘟,可选用三环唑、稻瘟灵等药剂进行无人机飞防。出现叶瘟病斑要及时用药防治,可选用三环唑、稻瘟灵、春雷霉素、d-柠檬酸等药剂复配,着重喷雾发病中心。

2.孕穗期至抽穗期。重点预防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选用噻唑锌、噻唑铜等药剂,围绕发病中心由外而内进行喷药,及时封锁发病中心。

3.破口期。重点预防稻穗茎瘟和稻曲病,破口前5~7天,选用三环唑、井冈霉素等保护性药剂采用无人机飞防。破口期一般不施用肥料,避免促进稻穗茎瘟发生,可适量追施叶面肥。

4.齐穗期。重点预防稻穗茎瘟,选用三环唑等药剂,采用无人机飞防。

$[page]$

4.旱地水稻虫害防控技术

主讲人:朱有勇院士团队成员 杜广祖 陈国华 胡洋山 陈 斌

旱地水稻主要虫害

(一)黏虫

1.为害特点。以幼虫取食叶片为害,1龄至2龄幼虫聚集取食,3龄后由叶片边缘咬食形成缺刻。严重时常把叶片全部吃光仅剩茎秆,穗期为害可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2.发生规律。旱地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为害。黏虫喜欢温暖湿润环境,成虫具有趋光性,产卵多产在叶片尖部。杂草较多的田块虫害发生严重。

(二)稻纵卷叶螟

1.为害特点。以幼虫缀丝纵卷旱地水稻叶片,形成虫苞,幼虫在叶苞内取食叶肉,仅留表皮,受害处呈半透明长白条状。发生严重时,每丛水稻有很多叶苞。旱地水稻叶片被严重为害后会变干枯,大发生田块稻叶一片枯白,导致千粒重降低,空秕率增加,生育期推迟,严重时甚至绝收。

2.发生规律。成虫白天喜欢隐藏在荫蔽、湿度较大的稻田,夜晚在嫩绿的旱地水稻叶片产卵,分蘖期虫卵多产在第二片嫩叶上,孕穗期、抽穗期虫卵多产在心叶和第二片嫩叶上。

(三)蛴螬

1.为害特点。成虫和幼虫均能为害旱地水稻,而以幼虫(蛴螬)为害最为严重。成虫主要取食叶片,形成缺刻或孔洞,有的把叶片吃光。幼虫主要取食水稻种子、幼苗根茎部,受害部位伤口比较整齐,严重时导致水稻萎蔫枯死,造成缺苗断垄,导致减产甚至部分田块绝收。

2.发生规律。蛴螬是为害旱地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氮肥施用过多或过迟,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上年秋冬季温暖、干旱、少雨,第二年高温、高湿气候等因素均会造成虫害发生。

(四)三化螟和二化螟

1.为害特点。均以幼虫蛀茎为害,分蘖期形成枯心,孕穗至抽穗期,形成枯孕穗和白穗,转株为害还会形成虫伤株。枯心苗及白穗是其为害稻株后的主要症状。其中,三化螟为单食性害虫,只为害旱地水稻。

2.发生规律。成虫夜晚活动,趋光性强,产卵具有趋嫩绿习性,旱地水稻处于分蘖期、孕穗期或施用氮肥过多或长势嫩绿的地块发生较重。

(五)稻飞虱

1.为害特点。成虫和若虫均能通过刺吸式口器为害旱地水稻,分泌的排泄物可导致霉菌滋生,影响旱地水稻的光合作用,严重时形成“黄塘”“塌圈”症状。

2.发生规律。成虫具有迁飞性,水稻苗期到孕穗期均有为害,长势较好、叶片贪青旺长的田块发生较重,而在旱地水稻上发生为害较轻。

旱地水稻虫害防控技术

1.水稻—马铃薯轮作。水稻旱作收获后,轮作马铃薯,可有效减轻下茬水稻害虫的发生。

2.地上害虫防治。整个生育期,可在田间放置频振式杀虫灯,按每30~50亩稻田安装1盏的规格进行安装,并呈“井”字形或“之”字形排列,灯光可诱杀金龟子、稻纵卷叶螟、黏虫、小地老虎、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等害虫。在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和黏虫成虫始盛期,每亩放置性诱捕器1个,诱杀成虫;采用氯虫苯甲酰胺、阿维·高氯氟等药剂喷雾防治幼虫。

3.地下害虫防治。播种前结合整地施肥,选用防治地下害虫的农药(如辛硫磷或毒·辛颗粒剂)拌土撒施,可预防蛴螬和小地老虎发生。在水稻出苗后,加强小地老虎、金龟子等成虫监测,发现后用糖醋液进行毒饵诱杀。

责任编辑:谭江华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