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致富先锋  >  正文

王丽珠:“过桥技艺”天下传

2023-10-25 11:37:37  来源:《致富天地》2023年09期

盛于大碗中的高汤,表面不冒一丝热气,但汤的温度可以保持在95℃以上,这招“无火烹饪”绝技可1秒煮熟鹌鹑蛋,5秒烫熟生肉片……这招绝技的学名叫“蒙自过桥米线制作技艺”。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制做过桥米线40多年的王丽珠,让全国各地的食客品尝到了这道已有数百年传承历史的美味。

王丽珠(左)熬制鸡汤

偷学手艺

王丽珠的祖父以制作过桥米线为生,其父亲在云南更是颇有名气的过桥米线制作大师,但到了王丽珠这一代,她险些无缘过桥米线技艺。“传承过桥米线手艺的老规矩是传男不传女。”王丽珠说,从偷偷摸摸看父亲如何教授弟弟,到后面数次苦苦央求,父亲终于被她的坚持所打动,答应传授技艺。

制作正宗的过桥米线,汤是灵魂。在学习过程中,王丽珠逐渐了解到这项技艺传男不传女的原因:“熬汤需要能吃苦,每天凌晨3点,要准时起床熬汤,因为只有足足熬制5个小时,才能熬出食材中的鲜味。”按时起床熬汤,已成为王丽珠几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的习惯,她开玩笑地说,如果有人说晚上失眠睡不着觉,就让他跟我熬几天汤,保准每晚都会睡得很香。据王丽珠介绍,选上好的排骨、筒子骨、五花肉、鸡肉,在大锅中熬炖时,要不断挥动大勺搅拌,并随时捞出汤中的白沫。

对一般人来说,熬汤已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而天生弱视的王丽珠,则面临着更多困难。“当时的工作条件比较简陋,灯光不够亮,记不清有多少次,我的双手直接插到了滚烫的汤锅里,已反复多次被烫伤。”王丽珠说,因为眼疾,也逼着她练就了一项新本领——汤熬制的时间够不够,香味有没有完全释放,甚至汤的盐巴够不够,她都能靠鼻子闻出来。

创新配方

学到父亲的烹饪手艺后,20世纪90年代,王丽珠离开了工作多年的国营饭店,先后在昆明和蒙自开办了自己的过桥米线店。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她选择在传承好技艺的同时,也在创新改变。

王丽珠说,因为眼疾,她多年来一直有泡菊花茶喝的习惯,菊花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让她受益匪浅。“能不能将菊花加入到过桥米线当中,在丰富过桥米线口感的同时,更加营养健康。”虽然有了创新技艺的方向,但王丽珠的探索之路并不平坦,如果放入干菊花,不符合过桥米线配菜都是鲜食的传统,如果放入鲜菊花,冲泡时菊花颜色会变黑,影响过桥米线品相。

经过不断尝试和摸索,王丽珠终于找到了可以搭配过桥米线的鲜菊花,以及适宜加入的时间。这项创新,让她的过桥米线店在2001年有了自己的专属名字——王记菊花过桥米线,并一直沿用至今。

因工艺正宗、汤味鲜醇,王丽珠经营的过桥米线店一直以来深受当地人喜爱,加上她首创菊花过桥米线的吃法,生意蒸蒸日上,这也助力她在2003年得到更大平台展示过桥米线的机会。当年,王丽珠到广东汕头参加全国名小吃比赛,与现场的6900种小吃同台竞技,并用过桥米线飘荡在整栋楼的香味征服了参赛评委和各地选手,帮助蒙自过桥米线荣获“中华名小吃”的称号。

发扬光大

传统过桥米线只搭配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鹌鹑蛋、豆坨、酥肉、韭菜,王丽珠在创新菊花过桥米线的同时,尝试加入松茸、鱿鱼、鱼片、虾仁、火腿等,融合百鲜,迎接来自全国甚至是世界各地的食客。

在收徒方面,王丽珠彻底摒弃曾经“传男不传女”的成见。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她想方设法,做到多带徒、带好徒,把自己的大女儿吴蕾、二女儿吴璇作为过桥米线制作的传承人进行重点培养,并把整套传统过桥米线制作技艺传给了侄女郭建波、黄三囡和慕名前来学艺的全国各地100余名徒弟。

“学徒不分男女,不论来自何地,只要能吃苦,我都愿意用心把最纯正的蒙自过桥米线技艺传授给他们。”王丽珠说,正宗的技艺要想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充足的从业人员是基本保障。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找王丽珠寻求加盟合作的商家逐渐多了起来。“做餐饮,要讲良心,特别是做过桥米线,一定要耐心细致、一丝不苟。”虽然来访的人很多,但较高的要求,以及对加盟商的严格考察,让目前“王记菊花过桥米线”在全国范围内的加盟商只有8家。

“百年过桥誉百年,天下一碗香天下。”从业40多年,王丽珠对于过桥米线的追求从未改变。

本刊记者 王学勇/文图

责任编辑:谭江华

相关热词搜索:王丽珠过桥技艺天下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