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正文

【金色时光专题】百年名校 风华正茂

2024-02-28 17:08:16  来源:2024年第2期《金色时光》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百年名校“名”在何处?其学校文化的淬炼、传承与创新至关重要。 

会泽院内,一代代云大人承续大师风骨,在治学与科研的征途中奋进;昆华园里,昆一中始终“领风气之先”,与家国命运同行;莲湖湖畔,广南一小以“礼教”为重,提倡各民族平等接受教育;“潘琰学堂”上,烈士精神在文林小学绽放时代光芒,成为熠熠生辉的精神旗帜……它们从历史深处走来,鸿儒荟萃,领思想之潮;群英云集,开风气之先。

百年求索,百年荣光;百年名校,风华正茂。本期专题,我们以云南4所百年名校为样本,从百年办学历程中,探寻其久盛不衰的“密码”。


云南大学:百年风雨报国路

2023年4月20日,在云南大学百年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勉励云南大学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游客参观云南大学东陆校区会泽院

回望来时路,云大见证了历史,更在创造历史。步入云大东陆校区,穿过光影斑驳的林荫路,来到会泽院前,百年名校的峥嵘岁月似乎就在眼前铺展开来——

百年间,董泽、熊庆来、周保中等老校长曾在此办公。抗日战争期间,日军飞机轰炸昆明,会泽院两次中弹仍然屹立不倒……

作为云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会泽院见证了云南大学的百年奋斗史,也是在这个地方,一代代师生奋斗在治学与科研的路上,积淀并续写着“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办学精神。

艰难办学开启“学术报国”路

在云大呈贡校区,有几条名人之路,雨苍路就是其中之一。“雨苍路是以云南大学首任校长董泽的字命名的。”云南大学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百年过去,每次踏上这条路,就会想起老校长董泽为云南大学作出的卓越贡献。而在云大东陆校区,每当充满历史感的标志性建筑会泽院映入眼帘,董泽等创办人的远见卓识和艰苦创业精神顿时让人肃然起敬。

董泽1888年出生于云南云龙县,12岁便从乡里的私塾前往大理府学(今大理文庙)读书。18岁时,他离开家乡,来到位于昆明的省立甲种农业学校(今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求学。

省立甲种农业学校位于现在的云大东陆校区所在地,当时学校周边比较荒芜,教室建在一个陡坡上。据董泽的儿子董坤拂介绍,一次,董泽生病了,却还得艰难爬上陡坡去学习,他于是立下宏愿:“有朝一日,我一定要在这里建一所最好的学校,把这道陡坡修成宽阔整齐的石阶。”

1912年至1920年,董泽两度赴美国留学。求学期间,他从未忘记曾经的誓言,并作了大量关于筹建大学的准备。

1922年,董泽被委任为云南省教育司司长,统筹建校事宜。1922年7月,建校筹备处成立,当年底,董泽以高票当选校长,并将学校定名为东陆大学。1923年4月,学校具备办学的基本条件,并于4月20日举行开学典礼。

在开学典礼上,董泽作了关于《东陆大学的发展目标和重要地位》的演说,他说:“国与国间之了解,全在学术。”“是东陆大学,非一人之所专有,更非云南的、中国的,实世界的也。”(据《东陆瑰宝·东陆大学成立之庆典纪实》)

1925年,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竣工的会泽院气势磅礴,其独特的建筑格调、过硬的施工质量,至今仍为云大精神的象征。董泽、熊庆来等云大历任校长也在此开启了“学术报国”之路。

战火中铸就“魁阁精神”

在云大校史馆,一段段历史视频资料将记者带入那段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抗战岁月里,云大办学条件异常艰苦,会泽院曾两次遭到日军飞机轰炸,但大师们治学报国的精神却代代相传。

1938年8月,早早立下“志在富民”志向的费孝通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启程回国。

时任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深知,要办好一所大学,靠的是人才。1938年,他聘请费孝通到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工作,1940年至1946年,费孝通一直是该系教授兼系主任,并主持社会研究室的调查工作,会泽院也成为了费孝通出入最频繁的地方。

1940年10月,昆明再次遭到日军轰炸。会泽院等地中弹,费孝通距离会泽院不远的住所被毁。

为躲避轰炸,1940年初,社会研究室搬到距昆明市区约20公里外的呈贡魁阁,直到抗战胜利后才搬回校本部。费孝通曾这样描绘当时的场景:“这座破败的三层古庙外面风景很美,内部却陈旧不堪。地板踩上去嘎吱作响,墙缝里藏着小虫,叮得人浑身发痒。”

在费孝通的主持下,一众学者深入田野和社区,怀揣学术报国之志,产生了《云南三村》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为推进中国人类学本土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守正创新续写奋斗史

进入21世纪,几经修缮的会泽院依然散发着历史的光辉,其已成为学校的精神象征,激励着一代代云大人承续风骨,生生不息。

如今,沿着前辈们“学术报国”的足迹,云大师生秉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精神,充分发挥民族、边疆、生态等特色学科优势,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需求,产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科研成果。

在校史馆“面向未来  文明允臻”展区,展览着云南大学近年来在研究领域取得的辉煌成果。

“这是胡凤益团队选育出的多年生稻,种植一次可免耕收获3至4年。”云南大学档案馆相关负责人指着展览区一株水稻标本告诉记者,该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公布的“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单。此外,胡凤益团队培育的“多年生稻23”“云大25”等多个多年生稻品种,在全球多年生作物育种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此外,张克勤、徐星、张亚平、于黎等一大批国内国际知名教授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也陈列在校史馆。一代代云大人励精图治,推进学校不断走向卓越。

如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备受鼓舞和激励的新一代云大人,正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接续前行、奋发努力。 

本刊记者 杨旭东/文 郝亚鑫/图

学校档案: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1923年正式开学,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成为国家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一。2022年,继续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page]$

昆明市第一中学:与家国命运同行

“快去看看你们班同学的名字都收录全了吗?毕业照有了吗?”最近,曾在昆明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昆一中”)就读过的众多校友,纷纷在朋友圈里转发《寻找青春的你》这则讯息。

为何要寻找青春的你?原来,2025年昆一中将迎来建校120周年,学校准备建一面校友墙,把从1905年至今曾在昆一中任教或求学的7万余名师生的名字镌刻上墙,共同见证母校的百年荣光。昆一中酝酿这份“大礼”已多年,翻阅已勘校的校友名录会发现:王德三、艾思奇、熊庆来、杨振宁……群星璀璨,闪耀至今。

“滇南首郡,桃李成荫,一堂师友,亲爱精诚……”当校歌唱响,总能唤起昆华(现昆一中)学子对母校的记忆,尤其三段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岁月,至今仍光彩夺目。

20世纪初:播撒革命火种

20世纪初的中国,主权沦丧、命运多舛。昆一中自创办伊始就领风气之先,将“谋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伟业”作为己任。

1926年,毛泽东任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期间,曾写信关心云南的革命运动开展情况:“克文兄:云南办事处负责人,学生内可以指定周霄、陈能新二人……其余一人,据新滇社云南同志王懋庭说:宜指定一现在昆明进行党务及民众运动的同志,方足以资联络,据他说有李鑫同志者,北京农大毕业,在滇从事工作,可胜此任,特此奉闻,请酌定……”

信中提到的李鑫来自龙陵,1915年,经过长达月余的徒步跋涉,他抵达省城昆明并顺利考入私立成德中学(后并入昆一中)。1926年,因校友推荐,李鑫受到毛泽东的重视。同年,李鑫主持召开云南省第一次党员会议,成立中国共产党云南特别支部,点燃了云南共产主义事业的星星之火,他成为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创始人之一、云南农民运动的先驱、云南工矿运动的拓荒人。

回望百年昆一中,像李鑫这样投身革命事业的校友不胜枚举:中国早期马克思学说研究和传播先驱王有德、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任书记王德三、云南省内入党的第一位共产党员李国柱、“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狂飙诗人”柯仲平……

在那个政局动荡、民不聊生的年代,昆一中师生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一批批昆华学子受熏陶成长为进步青年,积极投身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他们播撒红色火种,以赤子之心矢志民族复兴,不断掀起云南红色革命的浪潮。

抗日时期:读书不忘救国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的炮火,让祖国母亲满目疮痍,激发起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探寻救国图强之路,爱国的昆华师生也唱响了一曲“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壮歌。 

1938年,为了让新诞生的西南联大在昆明有安身立命之所,昆一中举校南迁,赴玉溪九龙池办学。“那时,昆华中学的部分师生从篆塘码头上船,将教具物资等用船运到滇池南岸,大部分师生则沿着滇池徒步到玉溪。”据长期从事昆一中校史研究的刘晓燕介绍,南迁玉溪期间,昆华师生唱着由时任教育厅厅长龚自知作词、音乐教师张育斋谱曲的《昆华中学校歌》鼓舞斗志,一路昂扬前行。

“当时英语老师黄致远和音乐老师黄相泉在教学之余,自编自唱抗战歌曲、演话剧,他们演的话剧《锁链》深受欢迎。”已故的昆华中学校友张星泽曾在《昆明第一中学校志》中回忆,在时任校长徐继祖的支持下,昆华中学成立“云南抗敌后援会昆中分会”,师生们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宣传。

与此同时,不少昆华中学毕业的学子从戎报国。1939年,昆华中学初二十七班的毕业生李尚武考入航空委员会第十修理厂学徒训练班,一直为飞虎队和驼峰航线修理飞机直至抗日战争胜利。1949年,他又参军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人民空军培养地勤人员。这些矢志报国的昆华师生,如徐继祖校长所盛赞的一样有着“冰清玉洁之心,磐石砥柱之足,旋转乾坤之手,顶天立地之身”。

新时代:教育帮扶促乡村振兴

时光荏苒,当祖国步入新时代,走在复兴之路上,昆一中不忘初心,担起了教育帮扶促乡村振兴的使命。

距离昆明市区150公里的东川区,是昆明市唯一一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区)。2022年8月,昆一中历史教师夏耘等6名教师组成帮扶队,来到东川一中,开展为期3年的教育帮扶工作。这6名教师都是昆一中的教学骨干,教授科目涵盖语文、历史等,其中5人为副高级以上职称。

“为让教育帮扶产生实效,我们派出精干教学力量。”昆明市第一中学校长赵灿东说,“目前,昆一中已先后帮扶晋宁、嵩明、富明、宜良、东川等地一中,通过加大对这些学校的指导和帮扶,实现教育资源互补,促进教师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据介绍,自2019年昆一中成立教育集团以来,积极探索名校带弱校、名校办新校,通过合作办学、帮扶办学等多种方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开启了精准教育帮扶之路。

多年来,昆一中本部先后向各个成员学校输出和培养优秀领导干部和骨干教师共计49人次,开展定点帮扶支教、送教下乡、指导讲座每年每校30余次。通过品牌输出、管理帮扶、资源共享等方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赓续百年名校的优秀品质,为助推昆明乃至云南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本刊记者 李宏刚 邹鹏 通讯员 王倡剑/文图

学校档案:昆明市第一中学系云南省一级一等高级中学。学校创建于1905年,始称云南省会中学堂,是云南兴办新学成立最早的学校之一。1912年2月更名为“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校”,1932年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校与云南省立第五中学(前私立成德中学)合并,改名为“云南省立昆华中学”。1950年昆华中学合并龙渊中学,更名为“云南省昆明第一中学”。1984年定名为“昆明市第一中学”。

$[page]$

广南一小:民族之花绽放200年

在广南县城莲湖湖畔,有一所拥有203年历史的名校——广南县城区第一小学校(以下简称“广南一小”)。

广南一小学用五谷拼出学习雷锋宣传画

以“礼教”为先,提倡各民族平等接受教育是广南县上百年的传统,而广南一小就是这一传统的践行者。据《广南县志》记载,清代广南共出进士19人,其中少数民族9人,90%的进士曾在培风书院(广南一小前身)就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也是广南一小人才辈出的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兴达、清华大学教授张雁等大批高级知识分子从这里起航。

“夷倮”平等从书院走来

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小路,穿过寻常百姓家,一栋古色古香的建筑屹立眼前:青砖琉璃瓦、朱门、高翘的屋檐、精雕细刻的格子窗,大门旁一对威严的石狮蹲守两侧——这便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侬氏土司衙署,也是今天广南一小的校址。

走进校园,古老的建筑群中,一棵棵枝繁叶茂、葱茏劲秀的古树昂首云天,枝柯交错,娓娓讲述着这个影响了当地几代人命运的小学故事:在旧中国,受民族歧视、阶级成分、贫富悬殊等制约,贫苦人难以获得进入学校学习的权利,但广南早在康熙年间创办府学时就注意到这一点,并专门行文规定,“凡向学者,不得以夷倮(这里指少数民族学生)而忽之,更不得以夷倮而拒之……”“如有土目头人阻挠不许向学者,立即究处。”

随着越来越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开始接受教育,广南逐渐成为享誉一时的礼仪之邦、文明之邦、文化之邦。为更好地培植文风,多出文人,道光年间,当地兴建文笔塔、培风书院,让更多孩童接受教育。著名历史学家尤中经过多年反复研究后写道:“自从广南建文笔塔、创办培风书院后,真正是人才辈出。”

如今培风书院成为历史,但让各族群众平等接受教育的办学思想却一直传承下来。

在古建筑群里感受红色文化

广南一小所在的侬氏土司衙署遗址,由侬氏家族世袭28代684年之久,这个壮族土司制度始于元盛于明,消亡于民国。如今,这个壮族土司古建筑群处处回荡着琅琅书声,成为广南各族孩子感受红色文化、接受红色教育熏陶的园地。

“红军长征队伍里有一名小红军,加入红军时才11岁,所以大家都叫她‘红小丫’……”在广南一小的周一升旗仪式上,四年级学生李何苒妍绘声绘色地讲起了“红小丫”的故事。李何苒妍所站的操场,数百年前曾是土司练兵的训练场,这块宽阔的区域,如今成为广南一小传播红色文化的阵地。

事实上,多年来,从广南一小走出的仁人志士不少,其中不乏少数民族的身影。壮族女共产党员侬瑟若(又名侬淑玉)就是该校校友。她在北京读大学期间,积极参加革命斗争,被敌人抓捕入狱施以酷刑,但她始终未透露党的任何信息。出狱后不久,侬瑟若因四肢萎缩病逝,年仅33岁。

“新生入校伊始,我们就特别重视理想信念教育,通过经常讲、常态讲红色故事,让孩子们走进党的门、争做党的接班人。”广南一小党总支书记、校长杨慧说。

民族教育走进新时代

注重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一直是广南一小的办学特色之一。从1995年开办“民族团结示范班”以来,学校共招生办学12届,截至目前已培养600余名少数民族同学,其中进入大学学习深造的近150人。民族之花不仅在校内美丽绽放,也在校外姹紫嫣红。

用红纸剪出雷锋的剪影,用壮绣绣出雷锋工作生活的场景……在学雷锋纪念日期间,广南一小的各类社团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艺活动。

黄丽娟是剪纸和刺绣社团的指导老师,在教学生们制作有关雷锋主题的作品前,她会先通过图片和影视作品给学生们讲述有关雷锋的故事。“每次讲雷锋的故事时,都会有不少学生流下泪水,在我看来,‘学习雷锋好榜样’的种子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了。”黄丽娟说,她负责的社团成员主要是“民族团结示范班”的女同学,大家边学习边创新,让民族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在广南一小,融合的元素无处不在。“学校将教学场地与原来的历史文物建筑部分区分开来,既不影响正常教学,也不影响对土司衙署的保护。”据杨慧介绍,在原有基础上保护、修葺、恢复和开发利用好,让侬氏土司衙署不仅仅是文物遗址,更是历史文化传承之地。如今的广南一小,历经700年历史的土司衙署建筑和一栋栋现代化教学楼并存,古典与现代相融,成为这座百年名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本刊记者 王学勇 通讯员 王怀琼/文 邹鹏/图

学校档案:广南一小的前身是创办于1821年的培风书院。1950年,广南县人民政府将莲峰、莲华、培风3所公立小学合并为“广南城区小学”。1965年和2004年先后更名为“城区一小”“广南县城区中心学校第一小学校”。2008年,更名为“广南县城区第一小学校”并沿用至今。

$[page]$

昆明市文林小学:烈士精神代代传

2018年10月30日,一位86岁的白发老人从江苏徐州不远千里来到昆明市文林小学,为该校“潘琰学堂”的成立送上祝福,并应邀为首个“潘琰中队”授牌。看着朝气蓬勃的孩子们,老人不禁红了眼眶。

文林小学师生向潘琰铜像献花

老人名叫潘玉琛,是“一二·一”惨案中牺牲烈士潘琰的胞弟。穿过树荫下冬日暖阳投射的斑驳光影,伫立在胞姐曾经工作过的校园中,老人感慨万千。抬眼看去,在这所百年学校的记忆墙上,早已烙刻下潘琰烈士精神的红色印记。

深挖烈士精神

潘琰与文林小学的缘分可追溯到81年前。1943年秋,潘琰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她一边求学,一边积极参加地方党组织活动,还在文林小学担任音乐、体育课的代课教师。1945年12月1日,在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中,年仅30岁的潘琰倒在了与文林小学一墙之隔的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内,用生命兑现了“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战斗”的铮铮誓言。

潘琰牺牲后,其母校师生筹资建成“三烈士”殉难纪念碑亭。从那时起,潘琰“坚毅、忠诚、担当、奉献”的烈士精神,成为滋养文林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家国情怀的沃土。

如今,在位于昆明市五华区龙翔街38号的文林小学校园内,教学楼墙上的校训“校强则少年强 少年强则国强”耀眼醒目。一栋“L”形教学楼、一道以“琬琰文林”命名的文化墙包围着操场,构成这所历经风雨的百年名校。

深入走访会发现,尽管学校占地面积不大,却藏有“潘琰学堂”“西南联大文库”等不少文化“宝藏”,还是滇剧传承和武术传统学校。一方小天地,尽显浓厚的红色基因和文化底蕴。

文林小学历来注重挖掘、传承、弘扬烈士精神。2015年,校党总支组织党员教师远赴江苏徐州,寻访烈士亲人、探寻烈士足迹,并于同年12月1日在校内落成潘琰铜像。2018年,“潘琰学堂”成立。百余平方米的学堂内,陈列着潘琰留下的部分珍贵遗物,再现其光辉的一生。此外,学校还建有“西南联大文库”,开发出“潘琰魂文林人”红色课程。2023年,百年校庆之际,文林小学建成“琬琰文林”文化墙,进一步夯实红色文化沃土。

讲好烈士故事

“这张照片是1945年潘琰和她的同学在成都街头拍的。其他同学已经穿上了厚厚的冬衣,潘琰却穿着旗袍。这是因为战乱,潘琰和母亲失去联系,母亲送给她的冬衣迟迟没有收到。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潘琰依旧投身到革命事业当中……”

作为“翠湖红色文化圈”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周三下午,是文林小学“潘琰学堂”的校园开放日,“潘琰中队”的学生们都会聚集在学堂里开展队会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情景剧表演、文物故事讲述等形式,为外来参观者或其他班级的同学带来一堂入脑入心的思政教育课。

“学校选树优秀班级授予‘潘琰中队’的称号,将‘潘琰学堂’作为少先队活动阵地,交由少先队员自主管理。以点带面,培育文林学子的红色基因和文化自觉。”文林小学党总支书记江琼在谈及设立“潘琰中队”的初衷时表示,希望每一名文林学子从入校之日起,便耳濡目染涵养烈士精神。

“去年9月开学时,我们班从上一届‘潘琰中队’的手中光荣地接过接力棒。”由于各方面表现优异,教师杨鹏华所带的文林小学四年级6班被学校选拔为新一届“潘琰中队”。“接过队牌时,全班同学备受鼓舞,无比自豪。”杨鹏华回忆道。

如今,“潘琰中队”的队牌悬挂在四年级6班的教室门口。为确保每名学生都得到锻炼,全班同学被分成7个小组,轮流参与“潘琰学堂”的接待工作。当每个人都能熟练地向到访者讲述潘琰烈士的故事时,真正做到了让“坚毅、忠诚、担当、奉献”的烈士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夯实红色文化根基

“能穿上‘潘琰中队’的队服非常开心,我们会讲好烈士故事,用烈士精神勉励自己更加努力地学习。”四年级6班学生刘妍廷是“潘琰中队”的一员,平日里,她不仅在行为规范上为同学们树立榜样,还全力协助老师管理班级。在学习中,刘妍廷从不轻易向难题低头,并利用课外时间,积极参加钢琴、葫芦丝等才艺学习,在各项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虽然有些辛苦,但每当想起潘琰时,她的精神就会勉励着我继续前行。”在以《学习潘琰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的演讲中,刘妍廷如是说。

“对新时代的孩子来说,抽象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会让他们失去兴趣。学校通过‘潘琰学堂’‘潘琰中队’等学习载体,将烈士精神变成校本课程的一部分,并通过红色文化主题活动的策划和参与,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在江琼看来,通过红色文化的持续熏陶,文林学子的行为举止更加规范,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烈士精神不仅滋养着文林学子,每年也有很多辖区单位和其他州(市)小学学生前往文林小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截至目前,该校累计接待参观者上万人,被授牌为“昆明市中小学思政教育现场教学点”和翠湖党建示范圈“春城先锋”。

“站在百年新起点,文林人将以自强不息、敬业奉献、严谨治学的精神,把文林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作为办学初心和育人使命,以及师生家长共同的愿景去追求。”江琼说。

本刊记者 谭宗慧/文 郝亚鑫/图

学校档案:学校前身为1923年建立的市立第十八小学。1936年,更名为“文林小学”。1951年,正式定名为“昆明市文林小学”。2003年,五华区承华小学整体并入该校。2021年,该校托管先锋小学钱局街校区,形成“一校两址、深度融合、统一管理”的办学格局。

责任编辑:王璐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