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先锋观察  >  正文

破解“就业难”“用工荒”的 蒙自探索

2024-04-12 17:43:51  来源:《云岭先锋》2024年第4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作为红河州州府所在地,蒙自市每年吸引本地及周边县(市)10万余名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为城市发展注入了蓬勃生机。但与此同时,面对求职与用工信息不对称、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匹配、求职方式多元化等情况,传统就业服务模式局限性凸显,一方面是务工人员找工无门路、就业无技能、权益无保障;另一方面是企业招工难、用工荒。

如何破解这些问题,更好推动务工就业服务?蒙自市积极探索创新,走出一条务工就业服务工作的新路。

机制之变——

从各自为政到协同共建

九龙治水,而水不治。近年来,为解决就业这件民生大事,各地积极探索务工就业服务模式,建机制、搭平台、强保障,稳就业保民生工作百花齐放。但部门间协调机制不健全、服务力量未整合等问题仍然突出,缺乏共同理念、共同目标、共同行动,各自为政,造成资源浪费、整体效果不佳。

破题突围,需要对症下药。蒙自市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规范劳务市场、务工人员实现就业、外来人口融入城市四个目标,于2019年在主城区建成总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的“建设者之家”,在用工需求旺盛的街道和乡镇建成11个“建设者就业小站”,由市人社局统一管理,打造了可有效整合各级各类务工就业资源的平台。

“建设者之家”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就业服务。周兰 摄

为充分发挥平台作用,蒙自市注重打好几套“组合拳”:

抓整合,着力构建齐抓共建“同心圆”。要求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安排工作队伍入驻“建设者之家”,并吸纳和整合驻地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工作资源,共同为务工人员提供岗位、培训、维权、帮扶等“一揽子”服务,把促就业的庞大主体扭成“一股绳”,彻底改变各家只管各家事、各家人的局面。

抓联动,开通家门口到厂门口“直通车”。发挥“建设者之家”中枢作用,与各乡镇(街道)和企业紧密联动,组织乡镇(街道)和村组干部常态化上门走访,深入了解务工人员情况及需求;推动市级相关单位定期到企业“用工回访”,持续开发和挖掘就业岗位。在畅通就业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基础上,精准开展“点对点、一站式”服务,既帮助务工者实现“出家门就能上车,下车就能进厂”的劳务便利,也为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题。

“通过‘建设者之家’把大家统一起来,党政企群携手,集聚优势资源,让有就业需求人员能及时获得更全面、更有力的服务和帮助。”蒙自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多元主体握指成拳,服务效能持续释放。自“建设者之家”成立以来,累计对接企业超过5500余家,服务务工就业10万余人次。

方式之变——

从粗放对接到精准供给

务工就业服务,服务方式创新是核心也是难点,关键在帮助务工者找到合适岗位,为企业输送适合人才。“建设者之家”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尽可能提供更精、更准、更细的服务。

在线下,“建设者之家”设立了多个服务功能模块,提供职业介绍、就业指导、信息发布、权益保障、政策咨询等“一站式”就业服务。

在线上,设计推出“蒙自就业”微信小程序,通过大数据采集、分析、应用,实时根据务工人员需要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建立用工企业岗位资源清单、务工人员岗位需求清单及技能培训清单,形成“建设者之家”派单、用工企业和培训机构接单、外来务工人员评单,人岗即时精准匹配的闭环机制,以科技赋能提升就业“数智化”水平。自2022年9月“蒙自就业”线上平台推出以来,已登记务工人员简历1625份、登记用工企业1000余家。

做好自己的平台,更要利用好“人家”的平台。“建设者之家”主动跟进务工人员生活、交往方式的变化,以政府公信力为保障,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开设“蒙自人社”账号,培养自己的网红主播,探索开展“直播带岗”。通过直播间互动交流,针对求职者关心的岗位需求、薪资待遇、发展前景等问题,现场连线作答,精确、快捷对接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直播带岗’覆盖人群多,场景灵活,很多直播走进企业内部,强烈的代入感提升了务工者的求职体验感,效果非常好。”“建设者之家”负责人兼主播杨琦已有3年多“带岗直播”经历,谈起工作她一脸自豪。“我有一场直播,超过10万人围观,快聘简历投递量超过200余份,成功帮助80多名务工者实现就业。”

52岁的赵丽英在家务农,平常负责管理家里栽种的5亩石榴,农闲时,通过“建设者之家”管理的“蒙自人社”抖音号推荐的岗位找到一份做保洁员的工作。

线下线上同频共振,不仅为务工者更轻松找到工作岗位,还解决了过去有部分求职者在城区各交通主干道旁候工,给城市管理和道路交通安全带来隐患的问题,规范了劳务市场,使“建设者之家”承载起一位位务工人员的梦想。

内容之变——

从单一服务到多元保障

有技能的找工作容易,那没有技能的怎么办?工作中工人和企业发生纠纷去找谁解决?“建设者之家”以问题为导向,把服务的“触角”向务工就业上下游延伸拓展,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服务。

往上游,想方设法提升技能,让务工人员拥有“一技之长”。“建设者之家”引入13家培训机构,邀请技能巧手长期入驻,结合地方产业、企业生产发展需求和劳动力就业意愿提供“菜单”式培训。同时,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设置钢筋工、咖啡师、西式面点师、插花花艺师、老年人照料等19个竞赛项目,组织600余名选手参加比赛,通过“赛训结合、以赛促训”带动务工人员技能提升。

往下游,完善保障机制等,为务工人员解决后顾之忧。积极帮助务工人员维护权益,邀请律师志愿者现场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服务,不定期开展“流动劳动仲裁”,截至目前,先后处理劳动纠纷3起,追回欠薪24500元,仲裁成功率100%。同时,结合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双考核”“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关心关爱等活动,切实帮助务工人员解决后顾之忧。

“我们积极组织退休党员、退休教师和社会志愿者等群体,为务工人员子女辅导作业、开设兴趣班,并为外出务工人员家庭中的留守儿童建立‘爱心’档案,定期不定期开展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为‘小候鸟’们打造温馨有爱的‘暖窝窝’。”蒙自市人社局局长杨方说,“建设者之家”提供的服务可不少,“我们的工作很小很细,小到提供开水、应急药品、手机充电、休息、纳凉;细到理论宣讲,办理小额创业贷款申请、养老资格认证、退役军人优待证、技能培训等,看到一位位求职者找到工作,我们感到无比欣慰。”

以“建设者之家”为支点创新服务模式,蒙自市就业服务工作不断破局升级:从“找工难”到“可选岗”,从“有服务”到“优服务”,从“帮就业”到“帮融入”。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中磨炼才干、砥砺成长,助力城市基层治理,以党建引领共治共享进一步深化,蒙自市治理现代化图景越扮越靓,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

本刊记者 陶金虎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破解就业用工蒙自探索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