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首页大图  >  正文

一度电的绿色“质”变

2024-05-26 10:46:39  来源:云南日报

富源西风电场供图

本报记者 段晓瑞

走进国内装机规模最大的高原风电基地——曲靖市富源西风电场,135台彩色“大风车”迎风旋转。中控室内,工作人员在鼠标上轻轻一点,配电室的机器人就动起来,来回穿梭巡检,每6秒将调度(集控)设备的实时画面、数据传回并显示在大屏幕上。

数字孪生平台上,3D仿真全景场景和实景相结合,展示着风电场地形地貌、风机位置分布以及每一台风机的发电状态,桨距角、风速、功率、日发电量等一目了然,一旦发生异常,系统可在第一时间识别、预警,为运维人员及时处置节省宝贵的时间,提高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云南风力资源丰富,但风电具有波动性、间歇性大的特点。什么时候来风?如何将“难以琢磨”的风加以利用,转化为可知可控的绿色电能?这些曾经人力无法完成的任务,如今通过科技创新已一一实现。

国家电投集团主动创新探索,以富源西风电场为试点,创新性地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用于新能源发电领域,打造了“数字孪生平台+超级算力”智慧风电场系统。

通过收集多年来这一地区的风力、降水等气象数据,建立分析数据的专家模型,人工智能不断地学习和迭代,更加智能地预判风向和风速,提前调整风机状态,最大限度提升发电效率,让风电场更加稳定、可靠。

“我们探索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新能源生产运维,让风机每一次细微变化都能被感知,让每一度绿电都可知可控。与传统运维方式相比,风电场年发电量预计提升1.1%左右,以全年发电19亿千瓦时计算,相当于多发电2000多万千瓦时,而安全事故概率预计下降一半。”国家电投云南国际绿能科技公司市场发展部王鹏说。

发出的电要用得好,并网送出是关键一环。目前,新能源已成为我省第二大电源,今年还将迎来一大批风电、光伏项目并网投产。面对新能源大规模接入、高比例渗透,需要建设储能等调节性可控电源作为支撑,而在储能装置或储能电站正常运营前对其开展现场涉网试验验证,保障安全可靠运行尤为必要。

“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不断加大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力度,针对储能并网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性能不达标情况,创新研发了云南首套储能并网检测装置,除可进行国标要求的常规并网检测项目外,还可开展模拟弱电网特性、阻抗特性以及相角突变等电网异常情况下储能装置能力验证,为全省新能源建设、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新能源服务事业部经理伍阳阳介绍,目前,该项储能并网检测技术达到西南地区领先水平,已在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马桑井风电场配套储能装置完成测试,下一步在大理等地继续完善后将转入推广应用阶段。

从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建设的大规模铺开,到通过储能、新型电力系统等不断提高发电、送电、用电质效,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云南正发力技术创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绿色能源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

责任编辑:李敏

相关热词搜索:一度绿色
网友评论已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昵称: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