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刊记者看云南  >  正文

剑川传统白族土陶“洋气”转型

2024-07-11 17:56:12  来源:云岭先锋网

云岭先锋网讯(记者 曾永会 通讯员 顾维芳 李德文 宋桂兴)在大理州白族土陶州级非遗传承人董志明的土陶传习所里,一件件土陶制成的茶具、陶罐、瓦猫整齐摆放在展示架上,俨然一件件艺术品,引得游客赞叹不已;另一边,不少游客在土陶师傅的指导下体验土陶制作过程,感受非遗文化韵味。

董志明向游客推荐黑陶(曾永会 摄)

白族土陶,是大理州的传统手工技艺,因其采用古法烧制后表面呈黑色,也称“黑陶”,已有三千多年的土陶制造业历史。过去,土陶主要用于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品种单一、造型单调,产品以土锅、花盆等实用生活品为主。而在剑川县,州级非遗传承人董志明给土陶技艺注入一点“新意”,让传统土陶实现“洋气”转型。

董志明祖辈是制陶人,家里开了个陶器铺子,几块钱一个,生意并不好。初中毕业后,董志明接过父亲的手艺,也成为制陶人。眼看做出来的陶器卖不掉,越积越多,董志明决定做点改变。他到香格里拉市、景德镇等地考察学习,根据市场需求创新陶器产品,又融入木雕技法,增加陶器的纹饰美观度。

依托土陶传习所将当地村民培养成为制陶人(曾永会 摄)

土陶茶具,就是董志明创新陶器产品的典型代表。“城里人喜欢围炉煮茶,但是没有条件生火、烤茶,我就想到制作一套可以使用酒精灯的土陶茶具,既有观赏价值,又能满足围炉煮茶的需求。”董志明说。2014年,董志明做出一批土陶茶具并放入市场“试水”,大受欢迎,接到大量订单。2015年,土陶茶具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2018年,随着大理旅游热度增加,和政府对弘扬和传承非遗文化传承的力度加强,董志明将目光从销售土陶产品转向非遗技艺体验项目开发。他开设土陶非遗技艺传习所,开发研学体验项目,聘请当地10余名制陶师傅教游客制陶。“研学项目深受欢迎,一年就有3万多名游客来体验制陶,大家最喜爱的是用土陶制作瓦猫。”董志明介绍。

技艺传承(曾永会 摄)

如今,董志明的土陶技艺传习所还吸引了中央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等高校的关注,并达成合作,共同开发研学项目、以艺助农项目。目前,传习所创新出100多种土陶产品,年产值达260多万元,辐射带动5000多人次致富增收。

土陶瓦猫(曾永会 摄)

据了解,剑川县全县共有220多家土陶工坊,产业呈小弱散状态。为助推土陶产业发展,2016年,董志明牵头成立“剑川县海门口黑陶协会”,并将自己的技术专利、创新产品、研学项目与协会成员共享,带动全县200多户土陶工坊走上创新之路。“下一步,我们还将制定土陶制作标准、打造公共品牌、共建共享销售渠道,群策群力打响剑川土陶知名度,实现土陶产业规模化发展。”董志明说。

责任编辑:谭江华

相关热词搜索:董志剑川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