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页:专题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时政

  • 第09页
    专题

  • 第10页
    专题

  • 第11页
    专题

  • 第12页
    专题

  • 第13页
    专题

  • 第14页
    专题

  • 第15页
    专题

  • 第16页
    专题

  • 第17页
    专题

  • 第18页
    热点

  • 第19页
    热点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热点

  • 第22页
    热点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养生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7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希玉:在“最寒冷的冬天”行军打仗
 

如今,王希玉仍时常想起那场发生在异国他乡的残酷战争,和那个“最寒冷的冬天”。今年91岁的他不用助听器、不戴老花眼镜,记忆力好,讲话掷地有声。他取出珍藏的戎装照,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亲身经历娓娓道来。

天寒地冻行军难

1932年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央子镇(今央子街道)的王希玉,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特务团2营4连的一名战士,于1950年10月跟随部队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行军一周后,战士们抵达前线阵地咸兴。炮火连天,到处是残垣断壁。为对抗敌军的坦克,王希玉和战友们需要在雪地里挖建防御工事。

天上下着大雪,气温降至零下40多度。冒着凛冽的寒风,战士们一边躲避敌军的轮番空袭,一边继续作业。突然,王希玉不慎踩滑,坠入雪沟,战友们赶紧将其救起。气温越来越低,王希玉对副班长姜再连说:“脚太冷了,怎么办?”于是,二人轮流坐在对方脚上,以此取暖。就这样,坐了快2个小时,身上覆盖起厚厚一层积雪。直到部队转移在即,王希玉把脚拉出来一看,因天寒地冻,加上此前跌落雪沟造成的伤势,脚趾变成了紫红色,肿得像一个土豆。“当时,脚冻得几乎没知觉。我想起包里还背着一双鞋,就把鞋的左右脚对调,塞了点棉花进去,穿上继续行军。”王希玉说。

行军途中,积雪有一米多深。一脚踩下去能没过膝盖。敌机来袭,先是一阵机枪扫射,各种炮弹、炸药包和燃烧弹如雨点般从空中落下……为了躲避敌机轰炸,王希玉和战友们昼伏夜行,傍晚出发,凌晨就地宿营。当时,行军走的都是险峻的山路,脚陷在雪地里,冻得毫无知觉。王希玉心里只想着一件事——不要掉队。战士们随身携带的物资较多,有武器弹药,还有粮食补给,为便于行军,很多战士将衣服里的棉花抽出来,穿着单衣跋山涉水。一旦停下,刺骨的寒冷立刻袭来。

饥肠辘辘不动口

除了寒冷,志愿军战士还要面对饥饿的威胁,连续数日吃不上饭的情况并不鲜见。“那个时候,我们只能吃炒面,但水壶也被冻上了。吃炒面得有水啊,不然咽不下去。怎么办呢?就抓一把雪混着吃。”王希玉所说的炒面,是把小麦、大豆、高粱、玉米等杂粮磨成的粉作为原料,加盐炒熟,混着水吃。战争初期,敌军掌握制空权,肆无忌惮地狂轰滥炸。哪里生火冒出炊烟,敌机立刻飞过来投弹,因此,连吃上热饭都成了一种奢望。由于补给不足,不少战士患上了夜盲症。

志愿军冒着敌机的轮番空袭,一路朝东南方向挺进。为探明敌军铺设的地雷区和火力部署,王希玉临危受命,和副班长姜再连、战友魏宽太组成三人行动小组,先于主力部队到前方进行侦察。当时的军大衣里层是白色,翻过来穿能起到伪装作用。三人发现夜间道路上到处都是罐头盒子,怀疑附近有敌军埋藏的地雷,便决定火力侦察,躲在战壕里开枪。敌军听到枪声后,开火反击,还开来4辆坦克。三人决定撤退回连部汇报敌情,然而快天明时,敌机又开始轰炸。

“整个村庄里猪也叫、牛也叫,成了一片火海。”王希玉突破火力封锁,返回连部向连长汇报敌情。随后,他和战友们撤离到山沟里,躲在一个朝鲜居民的苹果窖里。窖里堆满了香喷喷的苹果,王希玉和战友们躲了三天,饿得直咽口水,却一口也没吃。“志愿军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朝鲜群众特别信赖志愿军,这是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王希玉说。

行军途中,朝鲜群众听闻志愿军到来,纷纷拿出家中仅有的棉被和粮食。部队规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但朝鲜群众的支援,给战士们带来了无穷的温暖。时至今日,王希玉还能说一些简单的朝鲜语。在咸兴,王希玉所在的部队全歼美军号称“二战王牌师”的陆战第一师,扭转战局。

敌人不败不回去

在王希玉的记忆中,奇袭白虎团的战役最为惨烈。白虎团是南朝鲜(今韩国)“首都师”的王牌团。1951年4月,志愿军发起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越过“三八线”,直逼汉城(今首尔)。由于东线的朝鲜人民军失利,王希玉所在部队迅速向东线转移支援朝方,成为正面主攻部队。

“敌军的飞机太多了,我每天都听见飞机响。一听见飞机响,就别想睡觉了。”王希玉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敌军的武器装备那么厉害,你们害不害怕?”记者问。“凭什么要怕他们?我心里只想着一件事:打!打不败敌人不回去。”王希玉说。

一次作战胜利后,正当王希玉所在连队准备撤离战场时,却遭遇敌军突袭。山上山下,枪炮声震耳欲聋,到处是一片火海,黑烟冲天。敌军的排炮不断袭来,炮弹在身旁的阵地爆炸,弹片横飞。“我们连队原有180人,最后,阵地上算上炊事员,只剩下35名战士,其他人都牺牲了。”飞溅的弹片令王希玉腰部受伤,他不得不回国接受治疗。在国内治疗半年后,王希玉又重返战场。

1966年,王希玉在一次训练中负伤,随后转业到昆明木材厂工作,先后任车间主任、车间党支部书记等职,于1992年离休。

血与火的洗礼,为王希玉留下了永远无法磨灭的印记。70多年来,他始终难以忘怀那段充满伤痛与光荣的岁月。这段记忆,如同一枚勋章,在他的生命中熠熠生辉。

本刊记者 袁海毅 王 璐/文 郝亚鑫/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