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页:故事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时政

  • 第09页
    专题

  • 第10页
    专题

  • 第11页
    专题

  • 第12页
    专题

  • 第13页
    专题

  • 第14页
    专题

  • 第15页
    专题

  • 第16页
    专题

  • 第17页
    专题

  • 第18页
    热点

  • 第19页
    热点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热点

  • 第22页
    热点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养生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7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鸡形陶壶:新石器时代的“萌物”
 

提起文物,人们总会产生“敬畏”“庄严”的刻板印象。在云南省博物馆,就有一个憨态可掬的文物——鸡形陶壶。它出土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大墩子遗址的一个瓮棺中,是一名孩童的随葬品,也是云南新石器时代的代表器物。让我们穿越历史长河,看看这件来自新石器时代的“萌物”背后藏着哪些有趣的故事。

新石器时代原鸡或被驯化

元谋地处金沙江南岸,高山环绕,气候炎热,土质肥沃,适宜耕作。远古时期,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近代以来,考古人员在元谋盆地进行多次考古调查,除发现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化石外,还发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大墩子遗址。

元谋大墩子遗址范围约5000平方米,从1972年至今,考古人员曾先后4次对其进行过发掘,发掘面积共计1021平方米,发现了房基、灰坑、墓葬、祭祀坑等遗迹,出土了大量陶、石、骨、角、牙、蚌等质地的人工制品、动物骨骼以及谷物。

在瓮棺中,出土了一批陶器。其中,一个形状像鸡的陶壶吸引了考古人员的注意。这件鸡形陶壶为夹砂灰陶质地,长12.6厘米、宽9厘米、高12厘米,通体浑圆丰满。在其尾部和背上,分别有三行乳钉纹。全身刻有点线纹样的装饰,代表鸡的羽毛。壶口两侧各有一个泥钉,代表鸡的眼睛。“新石器时代,用于制陶的工具较少。许多陶器由人手工制作,需要用手先一点点捏出大体形状,而后修整而成。该陶壶制作精巧、造型新颖,反映了当时的手工业发展水平。”云南省博物馆馆员胡愚说。

在考古学家眼中,这件造型可爱的鸡形陶壶不仅是一件普通器物,也是早期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在原始造型艺术中的生动反映。考古学家认为,通过鸡形陶壶可以看出,在当时,原鸡可能已被驯化。因为如果没有长期的饲养经验,不可能完成如此形象逼真的创作。而从大墩子遗址中出土的少量鸡骨头,或许可以佐证专家的猜测。

与仰韶文化相似的瓮棺葬

陶器十分脆弱,稍不留意就会损坏。从大墩子遗址中出土的陶器碎片很多,但完整的陶器极少,然而这件鸡形陶壶历经数千年,却丝毫未受损。这是因为新石器时代的大墩子先民采用瓮棺葬的方式埋葬夭折的儿童,鸡形陶壶随逝者放置于瓮棺中,在瓮棺的保护下得以保存至今。

“这件鸡形陶壶出土于瓮棺中,是一名儿童的随葬品。”胡愚说。瓮棺葬流行于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今河南、山西、陕西等地。而在距离黄河流域千里之外的大墩子遗址中,也发现了17座儿童瓮棺葬,这些瓮棺葬的葬式、葬法与仰韶文化的瓮棺葬基本相同。

大墩子遗址的发掘者在描述遗址中的瓮棺葬时写道:“瓮棺葬中……根据牙齿判断,大多不足周岁,乃至初生不久的婴孩。头向与瓮口方向一致。一般下肢卷屈于瓮底,头骨靠近瓮口……瓮棺多向西倾,似有固定的习俗。多数瓮棺的肩部、腹壁或底部有意识地敲1~3个圆形小孔,孔径1.5~2厘米,与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瓮棺葬相似,乃灵魂不灭观念的反映。”

新石器时代陶器用途广泛

新石器时代,大墩子先民过上了定居的生活,他们建造了原始的房屋,并且形成规模较小的村落。他们使用以磨制为主的生产工具,从事锄耕农业,辅之以狩猎和采集。

从大墩子遗址出土的文物来看,陶器是大墩子先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用具。在漫长的生活经验积累中,大墩子先民掌握了简单的制陶工艺。他们就地取材,用黏土作为原料,掺入分量不等的砂粒,用手捏出陶器形状后,放进火塘里,用较低的火候慢慢烧制。在制陶过程中,大墩子先民还逐渐培养并提升审美水平,在陶器上装饰篦齿状划纹、剔刺纹、点线纹等花纹。早期的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后期出现泥质红陶和灰陶。

在大墩子遗址的上层文化层中,出土了少量泥质红陶杯,器型很小,只有五六厘米高,用手捏制而成,制作工艺粗糙。专家们推测,这些陶器一般出自妇女之手,可能是用于殉葬。

在云南沧源县和西双版纳州,自古就有妇女制陶的传统。人们普遍认为,制作陶器和纺织、做饭一样,应该是妇女的分内事。男子除了帮助采掘、运送陶土外,对制陶之事一概不问。尤其是西双版纳州的傣族,通常由年长的妇女担任制陶的主要工作者。像烧陶这样的关键环节,必须由年长妇女亲临主持。

本刊记者 曾永会/文 郝亚鑫/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