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页:热点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热点

  • 第09页
    热点

  • 第10页
    热点

  • 第11页
    热点

  • 第12页
    热点

  • 第13页
    专题

  • 第14页
    专题

  • 第15页
    专题

  • 第16页
    专题

  • 第17页
    专题

  • 第18页
    专题

  • 第19页
    专题

  • 第20页
    专题

  • 第21页
    专题

  • 第22页
    故事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养生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文化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8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骑行游升温的背后
 
昆明市骑行爱好者在滇池海埂大坝骑行

约上三五个好友,骑上自行车走近大自然,甚至长途骑行旅游……如今,骑行游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不少城市结合当地特色推出骑行主题线路。骑行游缘何持续升温?如何才能推动“骑行经济”健康发展?最近,记者进行了探访。

一“骑”两得:

“健身+娱乐”两不误

天微亮,头盔、手套、锁鞋、骑行服……昭通市民张先生穿戴整齐后,骑上自己的爱车,从昭通市区出发,准备前往大山包。“这条线路来回80多公里,我骑了好几次了。”张先生是一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有10余年的骑行史,已跑遍昭通周边地区。

骑行不仅锻炼身体,“附加值”也非常多元,不同的人从中得到的乐趣各不相同。云南某骑行俱乐部负责人表示,骑行运动满足了不少年轻人的社交需求,今年以来,该俱乐部每周末会组织骑行活动,每次都有20多人参加。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骑行热”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运动本身的魅力之外,还包括社会经济水平稳步提升、公众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竞技体育和业余赛事的带动等因素。

“通勤时选择骑车,可以自己掌控方向和前进速度,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周末我还会骑上车去买菜、野餐、喝咖啡,骑行融入生活之后,好像不快乐的事情就开始变少了。”谢女士是刚刚“入行”的新骑手,她表示:“通过骑行运动,自己的活动区域扩大不少,看到不同的风景,认识新朋友,最喜欢的是骑车探索城市的感觉。”

此外,得益于近年来交通部门对慢行交通回归的引导,全国多地出台措施优化骑行环境,居民绿色出行意愿不断提升。

一“骑”双赢:

“消费+产业”双带动

当下,骑一辆漂亮的自行车,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打个卡,已成为年轻人时尚的生活方式之一。同近年来爆火的露营一样,骑行从小众运动成了新的户外单品——既能满足上班族通勤需求,又能满足市民对户外的渴望,而“骑行热”也带火了“骑行经济”。

日前,记者走访昆明市多家自行车专卖店发现,“骑行热”带火了自行车市场,山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销量逐年增加。

在昆明市滇缅大道的一家自行车专卖店,工作人员正在调试一辆自行车的刹车和变速器,几名市民在一旁咨询骑行注意事项。现场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他刚刚买了一辆山地自行车,计划周末和朋友环滇池骑行。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行锻炼身体、释放压力。”该专卖店负责人刘先生表示,在“骑行热”的带动下,他专卖店的自行车销量可观,仅2022年,就销售1500多辆车,销量创下历史新高。

“目前,我们店售卖的山地自行车和公路自行车价格为1300~10380元,部分万元价位的热销款没有现货,需要预订,等候时间为2~3个月,甚至更长。”刘先生表示。

此外,“骑行热”还助推自行车产业升级。业内人士表示,自行车企业要在有限的市场空间中“脱颖而出”,考验的是企业的技术、品牌、营销等多方面的综合实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倒逼企业进步,是一件好事。但在竞争不断加剧的当下,希望企业可以保持理性,避免恶性竞争。

一“骑”多“尘”:

“基建+监管”同发力

从产业发展来看,骑行是一个“小运动、大产业”的典型行业,具有综合带动作用强、产业链长、绿色生活方式引导能力突出等特点,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近年来,在国家倡导下,全民健身诉求愈加强烈,环保理念愈加深入人心,人们对低碳健身方式关注增多。“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自行车道、步行道,建设低碳城市,为推动“骑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然而,“骑行经济”要稳步发展依然有不少制约因素,比如道路建设不完善、交通秩序管理难度增加等。对此,有关专家表示,相关部门应做好必要的专用车道、城市绿道以及配套设施建设,在道路规划建设过程中赋予骑行者一定的空间,让骑行风尚与城市发展美美与共,更好地延续骑行的热度。

此外,还要回答好“在哪骑”的问题。近年来,云南各地推出很多经典骑行路线。如昆明推出环滇池骑行路线、西山骑行路线、青龙峡骑行路线、万溪冲村骑行路线、金殿骑行路线等,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骑行空间,但依然不能满足骑行爱好者的需求。各地各部门应因地制宜推出更多精品骑行路线,打造更友好的骑行环境。

针对斑马线上不推行、骑行时随意停车等各种不文明骑行现象频发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实现有秩序有道德的文明骑行。

同时,专家建议,要进一步推动骑行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在体育产业与文化、生态、旅游、会展等行业相结合,“赛事+”融合性产品体系随之成形的背景下,可将骑行等户外运动与景点、民宿、村庄等进行串联,实现不同业态的优势互补,既能拥有更大的市场半径,又能满足参与人群的多元化消费需求,更好释放集聚效应。

本刊记者 杨旭东/文 郝亚鑫/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