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故事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热点

  • 第09页
    热点

  • 第10页
    热点

  • 第11页
    热点

  • 第12页
    热点

  • 第13页
    专题

  • 第14页
    专题

  • 第15页
    专题

  • 第16页
    专题

  • 第17页
    专题

  • 第18页
    专题

  • 第19页
    专题

  • 第20页
    专题

  • 第21页
    专题

  • 第22页
    故事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养生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文化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8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天学:老村医重登舞台唱大戏
 

穿上白大褂治病救人,披上五彩衣登台唱戏,今年69岁的杨天学退休生活忙碌而充实。杨天学曾是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子午镇以口夸村卫生所的一名村医,退休后,他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保护和传承骠川花灯。2014年,杨天学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耳濡目染学花灯

杨天学与骠川花灯结缘,要追溯到孩童时期。1954年,杨天学出生在楚雄市子午镇以口夸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他的童年记忆里,充满了骠川花灯的印记。

杨天学曾听父辈说过,明洪武年间,子午镇来了一批来自江浙一带的屯兵戍边人。空闲时间,他们会表演江浙地区的杂耍、歌舞等文艺节目,与当地村民同乐。久而久之,戍边人的传统技艺与当地的民歌小调、山歌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骠川花灯。民国时期,骠川花灯的发展进入鼎盛期,骠川地区(东华镇、子午镇)几乎村村都有花灯社、古戏台,户户都有唱灯人。每逢新春佳节、讨亲嫁娶都要唱花灯。

当年,杨天学的父亲杨正开是以口夸村农协会互助组组长,也是骠川花灯的狂热爱好者。在他的积极组织下,以口夸村成立了太平花灯社。白天,大家一起干农活;晚上,聚在一起唱花灯。在那个物资和文化娱乐活动皆匮乏的年代,骠川花灯为群众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每当听到花灯社里传来歌乐声,年幼的杨天学总是跑得飞快,挤在人群中看得津津有味。尽管他还听不懂大人们口中的唱词,但并不妨碍他对骠川花灯的向往。见儿子也为花灯着迷,杨正开决定亲自教学。杨天学13岁时,正式拜父亲为师,踏上骠川花灯学习之路。杨天学悟性极高,不出2年,已能登台当配角。杨天学读初中时,正逢革命样板戏盛行,其所在的东华中学组建宣传队。拥有花灯表演基础的杨天学担任宣传队队长,带领同学们用骠川花灯编演革命样板戏,到楚雄市、禄丰县(今禄丰市)等地进行表演,反响热烈。这是杨天学第一次感受到花灯表演带来的成就感。

与花灯再续前缘

中学毕业后,杨天学回到以口夸村工作,担任村卫生所村医。闲时在村里转悠,杨天学来到熟悉的太平花灯社,发现曾经热闹熙攘的花灯社变得冷冷清清。杨天学深感落寞,决心重振花灯社的昔日辉煌。

利用业余时间,杨天学走遍周边村寨,寻找会唱骠川花灯的年轻人。所幸,那时的农村文娱活动少,骠川花灯依然是群众茶余饭后的主要消遣方式。很快,杨天学就组建起一支年轻的骠川花灯文艺队。除表演传统剧目外,有一定文学功底的杨天学还自创剧目,为表演注入新鲜血液,广受群众好评。2000年以后,随着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不少农村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子午镇也不例外。大量年轻人的离开,致使骠川花灯文艺队演员青黄不接,甚至连乐队都凑不齐人。“毕竟还要生活,不能强行把人家留在村里。”杨天学对此情形坐立难安,日渐式微的骠川花灯成了他的“心病”。

2014年,杨天学退休。不再给人治病后,他决定治一治自己的“心病”。

骠川花灯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少传承人。杨天学像20年前一样,走村串寨寻找传承人。然而,与当年不同的是,农村文娱活动日渐丰富,会唱骠川花灯的人所剩无几。杨天学走遍13个村寨,仅能找到几十个人。他牵头组建骠川花灯传承协会,利用花灯骨干进行传帮带,不断培养新的传承人。如今,协会已有会员89人。有了传承人,杨天学开始进一步思考如何丰富传承内容。自2016年起,杨天学四处采风,走遍子午镇及周边乡镇,探访收集与骠川花灯有关的民间传说、剧目、唱腔等,耗时5年结集成书,并在相关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出版。50余年来,杨天学编创了200余部花灯小戏作品,推动骠川花灯赴北京、香港等地展演。

抢救花灯历史证物

在保护传承骠川花灯的过程中,颇令杨天学得意的“作品”,是半副大有来历的行头。“这些行头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是子午镇传承发展骠川花灯的历史证物。”杨天学的语气中充满自豪,娓娓讲述这半副行头的来历。

清咸丰末年,子午镇以口夸村骠川花灯艺人杨继民在昆明的蔡小舟戏班表演,凭借精湛的技艺成为台柱子。后来,戏班解散,班主没有钱支付工资,就将演出行头抵给演员。杨继民分得半副行头,带着3箱戏服、2箱乐器返回家乡以口夸村,重组花灯社,培养青年传承人。骠川花灯代代相传,半副行头也随之相传。到了杨天学这一代,精美的戏服已经破败不堪,乐器也变得音色喑哑。

“这些东西没用了,摆着也占地方,不如烧了吧。”有人提议。“不行,这些老物件是子午镇传承发展骠川花灯的历史证物,是祖父辈们留下的念想。”杨天学闻讯赶来,抢在放火焚烧前救下戏服和乐器。他申请在以口夸村文化大院专门整理出一个房间用于存放戏服和乐器,买来防虫喷雾、衣架等物品,精心打理戏服。还定制玻璃橱窗,将戏服和乐器妥善保存。暗淡的老物件重焕光彩,摇身一变成为展览品。参观者们隔着玻璃,从褴褛罗衫中感受百年花灯的魅力。

为做好骠川花灯历史文化传承文章,杨天学在戏服存放室的基础上打造展览厅,以文字形式集录展示以口夸村洞经古乐(司禄社)历代艺人名单、以口夸村业余花灯团历史、花灯演出经典剧目,进一步弘扬民俗文化,让骠川花灯绽放新魅力。

本刊记者 曾永会/文 罗 帅/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