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页:热点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时政

  • 第09页
    专题—我们的金婚

  • 第10页
    专题—我们的金婚

  • 第11页
    专题—我们的金婚

  • 第12页
    专题—我们的金婚

  • 第13页
    专题—我们的金婚

  • 第14页
    专题—我们的金婚

  • 第15页
    专题—我们的金婚

  • 第16页
    专题—我们的金婚

  • 第17页
    专题—我们的金婚

  • 第18页
    热点

  • 第19页
    热点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热点

  • 第22页
    热点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养生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9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护传承民间文化要双管齐下
 
富宁县民间“绣娘”正在制作刺绣作品

以民歌民谣、民族舞蹈、民间手工艺等为主要内涵的民间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意义重大,但一直存在后继乏人、市场需求低迷、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促进民间文化合理入市,发展和创新文化传承模式值得探索。

民间文化传承面临挑战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益”,是一种古老的唱腔,由兰坪县白族拉玛人祖祖辈辈传承至今。“开益”是拉玛人歌颂生活、表达感受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研究这个族群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每逢民俗节令、红白喜事或劳作之余,拉玛人就会打跳“开益”,这已成为当地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由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学习和工作,留守在家的群众大多数不感兴趣,导致“开益”面临失传窘境。“现在年轻人不愿学唱‘开益’,会唱的人越来越少,再过几十年,老一辈不在了,怕是要失传了。”兰坪县80多岁的民间老艺人和金华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外孙辈曾和他说:“这种老掉牙的东西,我不学。”

云南地域辽阔,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在此,拥有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事业在我省的文化事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保护和传承意识不足、传承人青黄不接、缺乏完善的法律保护措施等问题较为突出,再加上一些民间文化项目往往采取口口相传的形式教授,不少年轻人未能掌握本民族语言和文字,使得一些民族文化遗产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市场化开发是“良药”

“保护传承不力,归根结底是人才问题、效益问题。只有把人才培养与民间文化的模式创新、市场化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让文化产生效益,才能解决人才断代和文化持久生命力的问题。”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繁荣发展。永胜县三川镇青年过鹏儒自小就跟随师傅学习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如今手艺越来越精湛。大学毕业后,他得知银胎掐丝珐琅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便依托所学创办了丽江云天工珐琅彩银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将银胎掐丝珐琅产品推向市场,在创造了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培养了大批银胎掐丝珐琅制作人才。

宣威市文兴乡文兴村是滇东北刺绣文化聚集地,很多女性从小就跟着长辈学刺绣,长大后穿针引线信手拈来。依托深厚的刺绣文化基础,当地党委、政府成立刺绣合作社,吸纳1000多名妇女传承发展刺绣。目前,文兴刺绣产品销至国内的川渝、北上广地区,以及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年均收益上千万元。

可见,市场化开发可谓是一剂“良药”。在民间文化保护传承中,在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合理的市场化探索,依托云南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等资源优势,将保护传承民间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等科学融合,让民间文化产生市场效益,既能有效提振民间文化保护传承的信心,又能吸引和培养一批人才。

创新才有生命力

“民间文化保护传承难,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创新,特别是缺乏传承模式的创新,这导致民间文化对年轻人和市场缺少吸引力。”云南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协会专家曹斌认为,除积极探索民间文化入市开发利用,还要积极创新模式,让民间文化焕发生机。

8月2日,应邀到国家大剧院参加第十四届八月合唱节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坡芽歌书合唱团,一改过去的低调作风,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通过“快闪”方式即兴来了一场“坡芽情歌”演唱会。合唱团成员身穿壮族传统服饰,用婉转动听的歌声,演唱了《命好来相会》《哪里鹧鸪叫》《水母鸡》《舍得舍不得》《敬酒歌》等壮族经典民歌,悠扬的歌声回荡在机场大厅,吸引旅客纷纷驻足拍照留念。

“我们只知道云南风光秀丽多彩,没想到还有这么美妙的歌曲,这次‘快闪’活动不但让我们认识了坡芽歌书,还知道了云南不但有好玩的、好吃的,还有好听的。”北京游客万先生笑着说。

无独有偶,2020年以来,云南结合各地民族民间文化优势,先后推出“滇西·丝路云赏之旅”“滇西北·茶马古道之旅”“滇东·怡养休闲之旅”“滇东南·唱享云南之旅”等10条文化主题旅游线路。通过创新“文化+乡村旅游”模式,既丰富了旅游内涵,又让民间文化得以更好地发扬光大,受到市场欢迎,产生了经济效益。

对于探索文化创新的模式,曹斌认为,文化创新也要把握好度,否则易让文化失去原本面貌。创新要以保护和传承为主旨,以尊重传统文化为前提,在传承形式上下功夫,不能生搬硬套,更不可恶搞,以防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因不科学的创新而人为地“消失”。

本刊记者 刘 宇/文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