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次

  • 第03页
    目次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09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0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1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2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3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4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5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6页
    热点

  • 第17页
    热点

  • 第18页
    热点

  • 第19页
    热点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故事

  • 第22页
    故事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10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倪 维:讲好讲活思政课
 
倪维为学生讲授思政课

“为什么矛盾如此重要?生活中存在哪些矛盾?我们眼中的世界,是否非黑即白?”走进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银龄教师倪维的思政课堂,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和富有启发性的交流互动,让人印象深刻。拥有“特级教师”称号、云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特聘教授等众多荣誉的倪维,在2021年底退休后,成为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的一名银龄教师,在思政教学一线书写着不一样的银龄故事。

找到“发光”的感觉

2021年12月,倪维从昆明市第三中学退休。33年的教学生涯,让她从一名县级中学的普通教师成长为云南省特级教师、省级名校的正高级教师。“退休后,有人说,辛苦大半辈子,该享享清福了。但教书几十年,突然要放下工作,我一时还无法适应。”倪维说。就在此时,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向她发来邀请。

“这是一所风清气正的学校。”首次了解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的办学理念后,倪维如此评价。“做教育需要情怀,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是我们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倪维表示,这所学校“立德树人,引领示范”的教育宗旨与她的职业理念十分契合,有合适的平台,有一群志同道合的领导、同事,她决定来这里担任银龄教师。

“遇到年轻教师讲课,我会悄悄坐在最后一排,感受一下他们的课堂氛围,听听他们的创意亮点,帮助他们总结提升。”倪维说,宽松的工作环境,让银龄教师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工作,有的重点帮助年轻老师提升能力,有的注重于课堂教案的补充完善,有的则帮助老师们搭建交流学习平台……

“在这里工作,我们找到了教育者的职业幸福感,有一种‘发光’的感觉,教育理想得到延续和实践,也激发出人生新的活力。”倪维说。

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退休前,我担任高三年级组组长一职。成为银龄教师后,我承担一个班的教学工作,并给高三年级组提供参考建议,帮助高三学生进行知识整合,助力年轻教师成长。”倪维说,学校老师大多是年轻人,学历高、有激情,但教学经验少,交流提升的机会也不多。为此,她坚持每周至少举办一次专题讲座,同时协助抓好政治组教师和班主任两支队伍,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倪维说,“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成长为顶尖学者、专家。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更多的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实现自身价值。”在培训中,她鼓励班主任、科任教师与学生做朋友,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倾听者和引路人。

倪维的带动一点点影响着其他教师。学校语文教师杨帆就表示,“在这个思维引导下,我发现有些学生并不是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但遇到烦心事会主动找我交流,他们觉得我是一位值得信赖的朋友。”

“相较于退休前的按部就班,如今我有了更多时间去思考和实践此前未能推动的教学研究工作。”倪维说。作为云南师范大学的硕士生导师,倪维还承担着研究生教学以及大量的社会工作,在征得学校领导的同意和支持后,她带着自己的研究生到学校教学、实践,将昆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引入学校,建立思政“一体化研究”基地。同时,她还利用假期及周末参加公益扶教,到边境县区、高寒山区为当地中学教师讲课、培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促进边疆地区教师能力提升。

以小切口讲好大思政

未来的你是什么样?未来我们的国家又是什么样?在今年新学期开学之际,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开展书记、校长“同讲一堂思政课”活动,激励同学们坚定信念、奋发学习。近年来,该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每周一各班第一节课便是思政班会课,通过确定一个主题,由学生上台讲自己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自身变化的认识与感受,内化思政功效。

“我们确定的主题针对性很强,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谈谈身边党员教师如何发挥表率作用,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提升学生的家国认同和思想认识。”倪维告诉记者。

担任银龄教师后,她把自己多年来对思政教育的思考与学校开展大思政教育的实践相结合,通过小切口讲好大思政,让更多学生、教师真学、真信、真实践。一年多来,倪维先后参与学校思政一体化实践、课程思政课例等书籍的编辑出版工作,参与学校一体化建设研究等国家级、省级课题申报工作,在经验总结、成果转化上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书育人,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30多年的从教经历中,倪维不停地思考如何把课本上抽象的理论讲透,同时让自己在与学生的相处中进步提升。“我们的学生很有想法,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一些新理念。”倪维说,作为与人的思想意识打交道的学科,和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知晓他们的表达方式及话语体系,才能让大道理化身成小案例,让更多的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意义所在。

本刊记者 李宏刚/文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