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页:热点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次

  • 第03页
    目次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09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0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1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2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3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4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5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6页
    热点

  • 第17页
    热点

  • 第18页
    热点

  • 第19页
    热点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故事

  • 第22页
    故事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10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发”消费要多些理性、量力而行
 

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银发”经济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经济形态。一些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消费意愿的老年人,成为消费市场的新群体,他们消费热情高,消费类型也更加多元化,对旅游、摄影、各类互联网新潮应用等均不陌生。追求生活质量本是好事,但“报复式”消费和过度消费等非理性行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

“报复式”消费要不得

当下,不少老年人在经历了半世操劳和生活风霜之后,总想着要好好弥补过去,在消费意愿和能力不断增强后,消费行为反而变得不理性。其中,因寂寞、认知不足、和家人赌气等引发的“报复式”非理性消费尤为典型。

在一次有关老年人保健品消费的调查采访中,昆明市盘龙区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在两年时间里花光15万元积蓄,购买了功能性羊奶粉、磷虾油、膳食纤维、脑力健等保健品,家中的床脚边、沙发下、储物柜和电视柜里都塞满了五花八门的包装盒。她告诉记者:“老伴去世了,孩子又不来看望我。推销保健品的小姑娘小伙子热情得很,每周上门和我聊天,还帮我按摩、洗脚,我买保健品就当是花钱买个‘热闹’。”

类似上述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归根结底是由于老年人长期独居、子女无暇照顾所致。生活中,不少老年人因孤独寂寞或与家人赌气等,产生了“报复性”消费心理。老年问题专家雷先生认为,老年人因孤独而引发的消费行为,如果存在竭泽而渔的非理性消费观念,会对家庭和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家庭成员应引起重视,并及时给予关爱。针对独居空巢老人,社区和民政、妇联等有关部门应积极作为,对营销乱象加大打击力度,严格执法,营造适老化消费环境,以防“银发”消费走入“歧途”。

冲动式消费要三思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超前消费”只会出现在年轻人身上,但随着电商平台的延伸和发展,不少老年人学会使用和操作智能设备后,也同样存在“超前消费”等行为。

“我妈网购成瘾,有时一天要下楼取三四次包裹,买来的大部分物品拆开后就闲置了。”面对记者采访,昆明市西山区市民刘先生有一肚子苦水。刘先生的母亲张大妈今年73岁,每月退休工资2900元,老伴没有固定收入,退休工资不高的她一直省吃俭用。自从孙子教会她使用智能手机网购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经常买一些不实用的物品回家,曾几次刷爆女儿留给她急用的信用卡。“刚开始觉得新鲜,看到什么都想买回来,后来觉得网购比实体店便宜,就买回来囤着,买多了,就上瘾了。”张大妈告诉记者。

现实生活中,像张大妈这样过度消费的老年人并不少见。据了解,“银发”消费往往容易走两个极端:一个是对物质匮乏的过去有着深刻记忆,消费偏于保守;另一个则是抵挡不住当下丰富物质生活的诱惑,花钱大手大脚,甚至出现刷信用卡、借钱购物等过度消费行为。“老年人固然要对自己好一点,但消费要适度。研究表明,过度消费不仅会降低老年人应对疾病等的抗风险能力,还会拖累儿女。”老年问题专家雷先生建议,老年人消费前最好先与儿女、老伴商量一下,避免一时冲动买多了、买贵了,事后后悔无助,或者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维权难。

投资型消费需谨慎

为了方便,家住昆明市五华区王家桥社区的普大妈一直将养老钱存在离家较近的某银行。2022年11月,她去办理零存整取业务时得知,购买该银行和某基金公司合作推出的一款投资理财产品,收益率是存款利息的2倍多。对投资理财一窍不通的普大妈越听越心动,便在工作人员游说下将存款转入基金账户,购买了为期5年的理财产品。后来得知,她存入的养老钱5年内不能动,而且还面临着投资失败、本金丢失的风险,随即她到消费者协会申请维权。

记者从昆明市消费者协会了解到,在近年来的老年人消费维权案例中,投资型消费维权占据不小的比例。在银发群体中,投资行为较为活跃,但也成了老年人非理性消费的重灾区之一。

昆明市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士呼吁,老年人参与投资务必要谨慎,投资前一定要多与子女商量,多了解所投领域和产品属性,不可草率和盲目跟风。同时,在面对投资产品高回报的诱惑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投资和理财项目都是收益越高风险越高。因为缺乏有效监管,市面上有不少打着银发消费擦边球的老年投资理财产品,其实是骗局。老年人作出投资消费决定前,一定要让家属或信得过的社区工作人员知道,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以便帮助评估资金的安全系数,不能确保本金安全的坚决不购买。

本刊记者 刘 宇/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