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页:故事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次

  • 第03页
    目次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09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0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1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2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3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4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5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6页
    热点

  • 第17页
    热点

  • 第18页
    热点

  • 第19页
    热点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故事

  • 第22页
    故事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10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家宅院:见证蒙自百年沉浮
 
周家宅院正门
曾作为西南联大女生宿舍的“听风楼”

位于蒙自市老城区的武庙街狭窄而热闹,充满浓厚的市井气息。在街道中段,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宅院,步入其中,仿佛瞬间进入另一个世界:安静典雅,诗意盎然。这处由蒙自富绅周子荫(字柏斋)建于1916年的周家宅院,已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年间,古宅内发生过许多传奇故事。

中西合璧的古宅院

周家祖上靠炼锡起家,至周柏斋一代,已成为云南有名的巨富。1889年,清政府设置蒙自海关及税务司署。近代云南的第一个海关正式开关,让蒙自成为云南乃至我国西部地区外贸货物的中转站,也给以周柏斋为代表的周家带来了新的商机。

周柏斋趁势扩大其父创立的“顺成号”贸易公司,将其发展为云南“八大商号”之一,同时努力考取功名。1903年,周柏斋考取副榜贡生,入国子监读书。1904年,保送期考一等,以知县即用,在多地为官数年。辛亥革命后,周柏斋返回家乡蒙自。

周家在蒙自家大业大,身为当时的富滇银行副行长、个碧石铁路协理,周柏斋于1916年开始建造周家宅院。宅院为住房与园林结合的四合院建筑,共4院90余间房屋。这座融合东西方建筑特色的宅院占地面积2808.8平方米,建筑面积3528.4平方米,包含前院正厅、两厢,后院正厅、两厢,颐楼、戏台、天井等,布局独具匠心,建筑结构严谨规整,颇为气派。

在历史进程中,蒙自最大的地主周柏斋可谓是毁誉参半,有人说他是开明绅士,也有人说他是土豪恶霸。但不可否认的是,民国时期,周柏斋在滇南地区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周家宅院对研究中国教育史及民主革命运动史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英才的避难所

周柏斋曾任天津县代理知县,任期内,他结识了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在长沙合并组成长沙临时大学。次年,长沙临时大学西迁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由于昆明校舍紧张,1938年春,西南联大在蒙自设立分校,文学院和法商学院迁移至蒙自。得知联大师生为躲避战乱来到蒙自,该校的校委会常委还是自己的老朋友张伯苓,周柏斋不仅设宴款待联大师生,还将周家宅院东侧院的一栋青砖楼房让出来,改造后作为联大女学生的宿舍。

“学生们在南湖边的蒙自海关税务司署旧址上课,只要步行200多米,就可以回到宿舍休息,特别方便。”2013年,周家宅院以博物馆的形式正式对外开放时,季景红就到此担任副馆长。讲起联大往事,她表示,周家宅院位于蒙自城内,安全性较好,加上距离学校很近,受到师生认可。在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办学的半年多时间里,约有六七十名联大女学生在周家居住,这里也成为国难时期中华英才的避难所。

联大学生曾经居住的小楼名为“听风楼”。在学生入住前,周家人习惯称它“颐楼”,取“颐养天年”之意。更名原因,是因为周家宅院楼高风大,同学们忧国思乡,常彻夜听风、难以入眠,遂将“颐楼”称为“听风楼”,并留存至今。

西南联大时期,蒙自南湖边曾留下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等著名教授的身影,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和文章传颂至今。近年来,联大后人纷纷来到周家宅院,探访先辈足迹。“这几年,我见过的联大后人就有陈寅恪之女陈流求、朱自清之孙朱小涛、闻一多之孙闻黎明等。”季景红说,除了联大后人和专家学者,也有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慕名前来周家宅院,聆听联大往事,赓续联大精神。

百年古宅焕发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周家宅院发挥新作用,对当地党员干部群众产生了深远影响。据红河州委党校校史记载,20世纪50年代末,红河地委党校(今红河州委党校)与个旧市委党校开始分开办学。1960年前后,红河地委党校将校址设在原属蒙自地委办公区的周家宅院,便利的交通、完善的设施让地委党校的办学条件大幅提升,为日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周家宅院陪伴着一代代蒙自人成长。这里曾是蒙自首富的私家宅院,联大学生的宿舍。后成为州委党校所在地,培养出一批批领导干部,在各自领域发挥作用。

1983年,周家宅院成为蒙自县(今蒙自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周家宅院作为州委党校的职能职责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但传承仍在延续,蒙自市望云传统文化博物馆在周家宅院内应运而生。作为云南首家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民营公益博物馆,蒙自市政府与蒙自籍篆刻家黄河签署合作协议,通过展出传统文化中的文人生活和艺术状态,加强文物利用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

今天,走进周家宅院,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古宅建筑、传奇的人物故事得以全方位呈现,百年古宅焕发新生。

本刊记者 王学勇/文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