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养生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次

  • 第03页
    目次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09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0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1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2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3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4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5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6页
    热点

  • 第17页
    热点

  • 第18页
    热点

  • 第19页
    热点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故事

  • 第22页
    故事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10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安稳度过“咳嗽季”
陈丽娟(云南省中医医院肺病科)
 

一到秋天便有人开始反复咳嗽,因此秋季也被称为“咳嗽季”,咳久了不注意可能造成肺部不可逆转的损伤。那么,秋季为何会反复咳嗽?如何辨别不同类型的咳嗽?秋季咳嗽又该如何预防呢?

秋咳高发的原因

引起秋咳高发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其一,秋季燥邪当令,而肺“喜润而恶燥”,故秋季燥邪最易伤肺。秋季人们常有口干舌燥、皮肤干痒的感觉,这就是“燥气”所致。再则,人们在炎热的夏季出汗较多,易伤津耗气,若不注意调理,正气尚未复原,又进入秋燥季节,燥邪更易乘虚伤肺,引发咳嗽。

其二,秋天易发过敏性疾病。秋季空气中飘浮的吸入性过敏原种类多、密度大、数量多,如粉尘、花粉等,在呼吸过程中易附着在呼吸道上,进而造成呼吸道炎症反应,诱发过敏性鼻炎、咳嗽、哮喘等疾病。

其三,秋季早晚温差大,易发感冒,让先天肺脏虚弱患者或本身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因感冒复发而加重病情。

秋咳为何久治不愈

秋咳往往持续时间久,有的患者吃了止咳药、感冒药等对症药物,但咳嗽还是反反复复、愈演愈烈,去医院检查也没有太大的问题,这其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作息不规律。晚上是养肺阴的时候,但现在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经常熬夜,如果肺脏等脏腑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和夜间养护,时间久了,易导致免疫力和肺功能下降,进而引发咳嗽不止。

其二,管不住嘴。一边吃药,一边吃辛辣燥热食物,类似伤肺气行为也是导致咳嗽反复的原因。

其三,吃药断断续续。不少患者是咳嗽了吃点药,缓解了就停药,再咳嗽了,又吃药,而治疗秋咳是需要一个治疗巩固期的。

如果咳嗽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肺部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容易发展成为慢性咳嗽,然后慢支炎→肺气肿→慢阻肺→肺心病,还可能引发肺间质纤维化等问题。

如何治疗秋咳

传统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风热、风寒、风燥)咳嗽、内伤(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亏耗)咳嗽等几种类型,止咳药又有寒、热、温、凉之分,若不辨证选用止咳药,就达不到治疗效果,因此要辨证施治。

1.外感咳嗽

风寒咳嗽:主要症状为头痛、鼻塞、流鼻涕、痰液稀薄呈白色泡沫状,伴有恶寒、发热、无汗。治疗宜散寒宣肺。

风热咳嗽:主要症状为痰稠、色黄、不易咳出,胸闷气促,咽喉疼痛,发热,微恶寒。治疗宜疏风清肺。

风燥咳嗽:主要症状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钻(黏)不易咳出、口干咽燥。治疗宜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以上三种咳嗽为外感热病之后的因“热”致咳,以干咳为主要症状或唯一症状的咳嗽超过3周,且常规治疗不见效,而血常规、X线、胸片等检查无异常时,首先应考虑感冒后咳嗽(也称“感染后咳嗽”),其特点多在发热等感冒急性期症状消失后,遗留咳嗽症状仍迁延不愈,经长期或反复应用抗生素治疗仍不见好转,患者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

2.内伤咳嗽

因“鼻”致咳:鼻后滴流综合征是一种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疾病,也称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它的特点是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入睡后较少咳嗽;鼻后滴流和(或)咽后,有鼻黏液附着感;有鼻炎、鼻窦炎、鼻息肉或慢性咽喉炎等病史。检查发现咽后壁有黏液附着、鹅卵石样改变。给予一些滴鼻后咳嗽会减轻或消失。治疗方法和因“热”致咳的辨证原则一样。

因“胃”致咳: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也极易被误诊,这种类型的咳嗽占慢性咳嗽的40%左右,常伴胃灼热、反酸及胸痛、恶心等消化系统疾病症状。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可以诊断。中医治疗可从疏肝理气、和胃角度入手。

因“喘”致咳:这类咳嗽具有喘的实质而无喘的表现。如果咳嗽超过2个月则应考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可能。和慢性支气管炎一样,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且都有自行缓解期。治疗当疏风宣肺、降气缓急。

日常生活中如何养肺

食补是不错且易操作的养肺法,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好以下几方面:

防燥邪:首先,适当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梨、葡萄、香蕉等水分多、滋阴润肺的水果。其次,早睡早起。早睡能养阴,早起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舒肺,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防湿邪:秋季湿气阴邪加重,易困伤脾阳而发生水肿或腹泻症状。如果早秋脾伤于湿,就会成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作隐患,所以秋季防湿也很关键。可适当多吃莲子、薏苡仁、冬瓜、莲藕、山药等食物。

防风邪:秋天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冷热无常,贼风易乘虚而入使人生病,导致全身酸痛、疲乏无力或咽炎、气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经麻痹等。防风邪一方面要注意保暖,早晚酌情增减衣物;另一方面,不要过早穿上棉衣,即所谓“春捂秋冻”,以增强抵抗力。

增强的前提是止损,肺不损伤,才能增强。因此,要做到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加上适当运动,有利于增强肺功能。

推荐一套呼吸操

1.吐纳调息助排浊。左脚开步与肩同宽,双手叉腰,深吸气,再用力吐气,循环4次。然后,双手放于腹前,深吸气,再吐气,循环4次。

2.双手托天沉气海。屈膝微下蹲,双手抱于腹前,然后边吸气,边双手慢慢上移至头顶,双手下移时再伴随呼气,循环4次。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