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文化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次

  • 第03页
    目次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09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0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1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2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3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4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5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6页
    热点

  • 第17页
    热点

  • 第18页
    热点

  • 第19页
    热点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故事

  • 第22页
    故事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10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榜样的力量
高国贵
 

31年前,我从滇中小城的一所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家乡的一所村级小学任教。

说是村级小学,其实就是几间简易的平房。一刮风,狂风卷着黄沙,肆无忌惮地从门缝和窗户灌进教室,落在师生的脸庞上、书桌上……不一会儿,刚打扫干净的教室就变得灰蒙蒙,呛得我无法开口讲课,不免情绪低落。

一天下课后,我直奔寝室,把课本重重地摔在桌上,嘟囔着:“这哪里是学校,简直就是打谷场。”同寝室年过半百的杨老师看了我一眼,一边用毛巾擦桌子,一边附和着说:“就是。”他把毛巾递给我,待我擦去桌上的灰尘,平复情绪后,又递来一本杂志,笑着说:“抽空看看吧,内容挺好的。”我有些迟疑地接过来,只见杂志封面上写着“支部生活”几个字。他接着说:“这是云南省委党刊,每当我感到疲惫、无助的时候,里面的文章总能带给我力量,希望你也能多看看。”

晚饭后,杨老师在昏暗的灯光下批改作业。他专注工作的样子,让我回想起乡中心学校领导向我介绍他时说的话:“小高老师,以后就跟着杨老师一起教书吧,能学到不少东西。”我从村民处了解到,杨老师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又是党员,平时爱学习、求上进、乐于助人。趁着村里兴办学校,村长让杨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公房里读书,按平均“公分”为他结算酬劳。

随着学龄儿童增多,村里争取资金补助新建校舍。杨老师也享受国家政策,成为一名公办教师。身份变了,但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没有变,依然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孩子们的前程。他还坚持阅读《支部生活》,在教书育人的路上不断自我提升。我意识到,这就是“坚守的力量”。

受杨老师影响,我翻开了那本带着尘土的《支部生活》,用心品读。从戍守雪域高原的战士到躬耕生产一线的农民,再到坚守三尺讲台的教师……一个个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人物形象鲜活立体。我不清楚究竟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们不畏艰险、砥砺前行,但我知道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共产党员。

我问伏案批改作业的杨老师:“这本杂志我能订阅吗?”杨老师急忙回答:“可以。不过,一般要成为正式党员才能订。”“那我也要努力成为一名中共党员。”我下定决心。“你能行,好好干!”杨老师鼓励我。

我开始向杨老师学习,多干活、少抱怨。每期《支部生活》到校后,杨老师都会及时与我分享,我也乐此不疲地阅读、学习。4年后,我正式成为一名党员,顺理成章地订阅了一本属于自己的《支部生活》。

如今,杨老师已离开人世,我依然保持着阅读党刊的习惯。尽管它的名字经历了从《支部生活》到《党的生活》,再到《云岭先锋》的更迭,我也从懵懂青年步入天命之年,由教师岗位走上管理岗位,躬耕多年,小有成就。唯一不变的,是每期《云岭先锋》拿到手,都要第一时间翻阅,逐字逐句品读,对话书中挚友,从他们身上汲取前行的力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余生,我还将继续品读《云岭先锋》,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