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服务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次

  • 第03页
    目次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09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0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1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2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3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4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5页
    专题—银龄教师展风采

  • 第16页
    热点

  • 第17页
    热点

  • 第18页
    热点

  • 第19页
    热点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故事

  • 第22页
    故事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10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作课堂第四讲
写作的取材和立意
刘玉莹
 

未经淘洗、筛选、打磨的原石,犹如未经处理的原始材料,质朴而粗糙,需要有心人慧眼识珠。在大千世界里,每一处能为文学创作所用的原始材料,也需要有心人去芜存菁,才能成为一篇文章的精华——这就是取材的意义。

取材要服务立意

对写作者而言,从生活中收集到的现象、人事、景物等未经加工、整理的原始状态的事实,都是为写作准备的材料。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获得的称为一手材料,通过前人的收集和整理获得的称为二手材料,二者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根据创作的需求和体裁的选择,一手材料和二手材料皆能为我所用。只是这些尚处于“原始状态”——碎片化、片段化、零散化的文字材料,还要再经过一番加工,才能成为文章的一部分,为其锦上添花。

古人将学习和研究问题时互相讨论、取长补短形容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的原意是指把骨头、象牙、玉器、石头等加工成器物。面对不同的材料,都有一套相对应的“精加工”流程。文字材料应该如何加工?这就需要经历“集中、取舍、提炼”的淘选,即先按照文字材料关联性的紧密程度进行归类,再坚决舍弃那些对文章的中心主旨没有作用或作用不大的内容,最后提炼出最符合作者创作主旨的、不可或缺的精华。

立意要贯穿取材

在“切、磋、琢、磨”的过程中,原石卸去粗糙的皮壳,露出绝世玉璧的底色。接下来的工序,就应该是造型设计、精雕细琢、随形施艺,使之成为传世的艺术精品。简言之,就是为美玉注入灵魂。同理,已经完成初加工的文字材料,也亟待赋予灵魂的创作。这就是与取材同等重要,甚至同时进行的立意的过程。

我们对“意”并不陌生,它就是前文中提到的文章的中心主旨,是作者综合运用经过精加工的文字材料,在文章中呈现的思想核心和情感倾向,通常称之为“中心思想”“主题”“主旨”。

立意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文字表述,情感思想的外化,审美情趣的体现。文学创作不是材料堆砌,也不是空喊口号,而是内化的思考与外化的表达,思想与文字的交织,情感与词语的融合。因此,取材服务于立意,立意贯穿于取材。作者的创作目的和意图,最终要通过文章内容来体现。这种体现有时由作者通过文字直接阐述,有时由读者通过解读获取个人认知或感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天,我们也要“以玉为师”,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中,通过点滴取材,获得深刻立意。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