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文化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热点

  • 第07页
    热点

  • 第08页
    热点

  • 第09页
    热点

  • 第10页
    热点

  • 第11页
    专题—永葆先进本色

  • 第12页
    专题—永葆先进本色

  • 第13页
    专题—永葆先进本色

  • 第14页
    专题—永葆先进本色

  • 第15页
    专题—永葆先进本色

  • 第16页
    专题—永葆先进本色

  • 第17页
    专题—永葆先进本色

  • 第18页
    专题—永葆先进本色

  • 第19页
    专题—永葆先进本色

  • 第20页
    故事

  • 第21页
    故事

  • 第22页
    故事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养生

  • 第29页
    养生

  • 第30页
    养生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文化

  • 第39页
    文化

  • 第40页
    文化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12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左传》中的治理智慧
聂菲璘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记载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讫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的历史,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进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集经、史、文于一体,蕴含丰富的修身智慧及治国理政思想。

依德行礼,以礼治国

春秋时期,宗周社会的礼乐文明走向瓦解,但社会变迁也引起了人们对礼的反思和重建。郑玄云:“左氏善于礼。”《左传》中礼的思想极为浓厚,对礼的由来、本质、作用等都有着深刻论述。《左传》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是以先王尚之。故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

《左传》对“礼”与“仪”作了区分。礼是内在德与外在仪的统一,其本质是敬,失去了本质与德行,礼就是徒有其表的“仪”,不能起到礼的作用。

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鲁昭公出访晋国,貌似各环节都没有失礼之处。晋平公认为,鲁昭公很精通礼。汝叔齐反驳道,鲁昭公懂的是“仪”不是“礼”。礼是用来保有国家根基、推行政令、无失百姓的。现在鲁国政令在三家大夫手里收不回来,有人才却得不到重用,破坏与大国的盟约还欺侮小国(鲁国趁莒国内乱夺取其郓地),在他人危难之际获取利益(趁莒国动乱夺取鄫邑),却不知道自己有危难。礼的根本与枝末就体现在这些方面。鲁国国君以仪为急务,反复演习,说明他离精通礼差得太远。这番话深刻说明了礼与仪的区别。

礼治是通过外在仪的要求与内在的德行相辅相成,从而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72年),齐卿陈完请齐桓公饮酒,桓公认为陈完贤德,于是赴宴。夜幕降临,桓公意犹未尽,要点灯继续畅饮。陈完却辞谢说,自己只准备了白天设宴招待君主,没有料到夜里宴饮,因此不敢奉命。对此,《左传》评论道:“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陈完辞谢是不想陷桓公于不仁不义,因为礼是成仁成义的凭依和维系。

任人唯贤,选贤举能

中国自古以来崇尚任人唯贤、选贤举能,这在《左传》中有着丰富的呈现。

先说举贤。襄公三年(公元前570年),有祁奚荐贤“外举不避仇,内举不失亲”的故事。祁奚请求告老退休,晋悼公问谁可接任,祁奚先后举荐了自己的仇人、自己的儿子、下属的儿子。他举荐人才的原则是唯贤是举,无偏私、不结党、不谄媚,只要对方是贤德之人,能够胜任,便举荐出来。祁奚荐贤如此,全因自己就是一位贤德之人。

再说让贤。襄公十三年(公元前560年),晋国有两位将帅去世,晋悼公再次任命军队将帅时,上演了“一人让贤,其下皆让”的佳话。范宣子让中军帅,诸位将佐在接下来的任命中也都效仿谦让的善行。通过一系列让贤与任命,晋国再次合理安排将帅的位次。《左传》对此评论说:“让,礼之主也。范宣子让,其下皆让;栾黶为汰,弗敢违也。晋国以平,数世赖之。刑善也夫!一人刑善,百姓休和,可不务乎?”王公大臣能够相互谦让礼敬,百姓自然能感受到和睦的气氛,晋国因此而太平,数世都蒙受利益。

最后说用贤。成公六年(公元前585年)的晋楚对抗中,晋国中军帅栾书的佐将有十一位,只有其中三位不主张出兵,栾书遵从了这三位的意见。他的高明之处,在于懂得如何用贤。如果以人数多少为标准,三人确实不敌八人。但是栾书认为,善为众之主。现在三卿是晋国的贤臣,他们的意见是善的,即使是少数,也应当以善的意见为主。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要想实现社会安定、百姓安居、国家富强,需要做的事很多。而《左传》称祭祀与军事是国家大事,是因为祀与戎都关乎国祚。这要从认识“祀”与“戎”这两个字入手。

“祀”的甲骨文,左边是“示”,右边像一个跪着的人形,是从祭祀时用于象征神主之位的形态变化而来。“祀”泛指祭祀。《说文》云:“祀,祭无已也。”通过定时举办祭祀,表达对祖先、对天地万物以及有功于国家之人的恭敬与感恩,教人饮水思源,知恩报恩。

“戎”的甲骨文,由“戈”和像盾牌形状的“甲”组成,是击打与防御的组合。戎的本义是兵器,引申为战争、军事。在古代,“干”也是“盾”之意,“戈”“盾”组合,可以联想到“化干戈为玉帛”。武力只在万不得已时才会使用,即便如此,也仍然视不战为上策。《孙子兵法》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春秋年间征战频繁,《左传》记录了众多军事行动,因此,有人称其为“相斫书”。也正因如此,《左传》有着浓厚的慎战思想。

成公十六年(公元前575年),申叔时论述“战之器”:“德、刑、详、义、礼、信,战之器也。”德行用来施以恩惠,刑罚用来纠正邪恶,和祥用来侍奉神灵,大义用来规范利益,礼法用来顺应时宜,诚信用来守护万物。如此便能上下和睦、处事顺达、所求皆备,人人皆知行动的准则,进而会听从国家召唤,这就是战争能够胜利的原因。

历观古今用兵之成败,非在作战之时,而在平素民心向背。正如《群书治要·政要论》曰:“兵之要,在于修政;修政之要,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在于利之;利之之要,在于仁以爱之、义以理之也。”故此,兵戎之事也要以仁义为本。

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古籍平台

摘编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