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页:专题—昆明“龙”故事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政策

  • 第07页
    政策

  • 第08页
    专题—昆明“龙”故事

  • 第09页
    专题—昆明“龙”故事

  • 第10页
    专题—昆明“龙”故事

  • 第11页
    专题—昆明“龙”故事

  • 第12页
    专题—昆明“龙”故事

  • 第13页
    专题—昆明“龙”故事

  • 第14页
    热点

  • 第15页
    热点

  • 第16页
    热点

  • 第17页
    热点

  • 第18页
    热点

  • 第19页
    故事

  • 第20页
    故事

  • 第21页
    故事

  • 第22页
    故事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养生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养生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4年1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头街:乡村集市的繁华变迁
 
穿过龙头街的地铁2号线犹如一条长龙

龙头街,不是一条街,而是位于昆明市盘龙区龙泉街道宝云社区的一个乡村集市,涉及龙头村、棕皮营村、麦地村等村落。每周三,是龙头街赶集日。各类摊点首尾相连,绵延上百米,汇成一条热闹的“长龙”。这样的热闹,已经延续上百年。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因其经贸发达、文化深厚,龙头街成为昆明市北市区的中心区域。如今,龙头街作为集市的功能逐渐弱化,但其蕴含的乡土民俗、历史底蕴却越发深厚,并在新时代的潮流中升华变迁,成为独具特色的地域标志。

人杰地灵龙头街

李爱芬今年62岁,是盘龙区龙泉街道宝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作为土生土长的龙头街人,说起龙头街,她如数家珍,并自豪地夸赞其“人杰地灵”。

龙头街名称的来历,有个美丽的神话传说:旧时的昆明城东有神龙盘踞,这里刚好位于龙头,因此得名龙头街。而《昆明市地名志》记载的龙头村(龙头街核心区域)村名的来历更为靠谱:“村旁山形(五龙山)似龙头,故得名。”

巧合的是,从地图上看,形似龙头的松华坝水库南侧,分流出盘龙江、金汁河,两股水流与松华坝水库构成一条龙的形状,龙头街所在的宝云社区正好位于龙头位置。

盘龙江与金汁河从龙头街蜿蜒流过,加上松华坝水库滋养,为龙头街及周边区域提供了便利的农业灌溉条件,自元代以来,这里就是昆明的粮仓。

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为发展经贸奠定了基础。明洪武年间,马帮从中原经昭通、曲靖进入昆明,在龙头村设立龙头驿站,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马帮在这里歇脚,与当地人交易,久而久之,这里便形成了集市,成了十里八乡农副产品贸易的集散地。1910年,滇越铁路开通后,龙头街又成为“进口货”的集散地,被称为“小香港”。

每周三,忙完手头的事,李爱芬总会到龙头街逛逛,提回各色蔬果。这样的习惯已几十年。“以前我读书时,最盼望的就是周三了,因为从家到学校要穿过龙头街。”李爱芬笑着回忆,街上商品琳琅满目,吆喝声、讨价声不绝于耳。李爱芬最爱买一根搅搅糖,边走边吃,穿过人间烟火,甜蜜一路。

老房子里的联大时光

再长大些,李爱芬迷上了龙头街上那些老房子:梁思成、林徽因旧居,闻一多、朱自清旧居,冯友兰故居……这些老房子里,流传着文人大家的轶闻趣事。

放学路上,李爱芬总喜欢多绕一段路到梁思成、林徽因旧居,隔着低矮的院墙欣赏院里火红的茶花。“比茶花更吸引人的,是这座房子里蕴含的西南联大旧时光。”李爱芬说。

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校师生南迁至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随之而来的,还有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等学术机构。

为躲避战火和空袭,西南联大教授选择更为隐蔽且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龙头街居住。当时,包括冯友兰、闻一多、朱自清、梁思成、林徽因在内的几十位名家学者居住在龙头街,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清贫而安稳的时光。

1939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决定在龙头街建一所自己的房子,他们自己设计房屋,帮忙运料,甚至亲自做木工和泥瓦匠。终于,一座青瓦白墙的院子落成了,在当地传统民居一颗印建筑中显得别具一格。这座房子,是梁思成和林徽因一生中唯一的自建住房。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能有一处安身之所,林徽因对这座简陋的小房子十分满意。闲时,她会坐在房子里写信、写诗,或到瓦窑村的窑上看老师傅制作陶坯。更多的时候,林徽因和梁思成为中国营造学社而奔忙。暂居昆明的两年间,中国营造学社重新恢复工作,开展了西南地区建筑调查,尤其对昆明古建筑调查研究颇为深入,留下了近百幅珍贵照片。

不只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在龙头街,历史名人的趣闻轶事不胜枚举,闻一多的“豆腐白肉”、朱自清在龙头街买的灰毡披风、冯友兰和妻子的爱情佳话……在战火中,龙头街为西南联大师生、国学名家守住了一片宁静。

发挥“龙头”作用

数百年来,龙头街一直在昆明城北部颇具影响力,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这里的变化翻天覆地。作为龙头街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李爱芬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龙头街不负‘龙头’之名,一直都有敢为人先的魄力,为周边发展起到了‘龙头’作用。”

李爱芬记得,昆明第一家公私合营的乡镇企业就在龙头街。

1980年,瓦窑村集体出资、出土地,与云南砖瓦总厂合办新陶分厂,建造了大大小小26座砖窑。这里生产的红砖,满足了全昆明1/4的建筑用量。直至2008年,因城市规划调整,新陶砖厂关停。

进入新时代,昆明规划建设北部山水新城,龙头街所在的宝云社区被列入首批城中村改造范围,按照“一村一策”方式进行城中村改建。

2016年,李爱芬担任宝云社区党支部书记,接手龙头街城中村改造工作。城改工作既要保证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发展,又要保护龙头街原有风貌和西南联大历史遗存,在没有经验参照的情况下,宝云社区探索出了一套成功经验,并被其他社区借鉴。

如今,龙头街变化喜人:低矮的民居变成了高楼大厦;破旧的文物建筑得到了修缮保护;村民变市民,实现再就业;10余家名校聚集,带来顶尖教育资源;昆明地铁2号线穿过龙头街,并设置4个站点……

看着龙头街日新月异的变化,李爱芬既欣喜又失落:“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可龙头街的历史文化却逐渐被淡忘。”于是,李爱芬牵头在宝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展厅,并编书,努力留住记忆中的龙头街。

让李爱芬高兴的是,如今,政府正规划打造龙泉古镇,不久的将来,龙头街昔日古韵繁华将重现。

本刊记者 曾永会/文

邹 鹏/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