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页:故事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政策

  • 第07页
    政策

  • 第08页
    专题—昆明“龙”故事

  • 第09页
    专题—昆明“龙”故事

  • 第10页
    专题—昆明“龙”故事

  • 第11页
    专题—昆明“龙”故事

  • 第12页
    专题—昆明“龙”故事

  • 第13页
    专题—昆明“龙”故事

  • 第14页
    热点

  • 第15页
    热点

  • 第16页
    热点

  • 第17页
    热点

  • 第18页
    热点

  • 第19页
    故事

  • 第20页
    故事

  • 第21页
    故事

  • 第22页
    故事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养生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养生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4年1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辛勤:笔耕不辍“采蜜”忙
 

“奶酪多诱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口水……”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一块奶酪》中,通过一群小蚂蚁的视角,塑造出一个严于律己的蚂蚁队长形象。这个情节生动、富有悬念的童话故事,出自云南省少先队队报《蜜蜂报》创办人、原主编,云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原副会长,现任《昆明日报·家庭教育文摘》主编辛勤之手。

从业60余年来,辛勤源源不断地推出童话作品。退休后,他投身家庭教育事业,通过研究、宣讲和著书立说,用一个个好故事成风化人,浸润人心。

让孩子们像蜜蜂一样成长

“我是老蜜蜂,做梦都在酿蜜。”这是辛勤在微信朋友圈写下的个人签名。“蜜蜂很勤劳,很自爱。它采花、酿蜜、爱自己,同时又传授花粉、传播爱。”辛勤回忆道,童年时期,他生活在昆明玉带河边的农村,接触最多的就是劳苦大众。他们勤劳、善良如蜜蜂;本真、厚道如铁线草;和乐、大度如流水。“滇池岸边的这块土地,对我的性格养成、审美追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辛勤说,扎根于淳朴的乡土文化,让他自然而然地想幻化为一只勤劳的蜜蜂。

1980年,辛勤参与创办云南省少先队队报《蜜蜂报》。“为孩子办报,就要跟千千万万的孩子交朋友。尊重他们、亲近他们,和他们共同成长。在这里,先生就是学生,学生就是先生,目的只有一个:学独立,学生存,学发展。这就是创办《蜜蜂报》的初心。”辛勤特别强调,教育要明确起点,“我们是一个共同体,热爱祖国就从热爱自己的家做起,热爱人民就从热爱自己的妈妈做起,热爱中国共产党就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起。”孩子们通过《蜜蜂报》这个平台发表作品,充分展现自我,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直到今天,我仍与许多办报时结识的‘小蜜蜂’保持联系。”辛勤说。当时,许多“小蜜蜂”来自农村,对外界知之甚少。于是,《蜜蜂报》组织假期活动,让全省的“小蜜蜂”们汇聚在一起,拓宽眼界,互相学习。“育人的目的,在于唤起自爱心。”辛勤说,“通过与外界的交流互动,让孩子们像蜜蜂一样成长,认识自己、设计自己、完善自己,进而实现人生的价值。”

让教育回归本源

2000年退休后,辛勤受聘担任云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他将新的工作视为办报经历的延伸和拓展,跑遍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下辖的所有县(市、区)开展调研,推动全省各地组建本土家庭教育讲师团队。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云南家庭教育讲师团队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05年,辛勤荣获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十部委联合颁发的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突出贡献奖。如今,年过八旬的辛勤仍会受邀为全省各地的家长开家庭教育讲座。

“教育的本源是什么?这是我常跟老师们探讨的问题。”辛勤回忆起在书林小学求学时的经历:有一位姓臧的体育老师,上课时喜欢穿背心,光着膀子。男生们看到他的一身肌肉,都羡慕得不得了,渴望有朝一日像他一样。有一天的体育课内容简单,只是稍息和立正。当时太阳西斜,体育老师迎着太阳,和学生一样保持立正姿势,精神抖擞地站了整整一节课。课后,他告诉学生们:“今后不管做什么,你们都要坚持:做——做到——做到位。”从此,这个观念在辛勤的脑海中牢牢扎根。日后,无论看什么、想什么、做什么、写什么,他都要求自己“到位”。

“教育的本源是我,是让其内化为自我教育。”尽管70余年过去了,辛勤仍对这位体育老师印象深刻,受其影响,“到位”的理念成为辛勤的行动自觉和终身追求。“也许只是一句简单的话、一个简单的故事,就能点亮孩子们的心灯,照亮他们一辈子的行程。”辛勤感慨道。

采集生活中的真善美

2023年9月,辛勤最新创作的60万余字的《家教点子369》在“喜马拉雅”App上线。迄今为止,节目已推出100多期,每期收听人数均超过12万人次。“《家教点子369》每天与听众分享一个小故事、讲一个做人的小道理、为家庭教育出一个小点子,希望把我一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体会跟大家交流。”辛勤说。

从1956年发表第一首诗至今,辛勤一直保持着写作习惯。在他看来,写作可以将个人经历转化为人生经验,进而提炼为开展教育宣传的好内容。“我是良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受益者,愿意把这些教育资源整理出来,与更多人分享。”辛勤时常会写到自己的奶奶,“她虽然没有读过书,却很有文化。家里的柿子熟了,她会摘下许多,让我送给周围的邻居。看我有点舍不得,她便教导我有好东西要跟人分享,这叫‘接人气’。她虽然没有读过《论语》《孟子》,但她会教育我热爱劳动,在劳动中‘接天气、接地气、接人气’。有了这‘三气’,将来才能有志气、有灵气、有福气。在她的教育下,我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因此拥有了强健的身体。”

如今,逢年过节的家庭聚会上,辛勤仍会向孙辈们讲述长辈的故事。“这不只是一个人的故事,也是一个民族的故事,它成风化人、温润人心,启迪智慧、给人力量。”受长辈影响,辛勤也对自己和子女有着严格要求。“家里不养闲人,这是我们家的家风。蜜蜂的生命周期很短,但它活着就不肯闲着。”辛勤说自己仍要做一只“老蜜蜂”,采集生活中的真善美,将酿出的“蜜”与大家分享。

本刊记者 李宏刚/文

郝亚鑫/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