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专题——百年名校 风华正茂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时政

  • 第09页
    时政

  • 第10页
    热点

  • 第11页
    热点

  • 第12页
    热点

  • 第13页
    热点

  • 第14页
    热点

  • 第15页
    热点

  • 第16页
    专题——百年名校 风华正茂

  • 第17页
    专题——百年名校 风华正茂

  • 第18页
    专题——百年名校 风华正茂

  • 第19页
    专题——百年名校 风华正茂

  • 第20页
    专题——百年名校 风华正茂

  • 第21页
    专题——百年名校 风华正茂

  • 第22页
    专题——百年名校 风华正茂

  • 第23页
    专题——百年名校 风华正茂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故事

  • 第32页
    故事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养生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4年2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昆明市第一中学:与家国命运同行
 

“快去看看你们班同学的名字都收录全了吗?毕业照有了吗?”最近,曾在昆明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昆一中”)就读过的众多校友,纷纷在朋友圈里转发《寻找青春的你》这则讯息。

为何要寻找青春的你?原来,2025年昆一中将迎来建校120周年,学校准备建一面校友墙,把从1905年至今曾在昆一中任教或求学的7万余名师生的名字镌刻上墙,共同见证母校的百年荣光。昆一中酝酿这份“大礼”已多年,翻阅已勘校的校友名录会发现:王德三、艾思奇、熊庆来、杨振宁……群星璀璨,闪耀至今。

“滇南首郡,桃李成荫,一堂师友,亲爱精诚……”当校歌唱响,总能唤起昆华(现昆一中)学子对母校的记忆,尤其三段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岁月,至今仍光彩夺目。

20世纪初:播撒革命火种

20世纪初的中国,主权沦丧、命运多舛。昆一中自创办伊始就领风气之先,将“谋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伟业”作为己任。

1926年,毛泽东任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所长期间,曾写信关心云南的革命运动开展情况:“克文兄:云南办事处负责人,学生内可以指定周霄、陈能新二人……其余一人,据新滇社云南同志王懋庭说:宜指定一现在昆明进行党务及民众运动的同志,方足以资联络,据他说有李鑫同志者,北京农大毕业,在滇从事工作,可胜此任,特此奉闻,请酌定……”

信中提到的李鑫来自龙陵,1915年,经过长达月余的徒步跋涉,他抵达省城昆明并顺利考入私立成德中学(后并入昆一中)。1926年,因校友推荐,李鑫受到毛泽东的重视。同年,李鑫主持召开云南省第一次党员会议,成立中国共产党云南特别支部,点燃了云南共产主义事业的星星之火,他成为中共云南地方组织创始人之一、云南农民运动的先驱、云南工矿运动的拓荒人。

回望百年昆一中,像李鑫这样投身革命事业的校友不胜枚举:中国早期马克思学说研究和传播先驱王有德、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任书记王德三、云南省内入党的第一位共产党员李国柱、“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狂飙诗人”柯仲平……

在那个政局动荡、民不聊生的年代,昆一中师生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一批批昆华学子受熏陶成长为进步青年,积极投身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他们播撒红色火种,以赤子之心矢志民族复兴,不断掀起云南红色革命的浪潮。

抗日时期:读书不忘救国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的炮火,让祖国母亲满目疮痍,激发起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探寻救国图强之路,爱国的昆华师生也唱响了一曲“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壮歌。

1938年,为了让新诞生的西南联大在昆明有安身立命之所,昆一中举校南迁,赴玉溪九龙池办学。“那时,昆华中学的部分师生从篆塘码头上船,将教具物资等用船运到滇池南岸,大部分师生则沿着滇池徒步到玉溪。”据长期从事昆一中校史研究的刘晓燕介绍,南迁玉溪期间,昆华师生唱着由时任教育厅厅长龚自知作词、音乐教师张育斋谱曲的《昆华中学校歌》鼓舞斗志,一路昂扬前行。

“当时英语老师黄致远和音乐老师黄相泉在教学之余,自编自唱抗战歌曲、演话剧,他们演的话剧《锁链》深受欢迎。”已故的昆华中学校友张星泽曾在《昆明第一中学校志》中回忆,在时任校长徐继祖的支持下,昆华中学成立“云南抗敌后援会昆中分会”,师生们积极投身抗日救亡宣传。

与此同时,不少昆华中学毕业的学子从戎报国。1939年,昆华中学初二十七班的毕业生李尚武考入航空委员会第十修理厂学徒训练班,一直为飞虎队和驼峰航线修理飞机直至抗日战争胜利。1949年,他又参军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人民空军培养地勤人员。这些矢志报国的昆华师生,如徐继祖校长所盛赞的一样有着“冰清玉洁之心,磐石砥柱之足,旋转乾坤之手,顶天立地之身”。

新时代:教育帮扶促乡村振兴

时光荏苒,当祖国步入新时代,走在复兴之路上,昆一中不忘初心,担起了教育帮扶促乡村振兴的使命。

距离昆明市区150公里的东川区,是昆明市唯一一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区)。2022年8月,昆一中历史教师夏耘等6名教师组成帮扶队,来到东川一中,开展为期3年的教育帮扶工作。这6名教师都是昆一中的教学骨干,教授科目涵盖语文、历史等,其中5人为副高级以上职称。

“为让教育帮扶产生实效,我们派出精干教学力量。”昆明市第一中学校长赵灿东说,“目前,昆一中已先后帮扶晋宁、嵩明、富明、宜良、东川等地一中,通过加大对这些学校的指导和帮扶,实现教育资源互补,促进教师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据介绍,自2019年昆一中成立教育集团以来,积极探索名校带弱校、名校办新校,通过合作办学、帮扶办学等多种方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开启了精准教育帮扶之路。

多年来,昆一中本部先后向各个成员学校输出和培养优秀领导干部和骨干教师共计49人次,开展定点帮扶支教、送教下乡、指导讲座每年每校30余次。通过品牌输出、管理帮扶、资源共享等方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赓续百年名校的优秀品质,为助推昆明乃至云南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本刊记者 李宏刚 邹 鹏 通讯员 王倡剑/文图

学校档案

昆明市第一中学系云南省一级一等高级中学。学校创建于1905年,始称云南省会中学堂,是云南兴办新学成立最早的学校之一。1912年2月更名为“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校”,1932年云南省立第一中学校与云南省立第五中学(前私立成德中学)合并,改名为“云南省立昆华中学”。1950年昆华中学合并龙渊中学,更名为“云南省昆明第一中学”。1984年定名为“昆明市第一中学”。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