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页:文化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时政

  • 第09页
    时政

  • 第10页
    时政

  • 第11页
    时政

  • 第12页
    专题—银发消费谨防陷阱

  • 第13页
    专题—银发消费谨防陷阱

  • 第14页
    专题—银发消费谨防陷阱

  • 第15页
    专题—银发消费谨防陷阱

  • 第16页
    专题—银发消费谨防陷阱

  • 第17页
    专题—银发消费谨防陷阱

  • 第18页
    专题—银发消费谨防陷阱

  • 第19页
    专题—银发消费谨防陷阱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热点

  • 第22页
    热点

  • 第23页
    热点

  • 第24页
    热点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故事

  • 第32页
    故事

  • 第33页
    故事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养生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4年3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灯剧《莫愁女》:再现经典爱情悲剧
 

2023年2月17日至19日,花灯经典剧目《莫愁女》复排亮相,在玉溪市花灯剧院连演三场,座无虚席。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仍沉浸在剧情中,感动落泪,久久不愿离去。“唱得好、演得妙,让我找到了小时候听戏的感觉。”观众李宝国对该剧赞不绝口。

移植改编融入地方元素

《莫愁女》是中国戏剧史上传承百年的经典剧目。该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对爱情观的展现符合时代审美,近百年间,全国多个剧种都有传承演绎。20世纪80年代初,玉溪市花灯剧院引进《莫愁女》并进行移植改编,通过融入玉溪花灯的“道情”“走板”“虞美情”“五里塘”“全十字”五大调,让该剧得到广大观众的关注与肯定,在云南大放异彩。

“移植改编的《莫愁女》首次到昆明演出便非常火爆。当年,剧团在昆明连续演出50余场。”据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玉溪市花灯剧院艺术总监杨丽琼介绍,玉溪花灯与昆明、大理弥渡等地的花灯不同。这些地方的花灯多为山歌小调,而玉溪花灯的曲调叙事性较强,能更好地依托故事情节呈现《莫愁女》的悲剧色彩。

1988年,杨丽琼凭借扎实的表演功底,以及贴近主人公的外形、气质和身段,成为花灯剧第二代“莫愁女”的扮演者。30多年来,花灯剧《莫愁女》在云南演出上千场,杨丽琼的表演深入人心。2002年,杨丽琼版的花灯剧《莫愁女》被制作成VCD发行,让该剧从云南走向全国。2018年,在云南省首届传统戏剧曲艺汇演中,代表玉溪市参演的《莫愁女》荣获“示范奖”。

表演方式推陈出新

《莫愁女》传唱至今,并成为玉溪市花灯剧院的保留剧目,得益于一代代演员对表演方式不断探索创新。

在深入理解角色的基础上,杨丽琼结合自身艺术特点,对莫愁的服装设计增加了水袖,用袖花表演。“把水袖用在莫愁这个人物身上,能够更好地表现角色的身段和人物的心情。尤其是第五场,当莫愁在冷房思念公子时,袖花表演更能凸显其悲愤、绝望和痛苦的心情,该创新演绎方式沿用至今。”此外,杨丽琼还在最后一场“献出双目”中加入武功表演等元素,让人物情绪表达更有张力。

2021年,杨丽琼以“花灯剧《莫愁女》传承发展”申报云南省艺术名家工作室,并成功立项。“申报这部剧,是因为它的传承性和生命力最强。很多经典选段在大众中的传唱度高,对演员的演出功底和表演能力要求高,也最能磨砺和培养演员。”杨丽琼说。立项后,工作室第一时间开始复排《莫愁女》。

为提升艺术水平,工作室特邀云南省滇剧院原艺术总监马庆担任该剧的艺术指导,玉溪市花灯剧院院长矣露担任导演。“马老师对年轻一代旦角、小生的一招一式都进行了悉心教授,要求非常严格。”据杨丽琼介绍,经过一年多的复排,该剧于2023年初重返舞台。同年底,杨丽琼以《莫愁女》第二场“湖畔呢喃”选段参加中国戏剧梅花奖创办40周年云南专题晚会。

倡导“真善美”的爱情观

“此次复排,我们对剧目进行了全方位提升改造,尤其是在舞美方面。”杨丽琼表示,新版《莫愁女》对繁琐的道具和布景等进行简化,并采用灯光效果区分室内外场景,突出意境。此外,还删减了剧中非重要人物的重复唱段,将演出时长缩短至2小时10分钟,节奏更加紧凑。

复排的《莫愁女》由“梅花奖”得主杨丽琼与“花灯王子”金正明联袂演绎名家版传承,国家一级演员夏毅媛等组成中生代传承,青年演员刘红婷等组成新生代传承。三个年龄段的演员同台演出,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观剧体验。《莫愁女》的成功上演,对继承和发展地方剧种、培育戏曲人才、推动戏曲事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这次复排不是简单的复制,对场面调度、唱腔、音乐、灯光、道具等都作了再创作,运用高科技调动文学剧本、舞台表演、灯光舞美等一切手段,上演了一出凄美感人、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云南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原主任朱运宽对《莫愁女》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剧中善良、美丽的莫愁女得知为自己心爱的人治病的“药引”是“心上人的双眼”时,不知是计,无怨无悔地献出自己的双眼,该举动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莫愁女对真爱的呼唤与歌颂,倡导了‘真善美’的爱情观和人生观。”朱运宽说。

本刊记者 谭宗慧

通讯员 周家颖/文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