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专题—走进联大名人旧居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时政

  • 第09页
    时政

  • 第10页
    热点

  • 第11页
    热点

  • 第12页
    热点

  • 第13页
    热点

  • 第14页
    热点

  • 第15页
    热点

  • 第16页
    专题—走进联大名人旧居

  • 第17页
    专题—走进联大名人旧居

  • 第18页
    专题—走进联大名人旧居

  • 第19页
    专题—走进联大名人旧居

  • 第20页
    专题—走进联大名人旧居

  • 第21页
    专题—走进联大名人旧居

  • 第22页
    专题—走进联大名人旧居

  • 第23页
    专题—走进联大名人旧居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故事

  • 第32页
    故事

  • 第33页
    故事

  • 第34页
    故事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养生

  • 第42页
    养生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文化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交流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四
 
标题导航
2024年4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梁思成、林徽因旧居:一座“爱巢” 一段营造史
 
梁思成、林徽因旧居一角

在昆明市盘龙区龙泉街道宝云社区棕皮营,高楼林立间,一座青瓦白墙的小房子尤为特别。房子虽小,其主人却大有来头——著名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和著名建筑师、诗人林徽因。

在梁思成、林徽因唯一自建的“爱巢”中,诞生了云南大学映秋院、泽清堂设计图,以及云南“一颗印”建筑、西南古建筑等研究资料。时光流转,斯人已逝,唯留此屋,无声地讲述着这对建筑伉俪的“营造”故事。

造校舍,梁思成“屈才”盖茅草房

在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西南联大校区内,有一座低矮的茅草房。这是86年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校舍,其设计者是大名鼎鼎的梁思成。

七七事变后,抗战爆发,北平沦陷。为躲避战乱,1937年9月,梁思成、林徽因带着家人南下长沙。同年11月,日机轰炸长沙,又举家迁往昆明,借住在巡津街9号一所名为“止园”的宅院内。

1938年4月,“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尽快开课,西南联大只能租借民居、商行、中学校舍等作为校舍,但有诸多不便,于是决定自建校舍。1938年7月,西南联大在昆明西北郊购地建校,聘请梁思成、林徽因担任校舍建筑工程顾问。

梁思成、林徽因格外重视为西南联大设计校舍的任务,仅半个月后,夫妇俩就拿出了首套方案:一张一流建筑水准的现代化大学校舍设计图。然而,因经费不足,该设计方案被否定。此后两个多月,梁思成、林徽因将设计图改了一稿又一稿——高楼变矮楼,矮楼变平房,砖墙变土墙。

当梁思成交出第五稿时,西南联大校舍工程负责人黄钰生无奈地告诉他:经校委会决定,食堂和图书馆用瓦顶,教室用铁皮,其他建筑一律用茅草。梁思成忍无可忍,冲进西南联大常委梅贻琦的办公室,生气地质问他:“盖茅草房,随便找个农民都可以,要我梁思成做什么?”梅贻琦安抚道:“国难当头,以你的大度,请再谅解一次,等回到北平,我一定请你为清华园建几栋世界一流的建筑。”

经过一年的设计建造,1939年8月,西南联大新校舍落成。

筑“爱巢”,寻觅战乱中的清净之地

作为抗战大后方,昆明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成为海外援华物资进入中国的重要枢纽,也因此引起了日军的注意,频繁遭到轰炸。

为躲避轰炸,梁思成一家搬到昆明北郊的龙泉镇麦地村兴国庵内暂住。由于归期遥遥,老朋友也云集昆明,1939年中,梁思成和林徽因决定建一座自己的房子。

房子选址距离兴国庵一公里处的龙头村棕皮营,院落的主入口临近村道,左边是一片水塘,周围竹树环合、流水潺潺、花团锦簇。这样的世外桃源,对于梁思成和林徽因来说,是难得的清净之地。

梁思成和林徽因对房子格外上心,不仅设计图纸、买材料,还亲自运料,做木工和泥瓦匠。建房几乎花光了夫妇俩的全部积蓄,林徽因后来回忆道:“出人意料地,这所房子花了比原先告诉我们高三倍的价钱,所以把我们原来就不多的积蓄都耗尽了……以至最后不得不为争取每一块木板、每一块砖乃至每一根钉子而奋斗。”

1940年春,新房落成。这座青瓦白墙的中式建筑,在一众云南特色民居“一颗印”中尤为突出。房子为土木结构,面积约80平方米,共有7间房、11扇门。窗棂采用斜线交叉的木条构成一个个菱形,简洁古朴。屋内全都铺上木地板,客厅里还设计了壁炉。3间主房坐西向东,2间附属用房坐东向西,中间隔一条通道,自然形成一个庭院,院中养花种树,颇为美观。

关于自己建造的新房,林徽因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有些方面它也有些美观和舒适之处,我们甚至有时候还挺喜欢它呢……期待真诚的朋友来赏识它真正的内在质量。”后来,西南联大教授金岳霖也到龙头村暂住。为迎接老朋友,梁思成、林徽因在主房旁加盖了一间耳房供金岳霖居住。

做研究,潜心西南古建筑调查

动荡岁月中,四季如春的昆明为梁思成、林徽因提供了一片荫蔽之处。1938年,梁思成、刘敦桢等人在昆明会合后,决定恢复中国营造学社的工作,首先便是对昆明的古建筑进行调查。

1938年10月至11月,中国营造学社调查了圆通寺、土主庙、金殿等50余处古建筑,几乎涵盖昆明所有主要古建筑。学社成员从昆明的历史发展、民族传统、地理特点、自然资源等多方面对古建筑进行调查研究,留下了丰富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后来,他们的足迹从昆明辐射到云南滇西北地区,对9个县的140余处古建筑进行调查。1939年9月至1940年2月,梁思成还率队对四川、西康的古建筑进行野外调查。半年间,调查队到访35个县,调查古建筑、崖墓、摩崖、石刻等730余处。

梁思成在外奔波,林徽因则留在龙泉镇主持中国营造学社的日常工作,负责绘制图纸、整理调查成果、查证资料,为前方的调查工作提供帮助。同时,完成云南大学校舍等设计工作,以及在棕皮营建设自家住宅等事务。

工作之余,梁思成常给林徽因写信,诉说调查沿途所见的山川风景、乡土人情,期盼离别后的重逢。据刘敦桢的儿子刘叙杰回忆:“记得一次从四川考察回来,梁伯伯刚由人力车上下来,就立刻和梁伯母热情拥抱起来,这种景象在旧中国的农村中是件罕见的事。”

1940年12月,林徽因、梁思成先后离开昆明,迁往四川李庄。梁思成、林徽因旧居几易其主,保存至今。2012年,梁思成、林徽因旧居被列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刊记者 曾永会/文 邹 鹏/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