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文化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热点

  • 第09页
    热点

  • 第10页
    热点

  • 第11页
    热点

  • 第12页
    热点

  • 第13页
    热点

  • 第14页
    专题—昆明古建筑故事

  • 第15页
    专题—昆明古建筑故事

  • 第16页
    专题—昆明古建筑故事

  • 第17页
    专题—昆明古建筑故事

  • 第18页
    专题—昆明古建筑故事

  • 第19页
    专题—昆明古建筑故事

  • 第20页
    专题—昆明古建筑故事

  • 第21页
    专题—昆明古建筑故事

  • 第22页
    故事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4年6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舞剧《阿诗玛》:再现“东方的天鹅湖”
 

2021年,复排舞剧《阿诗玛》亮相第十六届云南省新剧(节)目展演,受到观众热烈追捧。此后,该剧在云南民族歌舞剧院梦幻剧场公演,并前往深圳巡演。2023年,《阿诗玛》压轴亮相第八届中国舞蹈节闭幕式。

叙事长诗登舞台

“《阿诗玛》在云南深入人心,是云南民族文化艺术的一张名片,更是舞蹈人努力攀登的高峰。”参与舞剧《阿诗玛》复排的云南省歌舞剧院青年编导张馥羽说。

大型民族舞剧《阿诗玛》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的叙事长诗《阿诗玛》为素材,由时任云南省歌舞团团长徐演负责、张苛任艺术指导,于1991年形成了由云南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苏天祥、国家一级编导周培武、国家二级演员赵惠和、编导陶春组成的老中青舞蹈编导组开展创作。经过一年多的创意交融和艰苦排练,终将该剧搬上舞台。

该剧以“情”为主线贯穿始终,讲述了彝家姑娘阿诗玛与牧羊人阿黑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借助双人舞段、三人舞段和群舞等艺术形式,全面展现彝族各支系的舞蹈形态和民俗特征。

1992年,舞剧《阿诗玛》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正式公演,并在沈阳举行的全国舞剧观摩演出中获得优秀剧目演出奖、优秀作曲奖、舞美设计奖等8个单项一等奖,被誉为“继《丝路花雨》之后,中国舞剧的第二个里程碑”。经过修改完善,《阿诗玛》于1993年获得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颁发的“文华大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省获得的第一个“文华大奖”。在《中国舞剧》一书中,将《阿诗玛》誉为“东方的天鹅湖”。

原创班底再聚首

2020年10月,《阿诗玛》入选“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由云南演艺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复排。为尽可能还原经典,该公司组织原创班子赵惠和、周培武、陶春等核心团队再聚首,由张馥羽等年轻人担任执行编导。

经过严格选拔,田雨树、李国泰等一批青年演员入选表演团队。“为帮助演职人员尽快进入角色,我们组织导演组和主演团队前往石林、宜良等地采风,深入感受和领悟当地风土人情。”张馥羽说。复排过程中,新老团队的灵感与创意碰撞交融,进一步打磨舞蹈编排、服装道具、舞美灯光等细节,还将原剧中一些冗长的部分进行调整,让整部剧节奏更加紧凑,演出时长也由105分钟压缩到95分钟。

历时半年多,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复排舞剧《阿诗玛》沿用了原版无场次的板块式结构,通过黑、绿、红、金、灰、蓝、白7个不同色彩的舞段来展示剧情发展和戏剧冲突。“通过色彩变化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推动剧情发展,完成戏剧冲突,最终把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实现民族舞剧写意浪漫又创新的艺术表达。”据张馥羽介绍,该剧以彝族民歌为主旋律,融入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彰显浓郁的云南风土人情。

“成为《阿诗玛》的演员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致敬经典的过程中,前辈们也在舞蹈技术上给予我们很多指导,让表演更加得体、自然。”剧中演员小李说。

舞台表演亮点多

“复排精品是对文化的传承,我们的原则是,保持原版舞剧的精髓和结构,在此基础上对每个段落进行微调。”参与复排时已经75岁的导演赵惠和说。对此,张馥羽深有感触:“老艺术家们对艺术的追求让人敬佩,他们通过舞蹈呈现的艺术理念,值得年轻人学习。”

2020年,得知《阿诗玛》复排的消息后,38岁的李国泰积极争取到演绎主角“阿支”的机会。“阿支是一个拥有复杂人性的角色,对我来说,诠释好这个角色需要克服心理和身体的双重考验。”李国泰说,要挑战这个深入人心的角色,必须把握好舞台呈现和人物心理。在舞台上,演员的动作和情绪表达须恰到好处,太激进和太平淡都不行。

在张馥羽看来,该剧的最大亮点在于大量运用群舞造景、生情,以群舞队形、服饰风格和动作语汇的变幻,营造各种惟妙惟肖的自然景物。比如,黑色舞段中的石林、绿色舞段中的田野、灰色舞段中的愁云等,都没有过多运用道具和布景,而是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来描绘场景。“在黑色舞段中,为了让饰演的景物更逼真,一些男演员剃了光头。在蓝色舞段中,男演员们身着彝族蓝色大脚裤,用舞蹈动作演绎洪水淹没阿诗玛的悲壮场景。”在小李看来,以肢体语言描绘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片云片雨,其形象尤为鲜活。

本刊记者 谭宗慧/文

云南演艺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