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页:田间课堂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扉页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致富随笔

  • 第05页
    要闻

  • 第06页
    要闻

  • 第07页
    要闻

  • 第08页
    三农资讯

  • 第09页
    三农资讯

  • 第10页
    三农资讯

  • 第11页
    政策指南

  • 第12页
    政策指南

  • 第13页
    政策指南

  • 第14页
    政策指南

  • 第15页
    政策指南

  • 第16页
    政策指南

  • 第17页
    政策指南

  • 第18页
    政策指南

  • 第19页
    特别关注

  • 第20页
    特别关注

  • 第21页
    特别关注

  • 第22页
    特别关注

  • 第23页
    特别关注

  • 第24页
    特别关注

  • 第25页
    特别关注

  • 第26页
    特别关注

  • 第27页
    特别关注

  • 第28页
    特别关注

  • 第29页
    特别关注

  • 第30页
    特别关注

  • 第31页
    乡村振兴

  • 第32页
    乡村振兴

  • 第33页
    乡村振兴

  • 第34页
    乡村振兴

  • 第35页
    乡村振兴

  • 第36页
    乡村振兴

  • 第37页
    乡村振兴

  • 第38页
    乡村振兴

  • 第39页
    乡村振兴

  • 第40页
    乡村振兴

  • 第41页
    致富先锋

  • 第42页
    致富先锋

  • 第43页
    致富先锋

  • 第44页
    致富先锋

  • 第45页
    致富先锋

  • 第46页
    致富观察

  • 第47页
    致富观察

  • 第48页
    致富观察

  • 第49页
    致富观察

  • 第50页
    工作交流

  • 第51页
    工作交流

  • 第52页
    工作交流

  • 第53页
    工作交流

  • 第54页
    双创空间

  • 第55页
    双创空间

  • 第56页
    双创空间

  • 第57页
    双创空间

  • 第58页
    致富前沿

  • 第59页
    致富前沿

  • 第60页
    农家茶座

  • 第61页
    农家茶座

  • 第62页
    法治乡村

  • 第63页
    法治乡村

  • 第64页
    法治乡村

  • 第65页
    法治乡村

  • 第66页
    田间课堂

  • 第67页
    田间课堂

  • 第68页
    田间课堂

  • 第69页
    田间课堂

  • 第70页
    田间课堂

  • 第71页
    田间课堂

  • 第72页
    田间课堂

  • 第73页
    田间课堂

  • 第74页
    生活百科

  • 第75页
    生活百科

  • 第76页
    生活百科

  • 第77页
    生活百科

  • 第78页
    他山之石

  • 第79页
    他山之石

  • 第80页
    他山之石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5月10日出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甘蔗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新植蔗种植

1.选用良种及脱毒健康种茎。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大部蔗区出现阶段性高温干旱灾害性天气的概率较大,鼓励主产蔗区采用甘蔗抗旱节水生产技术。新植蔗选用适宜的抗旱丰产高糖品种,采用脱毒健康种茎进行种植,有效预防甘蔗花叶病、凤梨病。

2.做好新植蔗耕种。完成犁耙备耕后进行播种和施肥,机械化种植行距120厘米,每亩下种8000芽左右;人工种植行距100厘米,每亩下种6000芽左右。每亩施甘蔗配方复合肥40~60公斤作基肥,或一次性施用甘蔗配方复合肥(缓释性)80~120公斤,与防治虫害的农药混匀一次性施用。

3.推广抗旱节水生产技术。有灌溉条件的蔗区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定时、定量为甘蔗供给水分和养分,实现减肥减药节水增产。无灌溉条件的蔗区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开挖植蔗沟,深度30~40厘米,甘蔗下种覆土后,用精异丙甲草胺等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用地膜沿蔗沟垂直起伏方向或平行顺沟方向覆盖蔗沟。膜要拉紧、拉直、紧贴土面,保证有足够的受光面。因地制宜选择除草地膜,减少除草剂的施用。

4.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地面相对平整,路网通达的规模化蔗区,应积极推广全程机械化技术,采用1.4米+0.4米的宽窄行距、适宜机械收获的种植模式,进行机械中耕除草培土施肥。

宿根蔗管理

1.抓好砍收质量。采用快锄低砍方式砍收甘蔗,提倡入土5厘米进行砍收,对砍收质量不过关、导致蔗桩过高的,应及时利用机械或人工铲去甘蔗的高位蔗蔸,保留地下5~10厘米蔗蔸。

2.及早清理蔗园。甘蔗砍收后,及早清理蔗园,积极推广蔗叶粉碎还田,可有效提高蔗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氮、磷、钾肥20%左右的施用量。提倡采用分段式收获甘蔗,并将甘蔗叶移出蔗园,集中统一处理,实现蔗叶饲料化利用。

3.加强宿根管理。宿根甘蔗要及时开垄松蔸,加强肥水管理,每亩用60~100公斤专用肥均匀施于蔗蔸两边,有条件的蔗区提倡每亩增施生物有机肥120~200公斤,施肥后应及时培土,培土厚度5~10厘米。推广宿根甘蔗地膜覆盖,提高土壤含水率,增加宿根甘蔗产量和延长宿根栽培年限。提倡宿根甘蔗机械化破垄松蔸、施肥施药、培土覆膜一次性完成。

加强病虫草害监测和防控

加强田间巡查,抓好甘蔗病虫草害监测,及时进行防控。春夏季是甘蔗病虫害易发期,要特别关注宿根蔗田黑穗病发生情况,在发病初期喷施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或唑醚·氟酰胺等药剂。要重点防治螟虫、蔗龟等害虫,对虫害严重的蔗田,根据虫害种类采用含辛硫磷、杀虫双、高效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有效成分的农药与肥料混合,一起施入蔗根附近。对蓟马、黏虫等为害较重的蔗田,喷施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或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推广应用赤眼蜂生物防治、性诱剂迷向法以及杀虫灯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