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页:致富前沿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扉页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致富随笔

  • 第05页
    要闻

  • 第06页
    要闻

  • 第07页
    三农资讯

  • 第08页
    三农资讯

  • 第09页
    三农资讯

  • 第10页
    政策指南

  • 第11页
    政策指南

  • 第12页
    政策指南

  • 第13页
    政策指南

  • 第14页
    政策指南

  • 第15页
    特别关注

  • 第16页
    特别关注

  • 第17页
    特别关注

  • 第18页
    特别关注

  • 第19页
    特别关注

  • 第20页
    特别关注

  • 第21页
    特别关注

  • 第22页
    特别关注

  • 第23页
    特别关注

  • 第24页
    特别关注

  • 第25页
    特别关注

  • 第26页
    特别关注

  • 第27页
    乡村振兴

  • 第28页
    乡村振兴

  • 第29页
    乡村振兴

  • 第30页
    乡村振兴

  • 第31页
    乡村振兴

  • 第32页
    乡村振兴

  • 第33页
    乡村振兴

  • 第34页
    乡村振兴

  • 第35页
    乡村振兴

  • 第36页
    乡村振兴

  • 第37页
    乡村振兴

  • 第38页
    乡村振兴

  • 第39页
    致富先锋

  • 第40页
    致富先锋

  • 第41页
    致富先锋

  • 第42页
    致富先锋

  • 第43页
    致富先锋

  • 第44页
    致富观察

  • 第45页
    致富观察

  • 第46页
    致富观察

  • 第47页
    致富观察

  • 第48页
    工作交流

  • 第49页
    工作交流

  • 第50页
    工作交流

  • 第51页
    工作交流

  • 第52页
    双创空间

  • 第53页
    双创空间

  • 第54页
    双创空间

  • 第55页
    双创空间

  • 第56页
    致富前沿

  • 第57页
    致富前沿

  • 第58页
    农家茶座

  • 第59页
    农家茶座

  • 第60页
    法治乡村

  • 第61页
    法治乡村

  • 第62页
    法治乡村

  • 第63页
    法治乡村

  • 第64页
    院士科普

  • 第65页
    院士科普

  • 第66页
    院士科普

  • 第67页
    院士科普

  • 第68页
    院士科普

  • 第69页
    院士科普

  • 第70页
    田间课堂

  • 第71页
    田间课堂

  • 第72页
    田间课堂

  • 第73页
    田间课堂

  • 第74页
    生活百科

  • 第75页
    生活百科

  • 第76页
    生活百科

  • 第77页
    生活百科

  • 第78页
    他山之石

  • 第79页
    他山之石

  • 第80页
    他山之石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10月10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茶树甲基化儿茶素生物合成机制被发现等6则
 

茶树甲基化儿茶素生物合成机制被发现

最近,《自然·通讯》期刊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团队联合国内高校科研团队,揭示茶树中甲基化儿茶素衍生物的生物合成机制的相关研究论文。多项研究证实儿茶素有延缓衰老、抗肿瘤、抗过敏、降血压、调节肠道菌群等显著的生理功效,但因其结构的不稳定性,导致其在人体内生物利用率较低。而甲基化儿茶素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明显高于常规儿茶素。该科研团队通过构建遗传分离群体、运用多组学技术等方法,阐明了高甲基化儿茶素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为茶树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高甲基化儿茶素茶树品种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江西创全国再生稻 头季高产新纪录

最近,在江西省鄱阳县古县渡镇南庄村的百亩再生稻高产示范片区可以看到,水稻群体长势均衡、田间无明显病虫害、秆青粒黄,丰收在望。经过专家组测产验收,该片区平均亩产量达905.1公斤,创造全国再生稻头季高产新纪录。据该示范片区负责人、江西省农科院研究员邵彩虹介绍,此水稻品种为“玮两优8612”,具有高产和抗倒伏的特点,适宜作再生稻水稻品种。经测算,种植“玮两优8612”再生稻,每亩可节省各项成本约700元;两季再生稻的产量比双季稻增产500多斤,可增收1200多元。目前,江西省再生稻推广面积约260万亩,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每亩水稻可增产100公斤以上。

香蕉花多酚纳米颗粒可用于水果保鲜

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蕉高值化利用研究团队关于香蕉花多酚纳米颗粒封装技术在福橙保鲜上的应用取得新进展。研究发现封装后的多酚纳米颗粒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并能有效抑制真菌生长,研究团队应用β-乳球蛋白纳米颗粒封装技术,增强香蕉花多酚抗氧化和抗真菌性能,显著提升福橙保鲜效果。香蕉花多酚(阿魏酸、槲皮素和香草酸)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菌效果。该研究突破了纳米封装技术的应用,为天然抗真菌剂在食品保护领域的应用和高效利用植物抗氧化剂提供了新的可能,为开发新型、天然、有效的水果防腐剂和提高植物多酚物质的应用价值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我国发布首款荷斯坦牛中高密度育种芯片

近日,第三十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发布了荷斯坦牛中高密度基因组选择育种芯片,标志着我国荷斯坦牛中高密度育种芯片自主设计开发取得重要突破。近年来,国际上已进入奶牛基因组选择育种时代,使用中高密度育种芯片,能使种公牛培育周期由约6年缩短至约2年,育种效率显著提升。专家组论证认为,芯片设计科学合理,验证程序完善,参照国际同类产品标准,达到产业化推广应用水平,可用于荷斯坦牛基因组选择参考群体的构建及种牛评价。这是我国首款荷斯坦牛中高密度育种芯片,对提升我国种公牛自主培育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奶牛种质自主评价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论证长期施氮肥的茶园需定期补充磷肥

近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营养与养分管理技术创新团队解析了土壤有效磷和磷循环相关微生物群落对长期施氮的响应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环境管理杂志》上。氮和磷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两种重要营养元素,氮肥施用会改变磷的有效性和磷循环速率,从而影响作物对磷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研究表明,长期施氮肥引起的土壤酸化和有效磷含量下降,也会导致参与磷循环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施氮肥强化了土壤解磷微生物群落对磷资源的竞争。研究结果论证了在茶园中定期补充磷肥的必要性,为茶园平衡施肥和茶叶可持续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国内首台(套)重型铰接式鲜食玉米联合收获机下线

近日,记者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获悉,我国首台(套)重型铰接式鲜食玉米联合收获机下线,标志着我国首批高端智能鲜食玉米收获机完成自主制造。长期以来,我国鲜食玉米收获机主要依赖进口,国内自主生产的机型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破损率高、脱困能力较差等问题。据介绍,这款大型高端智能鲜食玉米收获机采用了全液压驱动,具有成本低、可靠性强、作业效率高等特点,具备系统监测、故障诊断、辅助作业等功能,可实现鲜食玉米柔性仿生低损摘穗,果穗无损横向输送、收集,关键技术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同类机械的垄断。

本刊综合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