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特别关注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扉页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致富随笔

  • 第05页
    要闻

  • 第06页
    要闻

  • 第07页
    要闻

  • 第08页
    三农资讯

  • 第09页
    三农资讯

  • 第10页
    三农资讯

  • 第11页
    政策指南

  • 第12页
    政策指南

  • 第13页
    政策指南

  • 第14页
    政策指南

  • 第15页
    特别关注

  • 第16页
    特别关注

  • 第17页
    特别关注

  • 第18页
    特别关注

  • 第19页
    特别关注

  • 第20页
    特别关注

  • 第21页
    特别关注

  • 第22页
    特别关注

  • 第23页
    特别关注

  • 第24页
    驻村工作

  • 第25页
    驻村工作

  • 第26页
    驻村工作

  • 第27页
    驻村工作

  • 第28页
    院士专家科普

  • 第29页
    院士专家科普

  • 第30页
    院士专家科普

  • 第31页
    院士专家科普

  • 第32页
    院士专家科普

  • 第33页
    乡村振兴

  • 第34页
    乡村振兴

  • 第35页
    乡村振兴

  • 第36页
    乡村振兴

  • 第37页
    乡村振兴

  • 第38页
    乡村振兴

  • 第39页
    乡村振兴

  • 第40页
    乡村振兴

  • 第41页
    乡村振兴

  • 第42页
    乡村振兴

  • 第43页
    致富先锋

  • 第44页
    致富先锋

  • 第45页
    致富先锋

  • 第46页
    致富先锋

  • 第47页
    致富先锋

  • 第48页
    致富观察

  • 第49页
    致富观察

  • 第50页
    致富观察

  • 第51页
    致富观察

  • 第52页
    双创空间

  • 第53页
    双创空间

  • 第54页
    双创空间

  • 第55页
    双创空间

  • 第56页
    工作交流

  • 第57页
    工作交流

  • 第58页
    工作交流

  • 第59页
    工作交流

  • 第60页
    农家茶座

  • 第61页
    农家茶座

  • 第62页
    法治乡村

  • 第63页
    法治乡村

  • 第64页
    法治乡村

  • 第65页
    法治乡村

  • 第66页
    致富前沿

  • 第67页
    致富前沿

  • 第68页
    田间课堂

  • 第69页
    田间课堂

  • 第70页
    田间课堂

  • 第71页
    田间课堂

  • 第72页
    田间课堂

  • 第73页
    田间课堂

  • 第74页
    生活百科

  • 第75页
    生活百科

  • 第76页
    生活百科

  • 第77页
    生活百科

  • 第78页
    他山之石

  • 第79页
    他山之石

  • 第80页
    他山之石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4年2月10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案 例
强产业 让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
 

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群众增收致富,是驻村第一书记的一项重要职责任务。为此,各驻村第一书记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带着群众闯出一片产业发展新天地。

因地制宜引产业

地处滇川交界小凉山腹地的宁蒗县红桥镇黄腊老村是一个高寒山区村,群众增收路子不多、集体经济弱。2021年5月,丽江市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工作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张建祥响应组织号召,来到黄腊老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刚进村时,村组干部和群众对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张书记,你是从农业农村局来的,如果能带着我们把特色产业搞起来,该多好啊。”

“我深感压力大、责任重。”张建祥说,村民世代以种玉米、马铃薯为生,对他期望很高。他依托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向上级部门协调争取帮扶单位、农业发展规划和农业技术专家进村考察,帮助找路子、作规划。

当年7月,宁蒗县统筹200万余元沪滇协作资金,在黄腊老村打造了一个高山冷水鱼养殖项目。张建祥依托项目平台,通过代养、务工、土地入股等形式,将村里100余户脱贫监测户纳入项目发展中。同时,他组织致富带头人和种养大户抱团发展,逐步构建起集冷水鱼养殖、苹果种植、高产马铃薯生产、依托泸沽湖片区联建的“番人古寨”乡村旅游等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并争取到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驻村指导,该村的产业开始蒸蒸日上。

截至2023年底,黄腊老村人均收入达1.9万元,相比2021年增长55.55%。提起张建祥,不少群众竖起大拇指说:“张书记是我们的好老庚(兄弟)。”

提质增效兴产业

走进永胜县程海镇崀峨村,虽是隆冬时节,但路边的蔬菜基地里仍有不少群众在劳作。“我们育出的苗不仅供应本村群众,还销到华坪、宁蒗等邻近地区,对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促进作用明显。”该基地负责人罗树桃指着眼前的标准化蔬菜育种基地告诉记者,这要归功于上级部门的扶持和符书记等人的努力。

罗树桃口中的“符书记”,是财政部2021年7月派驻崀峨村的驻村第一书记符永鑫。报到那天,符永鑫把行李一扔,就到村委会开了个短会,他开门见山地说:“我不是来攒资历的,如果干不好,大家可以随时把我轰走。”

符永鑫深入各村民小组调研后,发现崀峨村陆续发展起来的食用菌、食用玫瑰、贡菜等产业,因种苗奇缺而规模化不足,缺乏发展后劲。带着问题,他带领村子形成了建立育种基地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很快,村里成立合作社,财政部注入260万元帮扶资金,当地群众以入股方式流转210亩土地,建设起蔬菜菌类标准化生态种植示范基地(育种基地)。

之后,在符永鑫等人的努力下,罗树桃等致富带头人和“归雁”依托育种基地带动群众发展香菇、羊肚菌、食用玫瑰等特色产业。同时,将全村脱贫监测户、种植大户吸纳进合作社,监测户每户以1元入股成为股东,享受经营分红、优先务工。

由于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工作、合作社经营得当,该村特色产业快速发展起来,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群众人均增收1.8万元。

创新模式管产业

各驻村第一书记在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的过程中各显神通,他们中不乏富于创新举措的人。曲靖市水务局派驻宣威市双河乡豁戛村驻村第一书记李云华,便将“乡村CEO”引入所驻之村。

李云华曾两次主动请缨到基层一线驻村长达4年,基层工作经验丰富。2021年5月,到豁戛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他将带领群众发展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如何让村子强起来,是组织交给我的必答题,也是广大村民的期盼。”李云华告诉记者,在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翻山越岭、走村入户调研后,他们决定动员群众流转土地,成立以村集体经济作为主要股本的合作社,并形成“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李云华说,为最大限度激发合作社活力、更好地对接市场,他提出了由“乡村CEO”管理运营合作社的新模式。通过聘请有能力的党员和致富带头人担任“乡村CEO”,积极推进技术引进、品种优化、质量提升、品牌打造和市场拓展等各环节发展,豁戛村先后建成特色水果产业基地近3000亩,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均增收10万元,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务工、分红等,户均增收1.8万余元。

本刊记者 刘 宇 通讯员 王艺颖/文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