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特别关注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扉页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致富随笔

  • 第05页
    要闻

  • 第06页
    要闻

  • 第07页
    三农资讯

  • 第08页
    三农资讯

  • 第09页
    三农资讯

  • 第10页
    政策指南

  • 第11页
    政策指南

  • 第12页
    政策指南

  • 第13页
    特别关注

  • 第14页
    特别关注

  • 第15页
    特别关注

  • 第16页
    特别关注

  • 第17页
    特别关注

  • 第18页
    特别关注

  • 第19页
    特别关注

  • 第20页
    特别关注

  • 第21页
    特别关注

  • 第22页
    特别关注

  • 第23页
    特别关注

  • 第24页
    驻村工作

  • 第25页
    驻村工作

  • 第26页
    驻村工作

  • 第27页
    驻村工作

  • 第28页
    驻村工作

  • 第29页
    院士专家科普

  • 第30页
    院士专家科普

  • 第31页
    院士专家科普

  • 第32页
    院士专家科普

  • 第33页
    乡村振兴

  • 第34页
    乡村振兴

  • 第35页
    乡村振兴

  • 第36页
    乡村振兴

  • 第37页
    乡村振兴

  • 第38页
    乡村振兴

  • 第39页
    乡村振兴

  • 第40页
    乡村振兴

  • 第41页
    乡村振兴

  • 第42页
    乡村振兴

  • 第43页
    致富先锋

  • 第44页
    致富先锋

  • 第45页
    致富先锋

  • 第46页
    致富先锋

  • 第47页
    致富先锋

  • 第48页
    致富观察

  • 第49页
    致富观察

  • 第50页
    致富观察

  • 第51页
    致富观察

  • 第52页
    双创空间

  • 第53页
    双创空间

  • 第54页
    双创空间

  • 第55页
    双创空间

  • 第56页
    工作交流

  • 第57页
    工作交流

  • 第58页
    工作交流

  • 第59页
    工作交流

  • 第60页
    农家茶座

  • 第61页
    农家茶座

  • 第62页
    法治乡村

  • 第63页
    法治乡村

  • 第64页
    法治乡村

  • 第65页
    法治乡村

  • 第66页
    致富前沿

  • 第67页
    致富前沿

  • 第68页
    田间课堂

  • 第69页
    田间课堂

  • 第70页
    田间课堂

  • 第71页
    田间课堂

  • 第72页
    田间课堂

  • 第73页
    田间课堂

  • 第74页
    生活百科

  • 第75页
    生活百科

  • 第76页
    生活百科

  • 第77页
    生活百科

  • 第78页
    他山之石

  • 第79页
    他山之石

  • 第80页
    他山之石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4年3月10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案 例
强农技:助力粮食更高产
 

阳春三月,云南各地积极抢抓农时,忙春管、备春耕。近年来,在科研机构、农技部门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绿色高产高效的技术方案在云南广结硕果,为全省粮食持续稳产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流程作业,节本增效

由于盛产优质稻米,勐海县自古就有“滇南粮仓”的美誉。目前,正值育秧、插秧的黄金时节,勐海县勐遮镇的育秧工厂和稻田里一派繁忙:在育秧工厂内,工人们熟练应用育秧设备进行集中育秧作业,1小时即可制作1000盘育秧盘,可供50亩水稻的种植;在稻田里,农户们熟练地运秧、托秧、上秧,驾驶着一辆辆插秧机在水田里来回穿梭……曾经耗时耗力的育秧和插秧工作,在这里实现流程化和机械化作业。

“通过多年努力,勐遮镇完成‘播、耕、种、管、收、贮’全程机械化,提升优质稻的种稻效益,也推动不同的稻谷品种和种植模式在这里进行试验。”勐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朱二以曼恩村打造的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为例向记者介绍:依托水稻规模种植单产提升行动等项目,该基地优化主推品种“云粳49号”和“滇屯506”穗肥施用量,探索应用“前控、后促”全程机械化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实现减少肥料用量20%以上,稻谷增产10%以上。

“农技推广提高了水稻种植关键技术的推广率和覆盖面,也为新技术模式的全域推广提供了有力支撑。”朱二说,根据不同的种植品种和种植方式,从1月下旬开始,曼恩村的村民陆续进行早稻插秧。

作为全省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区,曼恩村的探索颇有成效。在全省范围内,这样的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区还有很多。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水稻示范片区24个、马铃薯示范片区36个、特色小杂粮示范片区28个,不同示范片区将实验室里的各项技术应用到田间地头,从而筛选出更加优质、高产的粮食品种和种植方式。

复合种植,地尽其用

据云南省农技推广总站统计数据,2023年,云南玉米种植面积2915.52万亩、总产量1049.26万吨,其面积和产量均居云南粮食作物首位。然而,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玉米产量和产值双低,为提升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云南已在平坝、丘陵地区示范推广应用新种植模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当下,正值罗平油菜花盛花期。而这片金灿灿的花海,很快将成为一个复合种植区。虽然还未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时间节点,但罗平沃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会仙已做好准备:“按照去年的成功经验,5月中旬油菜收获后,耕地、翻犁、耙平土地,将大豆和玉米同时种下。”

2023年,该公司开始在罗平县腊山街道普妥社区尝试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管护,9月下旬,大豆和玉米开始收获。经测算,大豆平均亩产80.6公斤、玉米平均亩产525.96公斤,基本实现“播种省时省工、节约成本、主要作物玉米产量稳定、多增加一茬大豆收益”的目标。

据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专家唐昆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集成“科学筛选搭配品种、机械化种肥同播、科学田管”等关键技术,形成“稳粮扩豆”增产技术模式。“该模式通过玉米‘扩行缩株’保证密度稳定产量,大豆‘扩间增光’实现多收一茬豆的技术路线,既节本又增效,应用前景广阔。”唐昆说。

一田多收,协同发展

元阳哈尼梯田依山而建,从山顶到山底环环相伴,先进的农耕机械无法进田作业,村民们保留着最传统的撒秧方式。近日,记者见到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村民们进行犁田、除草、修埂、平整田地,撒下红米籽种、覆膜保墒。

“2023年,我们依托省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暨单产提升行动创建示范县项目,在牛角寨镇、新街镇建成20个百亩攻关田、5个千亩示范方、5个万亩高产片,示范带动全县稻谷平均单产达452公斤,同比增产43公斤。”据元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杨秀美介绍,在提升单产的同时,当地围绕“绿色、高质、高效”目标,不断优化技术路线、提升品种品质、减少化肥施用量。

在此基础上,元阳县大力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探索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的种植生产经营模式,示范带动全县“稻鱼鸭”综合种养面积10万亩,亩产值由单纯种植水稻的3000元提高到8000元以上,梯田综合收益不断提升。

本刊记者 王学勇/文

云南省农技推广总站供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