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故事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政策

  • 第07页
    政策

  • 第08页
    政策

  • 第09页
    专题—云南考古故事

  • 第10页
    专题—云南考古故事

  • 第11页
    专题—云南考古故事

  • 第12页
    专题—云南考古故事

  • 第13页
    专题—云南考古故事

  • 第14页
    专题—云南考古故事

  • 第15页
    专题—云南考古故事

  • 第16页
    热点

  • 第17页
    热点

  • 第18页
    热点

  • 第19页
    热点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故事

  • 第22页
    故事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养生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交流】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服务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1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穆 旦:联大学子 诗人战士
李 娅
 
穆旦参加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前在昆明留影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出生于天津。穆旦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诗人和翻译家,也是西南联大“八百从军学子”中的一员。他将西方现代派诗歌和中国传统诗歌相结合,诗风富有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其代表作有《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旗》等。因其诗歌饱含对祖国的真挚热爱,为中国现代诗歌创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穆旦被许多专家学者誉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西迁之路

1935年7月,穆旦从天津南开中学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不久后,转入外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相继在《清华周刊》《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作品。那时的穆旦风华正茂,激扬文字,是北方诗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全面抗战爆发后,穆旦随清华师生长途跋涉到湖南,在长沙临时大学文学院继续就读。1938年2月,临大迁滇,并于4月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穆旦加入了由闻一多、曾昭抡等师生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开始“世界教育史上艰辛而具有伟大意义的长征”,一路翻山越岭,夜宿晓行,徒步横跨湘黔滇三省,历时68天,行程3500里。

在这支队伍中,穆旦的一些行为引人注目。一是开饭的时候经常迟到;二是背诵英文词典。据当年长沙临时大学经济系学生蔡孝敏回忆,穆旦“于参加旅行团之前,购买英文小词典一册,步行途中,边走边读,背熟后陆续撕去,抵达昆明,字典已全部撕光”(蔡孝敏《旧来行处好追寻》)。

然而,在3500里的行程中,穆旦记住的远不止那本英文词典,作为一个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切关怀的诗人,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底层人民,无疑是一次深刻的人生体验。为此,他创作了《出发》《原野上走路》《三千里步行》等系列组诗。

读书救国

1938年4月底,三路师生先后抵达昆明。因西南联大师生员工人数众多,校舍不够分配,文法学院被设置在云南蒙自,称为西南联大蒙自分校。在蒙自,穆旦选修吴宓的“欧洲文学史”、威廉•燕卜荪的“莎士比亚”和“英国诗”等课程。1938年8月,文法学院迁到昆明,穆旦又选修俄文教授刘泽荣的课,这为他日后翻译俄国诗人普希金的诗歌作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联大,穆旦、王佐良等一批热爱诗歌写作的学生积极组织和参加南湖诗社、冬青文艺社、文聚社等文艺社团,并在闻一多、朱自清、冯至、卞之琳等教授的指导下,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讲座、座谈会、诗朗诵、讨论会等文学活动。据校友刘兆吉回忆,南湖诗社创办时,征求穆旦的意见,“他不只同意,而且热情地和我握手,脸笑得那么甜,眼睛睁得那么亮,至今我记忆犹新”。穆旦不仅同意办社宗旨,列名发起人,还积极发展新社员,并经常为诗刊写稿。在联大这片文化沃土中,众多文艺社团培育出一大批著名的青年诗人,穆旦就是同学们仰慕的“校园诗人”之一。

在联大的四年间,穆旦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在抗战大后方的诗坛上崭露头角。他始终坚持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苦难民众的关怀。同时,努力在诗歌作品中实现对现世关怀与永恒思考的完美结合。

投笔从戎

1940年8月,穆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联大外文系,留校任助教,负责联大叙永分校的新生接收及教学工作。叙永位于四川、云南、贵州交界处,是一个偏僻闭塞的小县城,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极其艰苦。穆旦被分配到外文系,承担“大一英文”的教学任务。担任助教后,穆旦有了固定收入,生活也趋于稳定。

1942年2月,应中国远征军急需,24岁的穆旦毅然放弃安稳的生活,主动要求参加中国远征军,在副司令长官杜聿明兼任军长的第5军司令部,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

1942年4月28日,腊戍失守,远征军回国之路被日军切断。杜聿明率领部队向日军未设防的胡康河谷、野人山一带撤退。此时,穆旦已被编入第207师,担任师长罗又伦的翻译,他同全体战士一起参加了自杀性的殿后作战。

进入野人山时,正值缅甸雨季。大雨、潮热的天气、各种猛兽以及回归热、疟疾、出血热等烈性传染病肆虐,时刻威胁着全体战士的生命。雨林中的巨型水蛭,短短数小时就会将一个健壮青年的血液吸干;遍布丛林的黄猄蚁,会把疲惫的战士啮咬得只剩下一堆白骨。行军途中,穆旦不幸染上疟疾。好在进入雨林前,杜聿明分给穆旦两片抗疟疾的进口药,挽救了他的性命。在野人山,穆旦经历了敌人子弹、炮火的追击,目睹了无数战友的死亡,经历了饥饿、寒冷、疾病的折磨。最终,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随军走到远征军的集结地印度。1943年初,穆旦从军归来。

在抗战的紧要关头,穆旦投笔从戎,与人民大众同呼吸、共患难。他毅然奔赴保卫祖国的第一线,为驱除仇寇贡献力量,体现了知识分子真挚的家国情怀。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博物馆)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