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养生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时政

  • 第09页
    时政

  • 第10页
    热点

  • 第11页
    热点

  • 第12页
    热点

  • 第13页
    热点

  • 第14页
    专题

  • 第15页
    专题

  • 第16页
    专题

  • 第17页
    专题

  • 第18页
    专题

  • 第19页
    专题

  • 第20页
    专题

  • 第21页
    专题

  • 第22页
    故事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养生

  • 第30页
    养生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文化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交流

  • 第46页
    交流

  • 第47页
    交流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服务

  • 第51页
    服务

  • 第52页
    服务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3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南首个中医疑难病诊治中心成立等5则
 
瑾/绘

云南首个中医疑难病诊治中心成立

近日,云南首个中医疑难病诊治中心——华龙圣爱中医集团中医疑难病诊治中心在圣爱中医馆滇池路中医医院成立。

该中心由国医大师张震任顾问,云南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庆生教授和中医专家成诗黔教授担任首席专家。中心将突出中医特色,发挥在区域内中医诊断治疗的引领作用,围绕过敏性疾病、心身性(情感障碍性)疾病、阻塞性肺病、不明包块和其他疑难杂症5大病种的攻克和临床治疗开展工作,努力打造一个传统中医特色突出、综合功能齐备、临床疗效显著、令患者满意的中医疑难病诊治中心,为疑难罕见病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

摘编自《云南日报》

动脉粥样硬化“主凶”被揪出

最近,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孟丹教授科研团队与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余波教授临床团队合作的一项纳入1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样本的研究首次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内的BACH1基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血管炎症发生的“主凶”,这一成果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难题提供了新靶点。

摘编自《健康报》

MG53蛋白可预防修复药物性肝损伤

最近,中美科研人员联合研究发现,源于横纹肌的MG53蛋白不但可以像“盾”一样预防肝损伤,还能抑制导致肝损伤的“矛”并修复伤口。

药物性肝损伤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目前,药物性肝损伤没有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停药和对症治疗只能缓解病情,患者常常从急症转为慢性,甚至肝衰竭。研究证实,MG53能进入被药物损伤的肝脏,在修复破损肝细胞膜的同时,泛素化降解RIPK3进而减少MLKL寡聚化,保护受损肝脏。

摘编自《健康报》

“定制”处方有望降低抗生素耐药性风险

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它是一把“双刃剑”,也会促使细菌强化耐药性。最近,以色列理工学院领衔的研究团队发现,他们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和基因组测序技术开发出一种抗生素处方算法,可将感染治疗中的耐药性风险降低一半。

研究人员表示,希望这项研究能为医生提供更好的工具,以制定个性化抗生素治疗方案来改善疗效,并最大限度减少耐药性致病菌的蔓延。

据新华社

帕金森病早诊有突破

近年来,采用敏感技术检测生物标志物进行早期诊断,是帕金森病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中,α-突触核蛋白沉积物是帕金森病病理性诊断的技术发展方向。如何“捕捉”到早期潜在帕金森患者体内这一特异性蛋白沉积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徐评议教授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出一套基于微量皮肤或脑脊液的快速、灵敏的α-突触核蛋白超微检测技术,有望将帕金森病早诊向前推进一步。

摘编自《广州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