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养生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时政

  • 第09页
    专题—党徽闪亮夕阳红

  • 第10页
    专题—党徽闪亮夕阳红

  • 第11页
    专题—党徽闪亮夕阳红

  • 第12页
    专题—党徽闪亮夕阳红

  • 第13页
    专题—党徽闪亮夕阳红

  • 第14页
    专题—党徽闪亮夕阳红

  • 第15页
    专题—党徽闪亮夕阳红

  • 第16页
    热点

  • 第17页
    热点

  • 第18页
    热点

  • 第19页
    热点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故事

  • 第22页
    故事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养生

  • 第29页
    养生

  • 第30页
    养生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文化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交流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服务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7月16日出版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保护好血管的“内胎”

马琦琳 刘湘玮

专家简介:马琦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擅长心血管疾病诊断与防治,尤其是心血管危急重症,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顽固性心衰、心血管疾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疾病的急救处理。

刘湘玮,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

血管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它就好比轮胎,不仅有外壁,还有“内胎”,即血管内皮。日本东京医科大学八王子医疗中心研究人员表示,一旦血管内皮受损,很多心脑血管疾病便会随之而来。

五大易损伤血管内皮的常见因素

人体除了毛发、牙齿、指甲外,几乎所有的组织器官都有血管。血管为组织器官提供血液循环,而血液循环通畅是组织器官结构功能正常的基本条件。

不同于水管,血管有一层极为柔软细腻、光滑无比的内皮,这层内皮由一个个内皮细胞组成。内皮细胞之间虽然结合得紧密,但还是有缝隙,因此柔软而广泛存在的血管内皮是最易被危险因素攻击的地方之一。易损伤血管内皮的常见因素有:

1.吸烟(包括二手烟):吸烟时,血液中一氧化碳浓度增高,可以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性损伤。

2.雾霾:雾霾的本质与烟草类似。

3.糖尿病:高血糖最早损害、最终破坏的就是全身的血管内皮。

4.高血压:长期血管内压力升高会导致内皮受损,血管硬化狭窄甚至闭塞。

5.肥胖:超重和肥胖都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

此外,损伤血管内皮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焦虑抑郁、打鼾、噪音、不良饮食习惯、久坐、辐射、药物等。

受损后哪些疾病会找上门

血管内皮发生功能障碍后,会表现为炎症增加、氧化应激、内皮细胞损伤与死亡、代谢紊乱、内皮-间充质转变以及内皮衰老等,这些变化均会加速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血管内皮受损,这些疾病会找上门:

1.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衰、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冠心病最初始阶段就是血管内皮受到损伤。原本紧密连接的血管内皮细胞变得坑坑洼洼。血液中升高的脂质、凝集的血小板会附着在受损处,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影响供应心脏的血流畅行,导致冠心病发生。

2.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脂肪肝、肥胖伴随的胰岛素抵抗等。当细胞不能代谢葡萄糖时脂肪被“动员”,导致血液中高水平的脂肪酸。血脂异常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其中脂质异常易损伤动脉基底膜,引起管腔狭窄。

如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压升高、血脂异常、血糖和血清ADMA水平升高,都可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其中,收缩压和空腹血糖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最大。

3.急性感染性疾病:病原体通过黏附引入血管内皮,引起细胞激活或功能失调,导致相应组织器官的损伤。如细菌立克次体、巨细胞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等。

如何保护好血管“内胎”

血管内皮损伤是一个缓慢过程,在这之前可能只有一些轻微不适,如倦怠乏力、胸闷心慌、心烦心悸、出虚汗、头疼头晕头胀、记忆力下降、手脚麻木、左侧手臂痛或胸背痛、失眠多梦等。血管堵了75%才会有明显症状。保护血管“内胎”,要从日常做起。

1.饮食清淡。少吃高油、高盐、高糖“三高”食品,可以吃一些山楂、燕麦、黑木耳、金橘、茄子、红薯、大蒜、洋葱、醋等对血管有好处的食品。多吃鱼,可改善血管弹性及促进钠排泄。

2.少坐多动。可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管阻塞概率。每坐一个小时要起身走动一下,每天尽量运动30分钟以上。

3.戒烟限酒。长期大量吸烟、饮酒会加速血管内皮损伤,加重动脉硬化,远离烟酒能让血管少受伤。

4.睡眠充足。避免长期因劳累、精神压力大导致睡眠不足。

5.每年体检。排查血管情况可以做颈动脉彩超。如果颈动脉斑块狭窄<50% 、血脂正常,那么不需要吃药,只需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果斑块狭窄<50%、血脂增高,需服用降脂药(他汀类药物);如果斑块狭窄>50%,无论血脂高或低,都要服用降脂药。

爱护血管,关键是保护血管“内胎”。早期干预能逆反血管内皮损伤,确保血管内皮光滑有弹性,有效预防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