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专题-新老人新职业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时政

  • 第09页
    时政

  • 第10页
    时政

  • 第11页
    专题-新老人新职业

  • 第12页
    专题-新老人新职业

  • 第13页
    专题-新老人新职业

  • 第14页
    专题-新老人新职业

  • 第15页
    专题-新老人新职业

  • 第16页
    专题-新老人新职业

  • 第17页
    专题-新老人新职业

  • 第18页
    热点

  • 第19页
    热点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热点

  • 第22页
    热点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文化

  • 第40页
    文化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9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巷管家:服务居民“零距离”
 

在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街道,活跃着一群身穿蓝马甲的“小巷管家”,他们频繁穿梭于大街小巷和小区(楼院),广泛参与社区治安巡防、收集社情民意、调解邻里矛盾等工作。队伍中大部分成员是从各条战线上退休的老同志,是一群心中装着街坊四邻的热心人,他们选择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贡献力量。

改善居住环境

华山街道地处昆明市中心城区,辖区总面积3.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万余人,是典型的“四多”社区,即居民小区(楼院)类型多、无人管理小区(楼院)多、人户分离比例多、流动人口多。为做好社区治理、服务辖区群众工作,2021年4月,华山街道探索出“小巷管家”志愿者群防群治模式,143名小巷管家正式上岗。这支由党支部书记、红色物业负责人、四级网格中心工作人员、能力突出的楼栋长、保安负责人、志愿者等组成的队伍,实现了对街道282个小区(楼院)和大街小巷的全覆盖。

72岁的杨桂珍已经在华山南路80号院居住了数十年,不仅对院子里的一草一木十分熟悉,对120余户住户的情况也了然于心。“住了这么多年,很多住户以前都是一个单位的同事,大家已经养成了互帮互助的习惯。”当上小巷管家的杨桂珍责任感比以前更强,作为社区和群众之间的纽带,她每天都要在小院里巡查几圈,发现哪里的卫生清洁不到位,就随手拿起扫把进行清理;听闻哪家的老人需要帮助,她也会力所能及上门服务。“80号院不少老人申办高龄补贴都是请杨师帮忙代办,他们信她,我们也信她。”五华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永梅说。

“能帮忙协调解决的,就由我们小巷管家来处理;我们解决不了的,就第一时间上报社区。”杨桂珍的“五华邻里小巷管家巡查记录本”上,清清楚楚地记录着平日巡查时发现的问题、向社区反馈的情况和处置结果等内容。虽然大家的巡查记录本上记录的大多是“垃圾桶已满”“有淹积水点”“灭火器过期”等不起眼的“小事”,但正是一件件“小事”的快速处理,提升了住户们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解决实际困难

院管会副主任、原单位老年大学校长、小巷管家……居住在景虹街9号的谢文琼虽已退休18年,仍身兼数职。她笑称,现在的工作量比退休前还多,自己比退休前还忙。

“院子里的事情总要有人管,老同事们也需要有人提供服务。”谢文琼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几年前,景虹街因地下管网破裂导致路面坑洼不平。市里打算重修这条路,但新铺设的污水管道刚好要经过景虹街9号大门,这让住户们顿生疑虑。“我当时就跟他们说,要支持修路,这是政府在帮我们解决出行难。如果有问题,我老谢负责。”

这些年,拍着胸脯向住户担保的事,谢文琼没少干。这几天,她又在为院子里的“幸福食堂”四处奔走,如今已开业在即。“无论是退休同事及其家属,还是后来搬到院子里的新住户,都可以享受食堂优惠。”在谢文琼看来,身为小巷管家,同时也是景虹街9号的一名普通住户,让小院越来越好,让住户越来越幸福,是她不懈努力的目标。

履职一年多,各位小巷管家主动担起责任,针对本院坝、本街道存在的问题,积极奔走、协调反馈,让很多困难得到改善乃至彻底解决:小区设置了快递存放箱,住户存取快递不用再东奔西跑;院里新安装了电动车充电桩,存在安全隐患的“飞线”已难觅踪影……一个个老小区正悄然发生改变,旧貌换新颜。

促进邻里和谐

与很多长期在一个院坝居住的小巷管家不同,67岁的周丽坤是退休后才搬入黄公东街10号院的。“孩子在昆明工作,买了这个院的房子,我们也就跟着住进来了。”周丽坤是一名拥有数十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后,她把党组织关系转到了翠湖社区,并积极参加社区党组织的各类活动,一来二去,周丽坤不仅得到社区的认可,也跟院子里的党员群众熟悉起来。

“我们这个院子一共有130多户住户,其中近30户是这些年搬进来的。”周丽坤认为,通过加强跟保安、保洁的交流,帮住户协调停车、垃圾清运等方面的矛盾,就能让大家对自己的信任度不断提升,同时让邻里关系更加和睦。

“小巷管家上岗至今,累计提供2000余条涉及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城市管理、疫情防控等方面的有效信息,打通了社区治理‘最后一百米’,为街道、社区和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处置问题隐患争取了时间,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认可。”华山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今年4月起,街道采取积分兑换商品的方式,激励小巷管家积极参与巡逻防控、线索举报等工作。小巷管家也履职尽责,带着满腔热情投入社区工作中。

本刊记者 王学勇/文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