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页:热点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时政

  • 第09页
    时政

  • 第10页
    时政

  • 第11页
    专题-新老人新职业

  • 第12页
    专题-新老人新职业

  • 第13页
    专题-新老人新职业

  • 第14页
    专题-新老人新职业

  • 第15页
    专题-新老人新职业

  • 第16页
    专题-新老人新职业

  • 第17页
    专题-新老人新职业

  • 第18页
    热点

  • 第19页
    热点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热点

  • 第22页
    热点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文化

  • 第40页
    文化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9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院校 擦出文旅融合新火花
 

目前,云南省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27项、代表性传承人125人,但与全省丰厚的非遗“家底”相比,人才缺口较大、学科建设滞后、市场适应度低等仍是制约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难题。在此背景下,探讨非遗文化走进校园并赋能文旅产业意义深远。

非遗进校园 让传承“活”起来

来自大理鹤庆的“00后”施达,从小就跟着奶奶学习白族刺绣。初中毕业后,他报考了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美术专业。在学校,色彩、构图等系统的艺术专业课程为他的刺绣事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如今,他不仅成为大理白族自治州唯一的“00后”非遗传承人,还把鹤庆白族手工刺绣带上了央视舞台。施达说:“学校给了我学习和创新的机会,让我开阔了视野,也给了我锻炼的平台。”

同时,施达也将民族文化带进了校园。他在学校成立白族剪纸刺绣社团,在他的影响下,一些学生在了解白族刺绣后逐渐喜欢上它。

专业院校和传统的非遗文化正在擦出火花。据云南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刘其勇介绍,目前,云南省16个州(市)的职业院校均已开始探索将非遗引入教育教学课程,不少非遗传承人走上讲台。非遗进校园,不仅为当地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产业激活了人才“活水”,也解决了一些学生的就业问题。

与此同时,一些致力于发展非遗文化产业的企业和非遗传承人也积极尝试,通过“传承人+企业+院校”的合作模式,让传统的非遗产品绽放新的光彩。

据普洱景素茶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贺海善介绍:“大多数非遗产品仅具有在地文化属性,缺乏创新,所以市场认可度不高。”但通过与院校开展非遗产品设计和研发合作,曾经无人问津的非遗产品插上创新翅膀,成为市场爆款。在普洱景素茶文化有限公司,与昆明学院等院校合作研发的瓦猫、彝族刺绣等创新产品一度供不应求,仅瓦猫一款产品月销量就达到3000件。

非遗之困 发展不容乐观

不久前,施达制作一顶手工刺绣的八和如意帽被人以8000元的高价收藏。然而,施达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家乡,学习刺绣的都是女性,朋友和同学都不理解我,甚至嘲笑我,家人也极力反对。”

施达曾经的遭遇,也是当下一些热爱非遗文化的年轻人正经历的,家长告诫他们:“非遗只能当个爱好,不能当饭吃。”贺海善告诉记者,目前仍然有很多非遗产品有价无市,大多数学徒月薪很低。“只有让非遗项目更具商业价值,才能吸引更多年轻人。”

“从当前院校内的非遗传承和发展现状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云南省民间工艺传承协会会长赵晓明表示,不少学校开设的非遗课程还流于“体验”形式,并未对其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进行深度解读,缺乏科学化、系统化、长效化的非遗文化传承机制。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等类别。因涵盖内容庞杂,学科建设也成为非遗进校园中一大难题。一些专家认为,非遗应归为艺术类学科,但也有专家提出,非遗应归到社会学或人类学。

不仅如此,赵晓明认为,一方面,云南大部分非遗手工艺依然保持传统的发展方式,经营方式分散单一,营销理念陈旧,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一些非遗手工艺脱离生产生活,对地方文化元素挖掘不充分,缺乏规划意识和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意识。

破解难题 依旧任重道远

去年10月,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非遗保护人才高层次专业化培养驶入“快车道”。

今年2月,云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自主增设硕士点和博士点。

试点工作的推进和相关政策文件的发布,让非遗从业人员振奋不已。一些业内人士也对云南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提出看法、建议。

王子强是玉溪市红塔区青花瓷制作技艺传承人,他表示:“校园是获取文化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接受文化教育最正统的地方。随着文件出台,相信更多年轻人会感受到非遗的魅力,投身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

据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栾亚敏介绍,目前学校已设立“滇剧表演”“云南花灯表演”专业,部分专业每年都会开设非遗课程。工艺、曲艺等仅是非遗的艺术表现形式,应该对其追根溯源,挖掘内涵。“非遗的根源在于文化,下一步,我们还将争取更多的非遗培训项目,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工匠精神。”

“非遗手工艺要发扬光大,必须适应现代新经济、新市场。”丽江锦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白沙锦绣艺术院院长)陈智认为,要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企业为学校教育提供最新的行业行情资讯,提出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育人要求,在团结协作的教育模式下实现互利共赢,将非遗技艺发扬光大。

在赵晓明看来,非遗要想真正走进校园,依旧任重道远。他建议,一方面,要编写非遗相关教材,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结合云南文旅产业,把教育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打通学生就业渠道,这样才能使云南的非遗传承充满活力。

本刊记者 杨锡畅/文

受访者供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