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专题—五世同堂好家风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时政

  • 第09页
    时政

  • 第10页
    时政

  • 第11页
    专题—五世同堂好家风

  • 第12页
    专题—五世同堂好家风

  • 第13页
    专题—五世同堂好家风

  • 第14页
    专题—五世同堂好家风

  • 第15页
    专题—五世同堂好家风

  • 第16页
    专题—五世同堂好家风

  • 第17页
    专题—五世同堂好家风

  • 第18页
    专题—五世同堂好家风

  • 第19页
    专题—五世同堂好家风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热点

  • 第22页
    热点

  • 第23页
    热点

  • 第24页
    热点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故事

  • 第32页
    故事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文化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10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兰英家庭:一张全家福 五世同堂乐
 

秋阳洒在小院里,亮堂堂、暖洋洋。97岁的杨兰英坐在院子里,仔细打量着一张照片。照片中,杨兰英坐在中间,她的5个儿女站在身后,重孙们蹲在膝前做出“比心”的动作,最小的玄孙只有1岁,依偎在妈妈怀里。五世同堂的43口人,其乐融融。

53岁的小儿子杨自义守在一旁,与母亲一起端详着照片上的每一个人,沉浸在久远的回忆里。

穷人家的“富教育”

70多年前,杨兰英从嵩明县茂禾村嫁到太平龙村,与杨成结为夫妻,婚后育有5个子女。那时,家中孩子多,粮食不够吃,只能喝清粥。再到后来,清粥也难以为继,杨兰英就往粥里加米糠,勉强养活一家人。

杨家穷,但不穷教育。为让子女识字、有出息,夫妻俩省吃俭用把孩子们都送进了学校。在20世纪60年代的农村,让孩子读书的人家少,让女孩进学堂更是稀奇,而杨家的几个女儿都读完了小学。同村人不理解:“女孩迟早要嫁人,读书干什么?”杨兰英不理会,她懂得“女孩也能有出息”的道理。

那时,每学期每人学费要两三元,一学期下来,5个孩子的学费就要10元多,足够一家几口人几个月的口粮了。“当时我们家连饭都吃不上,真不知道父母是怎么凑出学费的。”杨自义至今感到不可思议。

听孩子们念书是杨兰英最高兴的事。忙完一天的农活,杨兰英点上煤油灯,一边缝补衣物,一边看孩子们在微弱灯光下温习功课。年幼的杨自义也来凑热闹,指着哥哥姐姐的书本问这问那。杨兰英不识字,就带着杨自义看书上的插画,给他讲画中的故事。

除了让孩子们学习书本知识,生活中杨兰英还以身作则教孩子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杨自义六七岁时,父亲去世,本就清贫的家变得更加拮据,曾一度因为粮食不够吃,把杨自义送到亲戚家寄养。虽然穷,但杨兰英教育孩子们:“再穷不能穷骨气,不能为了获得好处而不择手段。”

一年中秋,杨兰英买了几个月饼给孩子们解馋。她把月饼藏起来,准备给孩子们一个惊喜,不料却被杨自义发现。馋嘴的他为了多吃点月饼,谎称自己生病了吃不下饭。杨兰英信以为真,急忙去寻药,但转过头却看到杨自义在大口吃月饼。识破“骗局”后,一向温柔的杨兰英勃然大怒,狠狠教训了杨自义。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杨自义仍记得一块月饼背后的“风波”与人生道理。

母亲的心愿

“家里出个读书人”一直是杨兰英的心愿,在杨家,读书是头等大事。“可惜我们这一代人没有出个读书人,但我们要尽力培养下一代,通过两代人接力来完成母亲的心愿。”杨自义说。

成年后,杨自义兄妹几个都在农村务农或做小生意,家境普通,但他们沿袭了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子女的教育倾注了大量心血。如今,杨家已培养出几个大学生,年轻一辈走出农村,有的进了医院当医生,有的进了企业当白领。

杨自义的小儿子杨佳杰今年读初三,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客厅的墙上贴满了他的奖状。每次获了奖,杨佳杰总是先把奖状交到奶奶手上,让她第一个看。杨兰英轻轻抚摸着奖状,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不住地说:“好看,好看!”

杨自义知道,除了“家里出个读书人”,母亲还有个心愿,就是希望有个属于自己的院坝。

在农村,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丰收后,要尽快晒干储存。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住的是土房,走的是土路,村里只有一块公共水泥院坝供村民晾晒粮食。因此,每到农忙时节,家家户户不仅要抢收粮食,还要“抢占”院坝。一旦过了阳光最强时段,粮食晒不干就会发霉。

杨兰英性格憨厚老实,不愿与人争抢,每次晒粮食,杨家都排在最后。公共院坝离杨兰英家远,不能每天把粮食运回家,她就在院坝上打地铺,整夜守着粮食。夏天蚊子多,杨兰英常被蚊子叮得浑身是包。“自己家门口有院坝就好了,就不用遭罪了。”杨兰英无意间说的话,被杨自义记在了心里。

2004年,杨自义有了积蓄,盖起了新房。建房时,杨自义特意为母亲建了一块宽敞平整的院坝,还建了围墙,圆了母亲的心愿。虽然现在不晾晒粮食了,但杨兰英每天都要在院坝里走一走。

一张全家福

杨兰英一天天老去,儿孙们逐渐长大成人,如今大多数人在外成家、工作,一家人要聚齐不容易。杨家没有一张全家福,一直是杨自义的遗憾。

2022年春节前,嵩明县杨桥街道举办“送‘福’进万家”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免费为辖区内居民拍全家福。这勾起了杨自义拍全家福的想法。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家人后,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为拍全家福活动出谋划策。经商量,拍照时间定在正月初四,地点定在嵩明县黄龙山红军长征纪念塔前。

到了初四这天,小儿媳孙美仙早早地给杨兰英穿上紫色新棉袄、红色新皮鞋,系上粉色头巾,把杨兰英打扮得十分喜庆。家人齐聚,热热闹闹。

在拍全家福前,大家还玩起了小游戏,儿孙后代按辈分排队,依次给杨兰英鞠躬。“妈妈、外婆、奶奶、太太、老祖……”儿孙们每唤一声,杨兰英都开心回应:“哎!”

开始拍全家福了,大家把杨兰英簇拥在中间,喜笑颜开。摄影师按下快门,定格五世同堂的幸福瞬间。

如今,97岁的杨兰英记性越来越不好,但这张全家福帮她找回了不少家的记忆。想孩子们时,杨兰英就会找来全家福,一个一个地辨认照片中的人。儿子杨自义也会陪她一起看。看到照片中的大女儿张着嘴,杨兰英着急地问:“大囡是不是嘴疼?”杨自义耐心解释:“不是,她当时在笑,被摄影师拍下来了。”

这一幕,让杨自义感到似曾相识。他想起小时候在煤油灯下,母亲也是这样,耐心地教他看书明理。

本刊记者 曾永会 通讯员 杨燕祝/文

嵩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