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文化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时政

  • 第09页
    时政

  • 第10页
    时政

  • 第11页
    专题—五世同堂好家风

  • 第12页
    专题—五世同堂好家风

  • 第13页
    专题—五世同堂好家风

  • 第14页
    专题—五世同堂好家风

  • 第15页
    专题—五世同堂好家风

  • 第16页
    专题—五世同堂好家风

  • 第17页
    专题—五世同堂好家风

  • 第18页
    专题—五世同堂好家风

  • 第19页
    专题—五世同堂好家风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热点

  • 第22页
    热点

  • 第23页
    热点

  • 第24页
    热点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故事

  • 第32页
    故事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文化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10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友应恭
段 锡
 

20世纪60年代,我与来自石屏县的雷应恭共同就读于个旧一中。从农村考入县城中学并非易事,相同的出身和经历,让我们迅速成为好友。

农村人的质朴,在应恭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待人温和、诚恳、友善,中学6年,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是同班同学,我们相处的时间很多,晚自习后,经常并肩走在个旧的大街上,看月亮翻过高峻的老阴山顶,将月光洒在静谧的街道和老式的屋顶上,影影绰绰,别有一番韵味。

有时,我们翻遍全身只能掏出5分钱,也要到路边小摊上买两块烧豆腐,一人一块;路过书摊,也要租两本连环画交换着看,对书中描绘的江姐、保尔•柯察金等人物肃然起敬。我们还常常到对方家中吃饭,他的母亲和蔼可亲,待我如家人一般。

应恭与我一样,对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得知我想买一把二胡,他硬是把从一年饭钱中节省下的5元钱拿来支持我。钱虽不多,但情深意重。后来,应恭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一生教书育人,写作和书画成为其业余爱好。

工作之余,应恭总是伏案疾书,认真记录下生活点滴。临退休前,他如愿出版了数十万字的散文、诗歌集,以及个人传记《记忆深处》。我从这些书中读出了他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亲友的眷恋。文如其人,他真诚的性格,折射在平和、自然的文风中,是内心善意的流露。

从教30余年,担任过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应恭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与学生相处亲密无间。一次,应恭讲上午的最后一节课时,忽然雷声大作,大雨滂沱。下课后,他让学生在教室里等待,自己则冒着大雨跑回宿舍为大家拿雨具。学生们穿上雨衣、撑着雨伞离开学校时,看着浑身湿透的应恭,都感动落泪。

20世纪80年代,个旧一中的教育事业如日中天,应恭与同事们发扬团队精神,努力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当时,云南省多名高考状元都出自个旧一中,成绩背后,离不开校领导、教师团队的敬业奉献和学生的努力进取,作为毕业班班主任的应恭也功不可没。说应恭“桃李满天下”毫不为过,我为他在教育战线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应恭的经历,谈不上光鲜亮丽,但他任劳任怨、勤勤恳恳,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和力量。传记出版前,他请我为该书作序及设计封面装帧,作为同学和挚友,我义不容辞。此时,我手捧应恭写的《记忆深处》,犹如捧着一朵秋日的小花,虽不起眼,但意义非凡。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