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故事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时政

  • 第09页
    时政

  • 第10页
    热点

  • 第11页
    热点

  • 第12页
    热点

  • 第13页
    热点

  • 第14页
    热点

  • 第15页
    热点

  • 第16页
    专题

  • 第17页
    专题

  • 第18页
    专题

  • 第19页
    专题

  • 第20页
    专题

  • 第21页
    专题

  • 第22页
    故事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故事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交流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服务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2年11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加寿:手抔泥土塑万象
 
马加寿在工作室内创作泥塑作品

小院静悄悄,“傣女”泥塑在潺潺流水边顾影自怜,77岁的泥塑大师马加寿正聚精会神地制作一尊泥塑。只见他指尖轻捻,一个泥团瞬间化为鸡眼睛、鸡冠子……不多时,一尊栩栩如生的“生肖鸡”泥塑面世了。

今年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马加寿与泥塑结缘的第69个年头。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在这方闹市小院里,一人一桌一泥团,时光静静流淌,技艺无声传承。

学艺 以万物为师

69年前,养父带着8岁的马加寿拜著名雕塑家、中国画画家袁晓岑为师,从此与国画、泥塑结下不解之缘。童年时期的马加寿特别顽皮,袁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玩泥巴。把泥团从左手抛到右手,泥团“啪”地摔出一个坑,马加寿被逗得哈哈大笑。下一秒,一记清脆的巴掌“啪”的一声落在背上,马加寿一抬头,师父拉长着脸说:“传统技艺不是让你拿来玩的!”这一掌,让马加寿对泥塑技艺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师父爱画孔雀,因此在家中专门饲养孔雀,将其形态印在脑子里、落在画纸上。“万物都是你的老师。”师父掷地有声的这句话,马加寿记了一辈子。1962年到1966年,马加寿在西双版纳支边,参与橡胶树种植工作。每天天还没亮,大家就要扛着锄头出门,一直干到天黑才能返回。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马加寿也没有把画画和泥塑的手艺落下。

工作间隙,马加寿席地而坐,一边休息,一边细心观察路边的花草虫蚁,看花朵在风中摇曳、看蚂蚁如何衔泥……将万物形态深深印在脑子里。夜深人静时,马加寿从凉席下拿出珍藏的画纸,细细描绘一天所见。每逢假期,他都会背上自制画板到傣寨写生,用心观察傣族群众的神情举止和日常生活,听老人们讲民间故事,收集少数民族图腾和纹饰,并将其逐一记录在画纸上。这段艰苦的经历,不仅让马加寿练就了“胸有成竹”的本领,也为日后创作积累下大量鲜活的素材。

守艺 守正中创新

一块块不起眼的泥巴,注入匠心,在马加寿的巧手中化为一件件精湛的艺术品。小到可以在掌心把玩的生肖泥塑,大到数十米高的景观塑像,从艺69年来,马加寿已记不清自己创作出多少件泥塑作品,但翻开作品集,他能准确说出每一件作品的创作背景,如同父亲记得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瞬间。

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成型的作品,永远停留在图纸上。马加寿抱出厚厚一摞手稿,都是他倾注大量心血创作的绘画作品,西双版纳43代傣王画像就是其中之一。与其他肖像画不同,创作傣王像没有参考资料。傣王是历史人物,其形象只流传于史料记载和傣族群众口耳相传的历史故事中。为画好傣王像,马加寿翻阅大量历史资料,根据每位傣王的性格、喜好以及所处时代背景,设计出相应的相貌、服饰、兵器、坐骑等,把冰冷的文字转换成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经过一个多月的潜心钻研,43幅极具辨识度的傣王像绘制完成。“马老师手稿中的每一件物品、每一种画法,都有出处、有典故,不是随便画的。”马加寿的徒弟刘德琪说。

马加寿注重守正创新。“传统泥塑以泥土为原料,泥土怕水,遇水则化。如果将泥塑放在室外,一下雨就要遭殃。”令马加寿苦恼的是,很多大型泥塑都要在室外展陈。经过长期观察和实践,他创新推出用水泥代替泥土做雕塑的办法。实践远比想象困难得多,材料用量、水分配比、手法轻重等,都极为考验创作者的技艺。“如果作品要修改调整,泥土泥塑只需用手轻轻一抹。而水泥泥塑定型时间很短,若造型欠妥,只能用铁錾子敲掉重新塑型打磨。不仅费劲,还容易损坏作品。”每一次下手前马加寿都再三斟酌,旨在提高成功率。功夫不负有心人。马加寿创作的水泥泥塑作品可长时间保存,不受放置环境限制。

传艺 渴盼传承人

马加寿靠一身本领在云南泥塑界闯出一片天地,先后创作出一系列优秀作品,被评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可如今,马加寿也开始担忧技艺传承问题。“现在学泥塑的年轻人太少了。”马加寿惋惜地说,“以前是学生求着老师教,现在是老师求着学生学。”在马加寿培养的20多名徒弟中,大多能熟练掌握园林造景、小品类作品,但能单独完成大型人物、动物作品的并不多。

学艺苦,守艺难。为了不让技艺失传,马加寿不遗余力地推荐泥塑技艺和园林造景,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技艺传承。前段时间,他还尝试通过媒体寻找传承人,但报名者寥寥无几。“学这门手艺不仅要有天赋,还要吃得了苦。”马加寿坦言,做水泥泥塑是体力活,需要扛着数十斤的工具在室外爬高上低,把一桶桶水泥吊上高空塑型,能忍受的人不多。“刚开始,很多人都抱着好奇的心态来学,一旦尝到苦头就选择放弃。”马加寿痛心地说。

今年7月,从云南艺术学院毕业的刘德琪来到马加寿的小院拜师学艺。她自知体力是劣势,但马加寿却激励弟子:“学艺不分男女,只要有天赋,热爱这门技艺,就能学成。”刘德琪学的是美术专业,擅长临摹,但此前从未接触过泥塑。马加寿就从最基础的画手稿、捏泥巴教起,一笔一画,一丝不苟。“跟着马老师学习,我才明白什么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刘德琪感慨地说。

如当年自己的师父一样,马加寿常常鼓励刘德琪亲近自然,以万物为师。“一味地临摹或背理论知识,只能‘得其形’。只有亲近自然,汲取万物灵性,才能‘得其心’,创作出有感情的作品。”马加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本刊记者 曾永会/文 郝亚鑫/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