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金色风采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政策

  • 第07页
    政策

  • 第08页
    政策

  • 第09页
    政策

  • 第10页
    热点

  • 第11页
    热点

  • 第12页
    热点

  • 第13页
    热点

  • 第14页
    热点

  • 第15页
    热点

  • 第16页
    专题

  • 第17页
    专题

  • 第18页
    专题

  • 第19页
    专题

  • 第20页
    专题

  • 第21页
    专题

  • 第22页
    金色风采

  • 第23页
    金色风采

  • 第24页
    金色风采

  • 第25页
    金色风采

  • 第26页
    金色风采

  • 第27页
    金色风采

  • 第28页
    养生

  • 第29页
    养生

  • 第30页
    养生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文化

  • 第39页
    文化

  • 第40页
    文化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交流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1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德静:守护百年图书馆
 

一双血管微凸的手,颤巍巍地从整齐有序的书籍中精准抽出一本,熟练做好登记,递给借阅者。整套操作流程,老人一气呵成。看着读者心满意足地离开,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老人名叫马德静,今年92岁。退休后,闲不住的马德静来到位于腾冲市腾越街道下绮罗社区的绮罗图书馆,成为一名志愿者,迄今已36年。

结缘 童年时代文化启蒙

马德静与图书馆结缘,还要追溯至童年时期。1931年出生的马德静,在家里7个孩子中排行老大。她从小最爱做的事,就是带着弟弟妹妹去绮罗图书馆读书。

在今天的绮罗图书馆正堂,一些重要人士的照片被高高悬挂于此。“这是我的父亲、大舅、启蒙老师,以及一些德高望重的前辈,他们都曾为图书馆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马德静介绍,父亲马寿山就是绮罗图书馆的创始人之一。1919年,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之际,马寿山与绮罗当地知识分子一起,联合海内外有识之士创办阅书报社,并逐步发展成为绮罗图书馆,肩负起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的作用。

至1942年,绮罗图书馆馆藏图书已达2万余册,涵盖经史子集等类别,并为读者订阅了《申报》《大公报》《仰光日报》等海内外报纸。一时间,绮罗图书馆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传播场所。“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大量图书和报纸,图书馆里还有脚踏风琴、油印机、人体模型等小朋友特别喜欢的‘新玩意’。”谈及记忆中的绮罗图书馆,马德静一瞬间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然而,1942年日寇侵占腾冲后,图书馆的所有珍贵馆藏被毁于一旦。

虽然图书馆被毁,但马寿山始终重视子女的学习教育。因腾冲沦陷,已经考取中学的马德静只能中断学业。父亲鼓励马德静读书,并为她报名当地的补习班。腾冲光复后,马德静重返校园,继续学业。“正是那段经历,让我意识到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参加工作后,我立志要把所学知识和文化传授给更多人。”马德静从小学教师开启职业生涯,到1987年从小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休,将所有“黄金时间”投入心爱的教育事业。“现在有些来图书馆读书的年轻人,他们的爷爷、父亲都是我教过的学生。”从教36年,马德静早已桃李满天下。

求援 亲力亲为重建图书馆

在战争年代创立的绮罗图书馆,为当地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尽管自腾冲沦陷后便停止活动,但绮罗图书馆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地位不可撼动。1981年,绮罗图书馆正式恢复开馆。

1987年,马德静刚退休,就主动报名到绮罗图书馆参与义务值班工作。因深受群众认可,她被推举为副馆长。彼时的绮罗图书馆,已无法容纳日益增多的藏书,也难以满足群众的阅读需求。1992年,绮罗图书馆面临再次重建,马德静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四处奔走筹款的工作。她跟村干部及图书馆管理人员商量,印制了500封“求援信”,寄给关心家乡发展的海外侨胞,投给政府单位和各位乡贤,呼吁大家为图书馆重建捐资捐款。

“求援信”发出后不久,马德静就收到386名海内外人士的9.9万元捐款,加上政府单位和爱心企业给予的帮助,绮罗图书馆新馆于1993年4月动工,1996年5月正式开放。“之所以花了这么长时间,是因为我们在建设过程中又遇到了资金困难。”马德静说,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地村民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书的捐书,争先恐后地为新馆建设贡献力量。“有一位老奶奶,很想为建设图书馆出力。但她没有收入,就到山里挖野菜,再拿到集市上去卖。”马德静回忆说,接过老奶奶递来的8角8分卖菜钱时,她深知,新馆一定能建好。

除了积极筹款,马德静还亲力亲为,对图书馆的工程质量严格把关。每批用于建盖新馆的木材运到,她都要请村里的木匠一根一根仔细验收、规范存放。如今,近30年过去,绮罗图书馆虽充满年代感,但一砖一瓦、一梁一柱完好如初,屹立不倒。

心愿 传承“书香绮罗”精神

自成立伊始,绮罗图书馆就一直保留着由当地退休干部、乡贤等义务服务和轮流值班管理的传统。从1987年开始担任副馆长兼出纳,到2005年因年龄原因卸任,马德静在这个没有任何报酬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8年。其间,她不仅承担着购书、整理、编号、上架等工作,还通过不断学习夯实专业知识,让图书馆的借阅流程和管理方式越来越简洁规范。

“图书馆以前一直沿用目录管理的老办法,找一本书要花不少时间,导致借阅效率低,管理不规范。”马德静说,随着图书书目增多,她专程前往腾冲市图书馆学习,全面深入地掌握“中国图书分类法”,并按照该方法对绮罗图书馆馆藏图书进行准确分类,并把学到的先进分类方法传授给其他义务值班人员。“活到老,学到老嘛。”作为一名退休教师,马德静以实际行动为大家作表率。

2005年,尽管已卸任绮罗图书馆副馆长,但马德静依然以基层馆员的身份为读者提供服务。从年近花甲到已过耄耋,马德静不追名逐利,义务坚守图书馆30多年的故事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她也先后入选“中国好人榜”,被评为“中国最美志愿者”“云南省道德模范”等。在以马德静为代表的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绮罗图书馆被评为“全国最美基层图书馆”。

“在这里值班,我觉得很充实、很开心。只要我还干得动,就会一直坚持。”马德静坚定地说,“现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年轻人能多读点书,把‘书香绮罗’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本刊记者 王学勇/文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