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页:故事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时政

  • 第09页
    专题

  • 第10页
    专题

  • 第11页
    专题

  • 第12页
    专题

  • 第13页
    专题

  • 第14页
    专题

  • 第15页
    专题

  • 第16页
    热点

  • 第17页
    热点

  • 第18页
    热点

  • 第19页
    热点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故事

  • 第22页
    故事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养生

  • 第30页
    养生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文化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2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崇圣寺三塔:千年一瞬萦妙香
 

“胜地标三塔,浮图秘鬼工”。作为大理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南诏时期的崇圣寺三塔在苍山洱海间屹立千年,浸润风花雪月,见证历史兴衰沉浮,向世人述说着古老的故事。古往今来,诸多文学作品中提及崇圣寺,让崇圣寺三塔声名远扬,而它背后的文物故事,同样动人心弦。

南中梵刹胜景

“南中梵刹之胜在苍山洱水,苍山洱水之胜在崇圣一寺”。大理素有“妙香佛国”之称,自南诏以来,苍洱之间佛寺林立,最多的时候有“小寺三千,大寺八百”。元代西台御史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记载:“此邦之人,西去天竺为近,其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至南诏国第10代君主劝丰佑时期(公元824~859年),信教之风极盛,于是兴建崇圣寺,并在寺中建千寻塔,后又建南北小塔。

三塔平面布局为主塔居前,两小塔居后,呈鼎足之势。主塔即千寻塔,高69.13米,为16级密檐式方形空心砖塔。塔顶有金属塔刹宝盖、宝顶和大鹏金翅鸟等,塔身每级四面有龛,相对两龛供佛像,另两龛为窗洞。塔底部镶嵌“永镇山川”四个大字,此为沐英后裔、明代黔国公孙世阶所书。南北小塔高42.19米,为10级密檐式八角形空心砖塔。其外观装饰成阁楼式,每角有柱,每级设平座,第4、6级有斗棋,顶端有镏金塔刹宝顶。每层出檐,角往上翘,玲珑可爱。

据古籍记载,修建崇圣寺及千寻塔时,役工匠770万,耗4万余金,历时8年建成。崇圣寺规模达方圆7里,有三阁七楼九殿,房屋890多间,有佛11400尊。崇圣寺建成后,即成为南诏国、大理国时期的宗教活动中心。大理国曾有9位君主退位为僧,在崇圣寺中修行。因此,崇圣寺也是大理国的皇家寺院。除宗教因素外,修建崇圣寺三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镇伏水患。大理古为泽国,多水患,据清代学者王昶所著《金石萃编》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

塔尖暗藏宝藏

一直以来,当地流传着一个说法:崇圣寺三塔内藏着大理国的宝藏,还有佛门至宝“佛牙舍利”,盛放“佛牙舍利”的是一尊笼罩五彩霞光的宝函。在千寻塔内,曾建有木制楼梯通往塔顶,后楼梯被拆除、古塔被封闭,一千年来从未有人登上过塔顶。因此,该传说未能得到证实。

1978年,云南省文物工作者接上级指示:修缮古塔,同时开展全面考古摸底。按照唐代古塔的修塔惯例,塔底一般都建有地宫,文物就藏在地宫里。但在千寻塔中,考古工作队挖了10多天,足足挖了2米多深,也没有找到地宫。后来,考古工作队通过走访得知,当地有在塔顶藏宝的传统。相传,曾有人徒手攀爬至塔顶,看到塔顶有一个铜制盒子已被打开,里面空无一物。

考古工作队立即搭建脚手架,爬上塔顶后,只见蚊虫成群、杂草丛生,草丛中露出漆黑、狭窄的通道口。工作队员大着胆子伸手在“黑洞”中摸索,竟摸出一件法器,这让他们确信,塔顶真有宝藏。经过发掘,考古工作队最终从塔顶取出680余件南诏国、大理国时期的珍贵文物,包括金属制品、工艺品、珠宝和中草药材等,对研究唐、宋时期云南边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宗教艺术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这批文物中,一个奇怪的“铁疙瘩”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它高19厘米,基座为圆形鎏金铜制,腰部装饰有一圈连珠纹,表面漆黑,内里大有文章——依次打开,由外而内是铜、银、金、琥珀塔模,整套“塔中塔”呈现出5种颜色,印证了“笼罩五彩霞光的宝函”的说法。考古学家确信,这就是装舍利子的宝函,遗憾的是,塔模中并未发现舍利子。即便如此,“五色光明舍利塔”也是极为珍贵的文物,现已被收藏于云南省博物馆。

历千年而不倒

崇圣寺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佛都匾和三圣金像曾被视为崇圣寺“五大重器”。如今,其余四件宝物因故不知去向,就连崇圣寺也因地震毁于清代,唯有三塔在苍洱间屹立千年。

1925年,大理发生大地震,房屋尽毁。而千寻塔仅震落塔刹,铜函内文物散落一地,遭人哄抢。南北小塔被震斜但未倒,至今斜立,成为一道奇观。一千多年来,三塔历经风雨剥蚀和30余次强烈地震,均屹立不倒。除自身坚固外,也得益于历朝政府和民间百姓的修缮保护。明成化年间,朝廷出资修缮千寻塔,在下台塔基座四周加设青石围栏。明嘉靖年间,白族文人李元阳修葺三塔,在主塔塔身上加砌青砖贴面保护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文物的保护和利用。1961年3月,崇圣寺三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至1981年,国家文物局先后拨款40万元,对崇圣寺三塔进行维修。1994年10月,崇圣寺三塔文物保护管理所成立,让崇圣寺三塔得到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

近年来,在“建设民族文化大州”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指导下,省、州、市各级文化部门先后投入8000万余元,相继恢复重建钟楼和崇圣寺、重铸雨铜观音像,结束了崇圣寺三塔近百年来“有塔无寺”的历史。

本刊记者 曾永会 通讯员 王 东/文 郝亚鑫/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