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专题—银发辉映“志愿红”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时政

  • 第09页
    专题—银发辉映“志愿红”

  • 第10页
    专题—银发辉映“志愿红”

  • 第11页
    专题—银发辉映“志愿红”

  • 第12页
    专题—银发辉映“志愿红”

  • 第13页
    专题—银发辉映“志愿红”

  • 第14页
    专题—银发辉映“志愿红”

  • 第15页
    专题—银发辉映“志愿红”

  • 第16页
    专题—银发辉映“志愿红”

  • 第17页
    专题—银发辉映“志愿红”

  • 第18页
    热点

  • 第19页
    热点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热点

  • 第22页
    故事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养生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3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兴文: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力”
 

不用人搀扶,也无需辅助工具,79岁的陈兴文“噌噌噌”地爬上种植蒜头果树的陡坡,在山林间健步如飞。源于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工作一辈子的陈兴文退休后依然选择扎根基层,用心用情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为当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贡献“银发力量”。

致力科技服务“三农”

陈兴文1944年出生在广南县珠琳镇西吉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72年退伍后,陈兴文积极投入到家乡的生产建设中。他带领村民修公路、引自来水、建沼气池、发展烤烟生产,让村民贫困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西吉村实现了从贫困村、后进村到“云南省文明村”的蜕变。由于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方面贡献突出,陈兴文先后担任村干部、乡镇长、常务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

2004年退休后,广南县多家企业负责人希望聘请陈兴文担任企业顾问,甚至有人提供年薪超过10万元的工作岗位,都被他婉言谢绝。在陈兴文看来,自己需要的不再是高收入,而是通过继续发挥余热证明自身价值。他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投身各类公益活动,为倡导文明、崇尚科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作为出身农家、从事农事、心系农民的“三农”干部,陈兴文在工作期间就充分认识到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2014年,广南县成立老科技工作者协会,邀请陈兴文担任会长,已经70岁的他欣然应允,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6年。虽然工作艰苦,单位无经费、个人无报酬,工作地点又大多在农村山区,但回忆起在县老科协的时光,陈兴文说:“工作确实苦了一点,但社会效益好,我做得心甘情愿。”

多年来,陈兴文充分发挥自己群众基础好、协调能力强、社会威望高等优势,不断为科技服务“三农”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永葆社会责任心。

科学养蜂带富群众

严格来讲,县级老科协不承担具体工作任务,老专家们能否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作用发挥到何种程度,主要依靠协会负责人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凝聚力。自担任会长之日起,陈兴文对协会理事、全体会员的要求是“量力而行”,自己则始终坚持“全力以赴”。他怀揣科技兴农的使命感,深入广南县18个乡镇的广大农村开展实地调查研究,积极组织老科协专家开展“科技下乡”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以科技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并逐渐树立起县老科协的特色品牌。

2015年,广南县“80后”大学生杨仕勇返乡创业,创办广南县谦益胡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蜂不占耕地、不用粮食、不费劳力,特别符合广南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人员多为劳动力薄弱人群的实际。”据杨仕勇介绍,尽管胡蜂养殖很快为村民带来收益,但同时也影响了当地原有生态,且对养殖技术的要求较高。为寻找合作社良性发展的突破口,杨仕勇向陈兴文求助。“我建议他养殖中蜂。这种蜜蜂是本地品种,不会破坏原有生态,且易于存活。”在陈兴文的指导和帮助下,杨仕勇多次外出考察、反复研究论证,决定放弃胡蜂养殖,发展中蜂科技养殖,开创广南县中蜂科技养殖的先河。

为普及科学养蜂知识,帮助合作社社员脱贫致富,从2016年开始,陈兴文带领县老科协的养蜂专家,不知疲倦地深入田间地头和养殖基地,指导合作社开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取得显著成效。目前,该合作社在广南、砚山、西畴、文山等县(市)建立96个中蜂养殖小区,带动3600多户农户发展中蜂养殖产业,养殖中蜂22000多箱,年产蜂蜜近34吨。

破解蒜头果种植瓶颈

在广南县、富宁县以及广西西部亚热带喀斯特地貌的狭小区域内,分布着一种我国特有的单属单种双子叶植物珍稀濒危孑遗植物——蒜头果树。作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蒜头果富含的神经酸具有辅助人类神经修复的功效,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广南县是全国野生蒜头果树存量最大的县区,这为我们发展规模化人工种植提供了先机。”据陈兴文介绍,目前,全国范围内还没有蒜头果树种植的标准和规范,但了解到蒜头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潜力后,县老科协积极与企业合作研发,打通产业发展的堵点和痛点。2019年3月,在陈兴文的牵头下,经县老科协多方协调,争取项目资金,扶持企业创建蒜头果树种植示范基地。目前,人工种植的蒜头果树长势良好,突破了育苗难、移植难、成活率低的瓶颈,为规模化种植积累成功经验。“以前,蒜头果种苗种植成活率低、人工成本高。在陈老和县老科协专家的帮助下,我们采取沙藏催芽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难题。”广南县聚龙万亩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韦堂洪说,仅是该项技术突破,就能为合作社节省五分之四的种业成本。2020年底至今,合作社节约成本约200万元。

在县老科协奋战多年,陈兴文的突出贡献得到了省、州老科协的充分肯定,并荣获“2021年度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如今,陈兴文虽已卸任县老科协会长一职,但只要群众有需要,他依然义无反顾地在基层一线发挥余热:“老年人要在老有所为中老有所乐,而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本刊记者 王学勇/文 邹 鹏/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