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页:故事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时政

  • 第09页
    专题—银发辉映“志愿红”

  • 第10页
    专题—银发辉映“志愿红”

  • 第11页
    专题—银发辉映“志愿红”

  • 第12页
    专题—银发辉映“志愿红”

  • 第13页
    专题—银发辉映“志愿红”

  • 第14页
    专题—银发辉映“志愿红”

  • 第15页
    专题—银发辉映“志愿红”

  • 第16页
    专题—银发辉映“志愿红”

  • 第17页
    专题—银发辉映“志愿红”

  • 第18页
    热点

  • 第19页
    热点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热点

  • 第22页
    故事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养生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3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团山张氏:敦睦九世 “百忍”流芳
 
团山村张氏宗祠里的家风家训

走进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随处可见“大启万年新世界,恪遵百忍旧家声”“百忍传家积金莫如积德,一经教子恒产不外恒心”等对联,浓厚的“百忍”家风文化氛围扑面而来。数百年来,遵循先祖教诲,传承家风家训,令团山村张氏家族人丁兴旺、人才辈出。

百年家风传入滇南

背靠绵延青山,面朝沃野良田,一条青石板路连接着各个幽静的院落。在古老的团山村寨门前,牛铃叮当,古韵悠然,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田园水墨画中。

团山村发迹于600余年前。明洪武年间,朝廷为稳固西南疆土,先后派遣5000余名官兵镇守滇南,后又从江西、福建等地迁移数万人到云南定居。在此次移民大潮中,从江西饶州府迁来的张氏家族,落脚在这个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小村庄,开荒种地、繁衍生息,成为当地人口最多的姓氏。“来到团山村的张氏始祖名叫张福。他引入中原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开启了团山村的建设之路。”1995年从建水一中退休后,团山张氏第十六世张立永回到老家,潜心研究团山历史、讲述团山故事。

当年被张福带到团山村的,还有中国古代著名寿星张公艺的百忍故事。相传,团山张氏的祖上就是张公艺。自北齐到唐朝,在张公艺的操持下,张家经历九代,没有分家,全家100多口人一直和睦生活,赢得“九世同堂”的美名。一次,唐高宗东巡泰山路过张家,亲自上门向张公艺讨教治家的秘诀。张公艺欣然提笔,在纸上写了100个“忍”字,并解释说,父子不忍失慈孝、兄弟不忍外人欺、妯娌不忍闹分居、婆媳不忍失孝心……一家人只有互相忍让,才能长久和睦。唐高宗听后,为之动容,大加叹赏,写下“百忍堂”三个大字,命人制成牌匾,赐给张家。

在团山村张氏宗祠,“莫言人短,莫道己长,施恩勿讲,受恩不忘”的祖训被镌刻在墙上,“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忍堂中有太和”的对联悬挂在大门两侧,这些由先人历经世事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无时无刻不在警醒着团山张氏后人。

忍无可忍奋勇抗争

数百年来,尽管“忍”已然成为团山张氏规谏后代的精神准则,但“百忍”不代表无条件地懦弱退让。团山村至今保留着很多建于清代的宅院,在这些宅院的入口处,总有一个或者数个枪眼。对于蛮不讲理、以德报怨的人,张氏族人必定“以牙还牙”。对于捍卫家园,张氏族人的强硬铭刻在骨血之中。

19世纪末,团山村人纷纷到相邻的个旧锡矿打工。凭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勇气和毅力,他们在潮湿狭窄的矿井里负重前行,在开采中连获富矿,事业越做越大,成为享誉滇南的大商帮。“团山的商帮做大做强后,积极参与爱国救亡运动。比如,个碧石铁路的修建,团山村人既筹款又出力。”建水团山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游览部主管谭学辉虽不姓张,也是地地道道的团山村人。

据谭学辉介绍,清光绪年间,法国不仅攫取修建滇越铁路的权利,还不时派人偷偷勘测滇南一带的线路,意图修建滇越铁路支线,掠夺资源。当时,曾被时任云南都督蔡锷授予“将军第”匾额的团山人张和找到蔡锷说明情况,并在滇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修建了自己的民营铁路。“为了感谢团山人民,铁路公司专门在团山设立停靠点,方便人们搭车,这种形式一直保留到今天。”谭学辉说,个碧石铁路沿途站点距离都在10公里左右,但团山车站距离前后站点的距离只有3公里,这在全国铁路线上都是一个特例。如今,随着旅游业发展,这条串连起个旧市、建水县、石屏县的铁路再次繁荣起来,川流不息的游客,让团山车站再现昔日荣光。

个碧石铁路修建过程中,在个旧开矿经商的团山村人张国明积极出资支持。耳濡目染父亲的家国情怀,让张国明之子张汉庭自小就萌发保家卫国的念头。1948年,时任平安乡乡长张汉庭参加建水反蒋统一战线组织“九人团”,有力支援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汉庭曾任建水县副县长、蒙自专员公署税务局局长等职,为建设祖国继续奋斗。

谦和忍让兴盛不衰

团山村村民世代生活于青山绿水间,尽享经商带来的富裕生活,也保持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勤勉。但“谦和忍让”是他们始终秉持的处世之道,也是这座秀美古村绵延百代、兴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在‘百忍’家风的影响下,忍私为公、顾全大局,早已成为每一位团山村村民的共识,也为团山村的基层治理带来不少益处。”团山村党总支副书记张江建举例说,2000年5月,为开发旅游产业,相关部门动员团山村村民进行搬迁改造。此次搬迁涉及370余户村民,大家不仅没要一分钱补贴,还克服各方面的困难,主动拆除自家猪圈、厕所、垃圾池等。仅用时2个月,团山村便完成所有改造工程,让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具备接待游客的条件。

在西庄镇党委书记陈迎文看来,“百忍”家风不仅对团山村影响深远,也适合大范围推广。“经过多年发展融合,以团山村为代表的家文化,与建水的儒家文化、市井文化一起,影响到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意义深远。”

本刊记者 王学勇/文 邹 鹏/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