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专题—老厂房里的“云南记忆”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时政

  • 第09页
    时政

  • 第10页
    专题—老厂房里的“云南记忆”

  • 第11页
    专题—老厂房里的“云南记忆”

  • 第12页
    专题—老厂房里的“云南记忆”

  • 第13页
    专题—老厂房里的“云南记忆”

  • 第14页
    专题—老厂房里的“云南记忆”

  • 第15页
    专题—老厂房里的“云南记忆”

  • 第16页
    专题—老厂房里的“云南记忆”

  • 第17页
    专题—老厂房里的“云南记忆”

  • 第18页
    热点

  • 第19页
    热点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热点

  • 第22页
    热点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4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营第298厂旧址:山洞里的中国光学历史博物馆
 
昔日的生产区
现在的工业生产区

最近,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海口镇红山腹中的中国光学历史博物馆迎来了一位特殊老人——王近贤。老人凝望、抚摸着里面陪伴了自己一辈子的熟悉仪器,眼前仿佛又浮现了那段峥嵘岁月……

1962年,25岁的王近贤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毕业,他与其他22名同届毕业生一起来到云南,成为国营第298厂的员工。数十年来,王近贤把自己的毕生所学献给了中国光学事业。2020年,298厂旧址入选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战火硝烟中成立

走进位于海口镇红山腹中的一狭长山洞,仿佛置身于时空隧道,这里陈列着我国第一具军用望远镜、第一款红外线瞄准具等,依次陈列的仪器仿佛在诉说着光学工业史上的故事。

“1936年,抗日战争烽火正炽,紧迫的战争形势催生了旺盛的军品需求,但当时的中国还没有自己的光学仪器厂,产品完全依赖进口,且缺乏相应的维修保养手段。”采访中,王近贤虽然没有参与工厂的筹建工作,但对工厂的发展历史一清二楚,“为早日实现光学器材自产自销,军用光学器材工厂筹备处于同年9月在南京成立,这就是298厂的前身。”

工厂在南京刚动工不久,抗战全面爆发,只能迁往后方。为躲避日军炮火,工厂辗转重庆、贵阳等地,后迁往昆明柳坝。

据了解,当时前线对军用双筒望远镜需求很大。1939年4月,在全厂的一致努力下,用自制的零件试制组装出我国第一具6×30军用望远镜。经调试检验,综合性能与当时的国际水平相当,实现了我国光学工业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第一具望远镜试制成功,极大鼓舞了全体员工,也掀开了我国光学器材从依靠进口走向自制的历史篇章。”据王近贤介绍,当年,工厂批量生产望远镜500多具,并为包括远征军在内的前线抗日部队修理光学器材400多件。

1940年,日军频繁空袭昆明,厂房屡遭轰炸,机器受损,研究、生产工作时常受阻。同年10月,为躲避敌机轰炸,工厂将全部人员和器材撤往海口镇。

出于隐蔽生产、军事保密的需要,根据海口镇的地形特点,决定建洞为厂,由13个挖掘的山洞自西向东排列,构成了光学仪器厂(298厂)的主体。

迎来新生

1949年,国民党曾试图将298厂整体搬迁至台湾。工人们在中共云南地方组织的组织下发起“反搬迁运动”,并响应卢汉起义,宣布“脱离国民党反动政权,参加人民阵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反扑,工人们成立护厂大队,最终使工厂完好地回到人民手中。

1956年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军械部部长王树声等莅临298厂视察。

在这次视察中,彭德怀将一具志愿军从朝鲜战场上缴获的美制红外枪用瞄准镜交给工厂,鼓励工厂攀登技术高峰。

为研制我国第一款红外线瞄准具,工厂不断学习电真空成像技术,了解苏联有关资料、仪器、设备情况,解剖、分析红外枪用瞄准镜样品。1958年,终于试制出合格的红外变像管,之后又陆续研制出机枪夜间瞄准镜、85加农炮夜间瞄准镜、82无后坐力炮夜间瞄准镜等10多种夜视仪器。

红外线瞄准镜的成功研制,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光学厂不能生产电真空光电成像器件的历史,为中国光学工业书写了崭新一页。

“小伙子多大年纪了?结婚了没……”1964年3月,周恩来总理莅临工厂视察,周总理与王近贤亲切握手后,鼓励他好好工作。“没想到周总理那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时隔多年,王近贤依然记忆犹新。

在车间,看到工人们在全力赶制一种部队急需的夜视仪器时,周总理发出爽朗的笑声,高兴地说:“好!好!就是要多搞我们自己的新产品。”在检测夜视产品的暗室里,周总理热情地鼓励大家:“希望同志们继续努力,质量再提高点,看得再远一点,重量再减轻一些,为我军装备现代化贡献更大的力量!”

那次视察,周总理还语重心长地嘱咐工厂领导,要多培养云南本地的技术人才,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

子承父业

“刚刚进厂那会儿,我们都是厂里的‘宝贝’,在住宿条件有限的条件下,厂里还给我们安排了5~6人间的宿舍。”王近贤回忆说,大家白天辛苦上班,晚上一起研究、探讨业务。

由于工作任务艰巨、保密性强,从参加工作那天起,王近贤就很少与家人联系,更别说回去探亲。“印象中,仅在20世纪70年代回去过一次。”王近贤说,自古忠孝难两全,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母亲去世时没能回去送她最后一程。

就这样,王近贤等老一辈兵工人长年累月在山洞内生产劳动,保守着党和国家的秘密,也创造了中国光学史上的无数个第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工厂才陆续迁出山洞新建厂房。

在父亲的影响下,王近贤的大儿子高中毕业后报考了南京理工大学,大学毕业后毫不犹豫回到298厂,成为一名技术员。

1997年退休后,王近贤没有闲下来,一直在总结提炼自己数十年的工作经验和心得,并撰写出版了两本书籍。后来,这两本书被列为工厂技术培训教材。

随着使命的结束,海口镇那一排山洞也渐渐被外界知晓。2016年,298厂将4号山洞改建为中国光学历史博物馆,馆长116米,宽、高均为7.5米,共870平方米。目前,298厂旧址先后被授予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中央企业第六批工业文化遗产(军工行业)、人民兵工精神教育基地等称号。

本刊记者 杨旭东 通讯员 公孙纪东/文 邹 鹏/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