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专题—老厂房里的“云南记忆”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

  • 第05页
    时政

  • 第06页
    时政

  • 第07页
    时政

  • 第08页
    时政

  • 第09页
    时政

  • 第10页
    专题—老厂房里的“云南记忆”

  • 第11页
    专题—老厂房里的“云南记忆”

  • 第12页
    专题—老厂房里的“云南记忆”

  • 第13页
    专题—老厂房里的“云南记忆”

  • 第14页
    专题—老厂房里的“云南记忆”

  • 第15页
    专题—老厂房里的“云南记忆”

  • 第16页
    专题—老厂房里的“云南记忆”

  • 第17页
    专题—老厂房里的“云南记忆”

  • 第18页
    热点

  • 第19页
    热点

  • 第20页
    热点

  • 第21页
    热点

  • 第22页
    热点

  • 第23页
    故事

  • 第24页
    故事

  • 第25页
    故事

  • 第26页
    故事

  • 第27页
    故事

  • 第28页
    故事

  • 第29页
    故事

  • 第30页
    故事

  • 第31页
    养生

  • 第32页
    养生

  • 第33页
    养生

  • 第34页
    养生

  • 第35页
    养生

  • 第36页
    养生

  • 第37页
    养生

  • 第38页
    养生

  • 第39页
    养生

  • 第40页
    养生

  • 第41页
    文化

  • 第42页
    文化

  • 第43页
    文化

  • 第44页
    文化

  • 第45页
    文化

  • 第46页
    文化

  • 第47页
    文化

  • 第48页
    交流

  • 第49页
    交流

  • 第50页
    交流

  • 第51页
    交流

  • 第52页
    交流

  • 第53页
    服务

  • 第54页
    服务

  • 第55页
    服务

  • 第56页
    服务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3年4月16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昆明电波观测站110雷达:曾经守护神州的“火眼金睛”
 

在曲靖市沾益区大坡乡劲松山顶,有一个闪闪发光的绿色大球矗立在茫茫丛林之中,这个被当地人亲切称为“大地球”的球体,是110雷达的玻璃钢天线罩,其内部是天线主体和雷达控制系统。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110雷达作为军事设施,在战略预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110雷达转为科研用途,在电波观测领域继续发挥着它的光和热。时间流逝、时代更迭,110雷达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时空印记,也助其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历时18年建成雷达

20世纪50年代末,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让刚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战略上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为保护国家安全,建立自己的防御体系就成了不少科技工作者的共识。

早在1959年,110雷达就开始进入预先研究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当中国的核武器和弹道导弹即将获得最终突破时,钱学森提出创建防御敌对势力核打击和防御战略核导弹的构想,这一构想很快得到党中央支持。1964年,毛泽东在会见钱学森时专门谈到导弹防御武器研制:“5年不行10年;10年不行15年。总要搞出来的!”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明确提出防御战略设想。之后不久,代号定为“640工程”的导弹防御系统项目正式上马。作为当时战略预警系统(640-4)工程最为核心的装备之一,110雷达的研发工作驶入了快车道。

雷达于1971年研制成功,1977年正式部署,历时18年雷达建成。在雷达建成的第二年,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钱学森等领导来到沾益,现场视察110雷达站部队和技术设备等。

据悉,雷达探测距离在2000公里以上,无论是高速飞行的洲际导弹,还是位于外空的卫星,都逃不过它的“火眼金睛”,自1977年建成以来,多次完成“重量级”监测预报任务。

多项突破至今震撼

110雷达研发建设总耗资达3亿多人民币,完成了一系列国际和国内首创的壮举,充分展现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精神力量。

时至今日,依然会被由玻璃钢拼接而成的绿色“保护罩”所震撼。早在研发时,为保证雷达能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提高天线精度、延长天线使用寿命,研发团队就为雷达天线“穿上保护罩”,将整个天线和钢骨水泥天线塔罩在其中。当时的能工巧匠用1581块表面积1平方米、厚度0.2米的六边形蜂窝玻璃钢拼合,并用6万多个螺钉进行连接,打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玻璃蜂窝夹层结构天线罩,填补了国际空白,于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天线罩依然完好如初,在保护其内部各类设备的同时,还以一件精美艺术品的形式呈现给世人。

110雷达为单脉冲超远程精密跟踪雷达,其单脉冲天线口径25米,全重400吨,转动部分重180吨,它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能研制这种大型超远程精密跟踪雷达的国家。其刚刚落成时,在同类别雷达中,体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更难能可贵的是,110雷达还是我国首次采用雷达与计算机相结合的新型雷达。在雷达天线塔主体下方,设置有数十个有良好通风、保温、照明装置的工作室,这里是当年科研人员工作生活的地方,也摆放着那台几乎是纯手工打造的国产320计算机。无论是320计算机的内存条、磁鼓等元器件,还是雷达的元器件、分系统等配件,都由国内科研专家自主生产并进行调试整合,不仅充分展现了我国独立自主的科技能力,其技术水平也达到了当时的国际水平。

扎根数十载以站为家

110雷达位于海拔2036米的劲松山顶,与周边村寨间隔较远,加上预警雷达部队一直处于高度机密状态,因此尽管1991年杨建兵就来到了这里,但他与周边站外人员的接触和往来并不多,但雷达站内的工作内容、工作人员,乃至周边一草一木他都了然于胸。

杨建兵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22研究所(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以下简称“22所”)昆明电波观测站党支部书记、站长。据其介绍,22所是我国唯一从事电波环境信息技术研究的国家级专业研究所,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中心工作向经济建设转移,国家决定将110雷达移交给地方开展科学实验研究。此时,22所向上级机关申请接管110雷达站用于电波观测,并于2001年正式建站。“当时雷达部队有3名同志决定留下,我就是其中之一。”杨建兵说,从军用设施转到科研设施,难度不小。杨建兵找出当年建站的图纸,一方面将原来的设备拆卸下来,保存完好;另一方面与工作人员一起协调线路改造和新设备安装事宜。

经过几年的忙碌,2011年,经过改造的非相干散射雷达基本建成,雷达主要用于电离层与空间天气监测、空间碎片观测、月球探测等实验研究,并参加子午工程(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合探测实验、支撑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论证。通过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开放共享,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合作创建大学生实习实践创新研究基地,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合作研究水平。

“雷达监测需要全天盯着电脑屏幕,其实是一项很枯燥的工作。”一辈子坚守在这里的杨建兵,每逢节假日会主动值守在站所。像已经“旧貌换新颜”的110雷达一样,他延续了科研工作者的品质,让110雷达曾经点亮的科研创新足迹,不被遗忘、一脉相承、焕发新生。

本刊记者 王学勇/文图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