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页:先锋人物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时政要闻

  • 第05页
    时政要闻

  • 第06页
    时政要闻

  • 第07页
    时政要闻

  • 第08页
    时政要闻

  • 第09页
    时政要闻

  • 第10页
    时政要闻

  • 第11页
    时政要闻

  • 第12页
    时政要闻

  • 第13页
    先锋时评

  • 第14页
    先锋聚焦

  • 第15页
    先锋聚焦

  • 第16页
    先锋聚焦

  • 第17页
    先锋聚焦

  • 第18页
    先锋聚焦

  • 第19页
    先锋聚焦

  • 第20页
    先锋聚焦

  • 第21页
    先锋聚焦

  • 第22页
    先锋聚焦

  • 第23页
    先锋观察

  • 第24页
    先锋观察

  • 第25页
    先锋观察

  • 第26页
    先锋观察

  • 第27页
    先锋观察

  • 第28页
    先锋观察

  • 第29页
    先锋观察

  • 第30页
    先锋观察

  • 第31页
    云岭党建

  • 第32页
    云岭党建

  • 第33页
    云岭党建

  • 第34页
    云岭党建

  • 第35页
    云岭党建

  • 第36页
    云岭党建

  • 第37页
    云岭党建

  • 第38页
    云岭党建

  • 第39页
    云岭党建

  • 第40页
    云岭党建

  • 第41页
    云岭党建

  • 第42页
    云岭党建

  • 第43页
    云岭党建

  • 第44页
    云岭党建

  • 第45页
    先锋人物

  • 第46页
    先锋人物

  • 第47页
    反腐倡廉

  • 第48页
    反腐倡廉

  • 第49页
    云岭文化

  • 第50页
    云岭文化

  • 第51页
    云岭文化

  • 第52页
    云岭文化

  • 第53页
    云岭文化

  • 第54页
    先锋服务

  • 第55页
    先锋服务

  • 第56页
    先锋服务
 
标题导航
2016年7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新华:敢在“洋设备”上“动手术”
 
王新华(左)已经成为国内水松纸领域的电气自动化专家

在乡镇企业扎根20年,他从一个普通的电气维护人员做起,日复一日,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成为国内水松纸领域的电气自动化专家,累计申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0多项。他就是玉溪水松纸厂高级工程师王新华。

“门外汉”学“洋技术”

1993年7月大学毕业后,王新华进入中国最大的水松纸企业——云南玉溪水松纸厂工作。刚来时,企业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奇缺,由于大学期间,王新华学习的是企业管理专业,对电气自动化了解也不多。

当时正赶上水松纸厂从德国、意大利引进当时国际最先进的印刷设备,不仅需要翻译大量的外文资料,还要和老外一起安装调试设备。语言不通一时成为工作中的一道障碍。一次,由于语言不通,工人们安装设备时没有达到要求,一位外国专家勃然大怒,要求工人们必须精细安装,否则谁也不能休息。

这位外国专家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触动了王新华,让他认识到:企业需要哪方面的人才,自己就要努力提升哪方面的能力。

于是,王新华白天与外国专家一起安装调试设备,晚上就认真阅读相关的英文资料、操作说明书等。经过半年的努力,意大利CERUTTI四色凹版印刷机和德国GEOBEL分切机投入生产,且运行良好,制造出国内第一张高平滑水松纸等产品,当产品送到客户手里时,客户对企业优质的产品赞叹不已。

通过努力,王新华这个电气自动化控制的“门外汉”逐渐进入了角色。

在“洋设备”上“动手术”

那时,刚成立的水松纸厂条件较为艰苦,员工宿舍很简陋,几个人挤在仓库住。工厂员工不多,但生产任务繁重,一个月内员工仅能请假两天,且工资待遇不高。与王新华一同进厂的大学生,有几个人都无法坚持,最终离开了。但王新华没有放弃,他认为既然选择来到这里,就要干出一番成就。

此后,王新华白天在厂里忙碌,闲暇时间或去书店里买书看,或请教专家,努力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经过两三年的努力,王新华成为厂里的技术能手。

工作中,王新华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发现,虽然进口设备设计优良,做工精细,功能完善,但用于水松纸印刷时,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研究,他决定对洋设备“动手术”:针对进口印刷机放卷部分速度控制不足等现象进行技改。经技改后,效果显著,他受到了企业领导的嘉奖。

这一次成功地在洋机器上“动手术”,激发了王新华的创新热情。根据实际工作情况,他勤动脑勤动手,多次对洋设备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改,使生产效率提高20%,产品源源不断地供入红塔集团。这样一来,不仅员工绩效提高了,企业的产值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由于王新华工作勤恳认真,在企业每年举行的创新发明和技术改造评奖中,他参与的项目年年都被评为“技改创新优秀奖”。

两个绰号:“大仙”“电脑”

在水松纸厂工作多年,工友们给王新华取了两个绰号:“大仙”和“电脑”,这都源于他工作上的出色表现。

水松纸厂成立之初,厂里进口的机器设备常常出现故障。由于王新华在设备维护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高超的技术,所以每当设备出现问题,工友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去找他,工友们亲切地称他为“大仙”。不论白天晚上,工友们常去找他请教设备技术问题,有时深夜工友们在操作机器时遇到问题也会去找他。曾有一段时间,几乎每到凌晨两三点,王新华都会被工友们的敲门声叫醒;也曾有一段时间,王新华晚上常被工友们叫起来去帮忙维护设备。为方便工友们,王新华索性不锁门了。

另一个绰号“电脑”则是因为王新华的刻苦钻研态度。建厂之初,每当设备出现问题,厂里就只能停产。为了不影响生产,王新华常常废寝忘食地钻研破解之道。一次,为了解决设备故障,王新华持续工作60多个小时,最终解决了问题。工友们敬重王新华的拼搏态度和持续工作的热情,于是称他为“电脑”。

本刊记者 袁海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