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脱贫攻坚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卷首语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要闻

  • 第05页
    要闻

  • 第06页
    要闻

  • 第07页
    要文

  • 第08页
    要文

  • 第09页
    要文

  • 第10页
    要文

  • 第11页
    要文

  • 第12页
    要文

  • 第13页
    学习

  • 第14页
    学习

  • 第15页
    学习

  • 第16页
    学习

  • 第17页
    观点

  • 第18页
    观点

  • 第19页
    策划

  • 第20页
    策划

  • 第21页
    策划

  • 第22页
    策划

  • 第23页
    策划

  • 第24页
    策划

  • 第25页
    策划

  • 第26页
    策划

  • 第27页
    策划

  • 第28页
    脱贫攻坚

  • 第29页
    脱贫攻坚

  • 第30页
    脱贫攻坚

  • 第31页
    脱贫攻坚

  • 第32页
    党课

  • 第33页
    党课

  • 第34页
    经验

  • 第35页
    经验

  • 第36页
    经验

  • 第37页
    经验

  • 第38页
    党建信息

  • 第39页
    党建信息

  • 第40页
    经济

  • 第41页
    经济

  • 第42页
    经济

  • 第43页
    经济

  • 第44页
    人物

  • 第45页
    人物

  • 第46页
    民生

  • 第47页
    民生

  • 第48页
    反腐倡廉

  • 第49页
    文化

  • 第50页
    文化

  • 第51页
    党史

  • 第52页
    党史

  • 第53页
    职场

  • 第54页
    职场

  • 第55页
    随笔

  • 第56页
    随笔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17年12月1日出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峭壁上凿出致富路
 
曾经的“天路”
现在的“坦途”

“出门见悬崖,回家爬大山。”在群山环绕的西畴县西洒镇岩头村民小组,这曾是村民出行的真实写照。因为不通公路,村寨发展严重滞后:从村庄走到山下的水田,单程要一个半小时;村民卖头猪,要8个人抬到山下,支付工钱后养猪的利润已少得让人心寒;最让村民头痛的是——十多年里,岩头村娶进来的6个新媳妇相继跑掉。

“再这样下去,几十年后,岩头村就不复存在了啊!”2003年,岩头村民小组组长李华明和村民们下定决心修路。

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天路”又谈何容易。修路伊始,就有村里人撇下狠话:“李华明如果把这条路修通了,我用手掌煎鸡蛋给他吃。”可李华明偏不信邪,他带领村民们苦干了近一年,但还是因为资金短缺,在完成一段毛路的开挖后,修路计划不得不搁浅。

2007年,不甘心的李华明再次召集村民集资修路,15户村民累计投工投劳1000余人次,可由于劳力不够、资金缺乏,修了近900米的毛坯土路后,工程再一次停工。

进村路为何如此难修?除了岩头村周围山高石硬的自然条件原因外,岩头村下,很多其他村寨的房屋刚刚建成,为了避免修路时滚落的石块砸坏邻村村民的房屋,岩头村进村路的施工既不能使用机械,也不能施放炸药,仅依靠撬杠、铁锤、钢钎等简单工具来开山劈石,难度可想而知。

2013年,看到周边村寨都修了水泥路,不服输的李华明再次启动修路工程,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得到了镇上及县里帮助,各部门共筹资43.5万元支持岩头村修路,2014年1月毛路终于修通。2015年县里又出资16万元,村民投工投劳将水泥路浇筑完成,一条1公里长的致富大道,圆了岩头村几代人的通路梦。

路通了,岩头村的经济也得到迅速发展,几年前种下的核桃即将挂果,近两年种植的三七收益也很不错。

本刊记者 王学勇 ■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