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策划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要闻

  • 第05页
    要闻

  • 第06页
    要闻

  • 第07页
    要闻

  • 第08页
    政策

  • 第09页
    政策

  • 第10页
    政策

  • 第11页
    政策

  • 第12页
    学习

  • 第13页
    观点

  • 第14页
    观点

  • 第15页
    策划

  • 第16页
    策划

  • 第17页
    策划

  • 第18页
    策划

  • 第19页
    策划

  • 第20页
    策划

  • 第21页
    策划

  • 第22页
    策划

  • 第23页
    策划

  • 第24页
    策划

  • 第25页
    策划

  • 第26页
    脱贫攻坚

  • 第27页
    脱贫攻坚

  • 第28页
    脱贫攻坚

  • 第29页
    脱贫攻坚

  • 第30页
    党课

  • 第31页
    党课

  • 第32页
    党课

  • 第33页
    党课

  • 第34页
    党课

  • 第35页
    人物

  • 第36页
    民生

  • 第37页
    民生

  • 第38页
    民生

  • 第39页
    民生

  • 第40页
    经验

  • 第41页
    经验

  • 第42页
    经验

  • 第43页
    经验

  • 第44页
    经验

  • 第45页
    经验

  • 第46页
    党建信息

  • 第47页
    党建信息

  • 第48页
    反腐倡廉

  • 第49页
    反腐倡廉

  • 第50页
    经济

  • 第51页
    经济

  • 第52页
    文化

  • 第53页
    文化

  • 第54页
    文化

  • 第55页
    职场

  • 第56页
    职场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18年11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代从教 践行立德树人
 
张福兰的女儿冯滟涵在课堂上

改革开放40年,不仅让云南解放了思想,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全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也全面推进。在教育领域,随着财政性教育经费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的倾斜力度越来越大,云南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保障能力及水平大幅提升……云南教育事业40年来的巨变,玉溪市红塔区北城中心小学副校长张福兰一家既是最直接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

难忘“世界上最美好的画面”

“等到父亲回家!”在张福兰小时候的记忆里,这是最幸福的时刻。尽管风尘仆仆的父亲不会带回漂亮的衣服、好吃的食物,尽管无聊的等待中总要更换几次煤油灯的灯芯,但每到父亲放假回家的日子,她都要第一时间看见他。对于一个只有几岁的小女孩来说,一个月只能看见父亲两次,父女相处的时间少得可怜,张福兰倍感珍惜。

父亲张传富的工作单位——小石桥中心小学离家只有20多公里。但在几十年前,这段路程只能靠步行往返,需要两个多小时,住校是当年老师们唯一的选择。

父亲在小石桥中心小学工作了35年,张福兰去看父亲的次数却屈指可数,并不是她不想去,而是因为山路崎岖危险,每次去,她都是被父亲连同生活必需品一起背上山的。张福兰记得:“学校附近买不到东西,父亲回家都会帮助老师和同学们带一些物品上山。”

在张福兰的记忆里,父亲任教期间,学校的条件一直是艰苦的:学校的围墙是一排用石块垒成的小矮墙;从操场到教室,地面都是黄土;走进教室,高矮新旧不一的桌椅分布在教室的各个角落;教师宿舍里,除了床铺,很难找到摆放其他物品的地方……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小石桥中心小学的情况是云南乡村小学的一个缩影。虽然条件艰苦、薪资微薄,但一批批朴实的教育工作者就这样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像张传富教过的每个孩子一样,只要有机会来到父亲的学校,张福兰都会坐在并不舒服的小板凳上,认真地听父亲讲课,她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画面”。耳濡目染之下,张福兰从心底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了憧憬之情。不过真正让她下定决心接过父亲教鞭的,是家里发生的一件小事。

在张福兰读小学一年级时,周边有村民零星拉起了电线,开始使用电灯。“谁家能接上电线用上电灯,这在当年可是了不起的大事!”张福兰说,一天傍晚,父亲和学校的一位老师来到家里,两个人配合,很快给家里接通了电灯。教师,对于幼小的张福兰来说,就是知识的化身。从那个夜晚开始,她就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迎着改革春风圆了“教师梦”

1984年,张福兰小学毕业,报考了玉溪二中。当时玉溪二中既是北城古镇唯一的一所初中,也是玉溪县属(今红塔区)唯一的一所中学,但张福兰因为成绩未达标而落榜。“如果再晚两年,初中不用考就能上了,而我偏偏就被卡在了这个节点上。”1986年,玉溪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2009年底,随着镇雄、鲁甸、澜沧三个县顺利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攻坚任务,云南的129个县(市、区)也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现在,已经不会有因为考不上而不能上初中的情况,可在30多年前,张福兰为此犯了愁。

就在张福兰准备放弃自己的教师梦时,事情出现了转机。为了尽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北城古镇建起了北城中学,并决定招收当年的落榜生,张福兰顺利成为北城中学初中部的第一届学生。

“我们第一年上课,连教室都没有。”张福兰回忆道:“每天上午在文化宫里上课,下午因为文化宫要办活动,我们就约着一起去田埂里读书。”虽然求学路异常辛苦,但张福兰和同学们很争气。北城中学第一届应届生中,就有13名学生考取了中专,这其中就包括张福兰。她以高分被玉溪师范学校(现玉溪师院)录取。

1990年,张福兰中专毕业,进入北城梅园小学,正式成为一名小学老师。也是在这一年,父亲张传富离开了奋斗35年的岗位,正式退休。

做好了吃一辈子苦的准备,张福兰踏上工作岗位,可现实情况比她的想象好得多。上世纪末,云南开始了美丽校园建设,一栋栋新校舍拔地而起,硬件设施的改善,让每一位老师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也让每一名学生有了更多可拓展的空间。舞蹈、绘画、乒乓球……在学校里,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张福兰过去从未想到的。

硬件的改善离不开国家对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的关心。张福兰以自己现在所在的北城中心小学为例,以前学校连粉笔一类的基础办公用品都难以满足。现在添置几万元的多媒体设备,不仅国家有70%的补贴,还有省市各级财政给予支持,学校自筹经费的比例很低。针对乡村小学,国家近年来的投入力度同样很大。

潜移默化中传递“接力棒”

作为一名基层教师,张福兰每每谈及女儿都觉得亏欠很多:“学校的工作任务重,女儿很多重要的成长节点我都错过了。”她并不希望女儿冯滟涵从事跟自己一样的工作。但当女儿高考报志愿填上了“学前教育”时,她还是选择了默默支持。冯滟涵是怎么喜欢上教师这个行业的?张福兰并没有跟女儿深入探讨过。也许是母亲自幼让其对这个行业留下了美好印象,也许是对教过自己的老师怀揣着感恩之心,也许是为了体现教书育人的人生价值,又或许是教师家庭的一种传承。张福兰只是对女儿说:“既然喜欢,就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吧!”

毕业后,冯滟涵考入了安宁市县街镇幼儿园。张福兰送女儿到工作岗位时,再一次感受到近年来学前教育的巨大变化。在张福兰的印象中,学前教育更多地体现在“育”的层面。这次前往安宁,她发现随着学前教育体系的发展成熟,在“育”的层面上,现在的学前教育更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女儿选择从事学前教育,张福兰也希望她能在这个行业有所建树。

冯滟涵当年选择学前教育这个有点“偏门”的领域,也是看到了国家和省级层面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和大力支持。近几年中央先后颁布出台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云南省也颁布了《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等文件,目前已投入专项资金57.93亿元,在全省同步实施了新建、扩建幼儿园项目1579个。未来,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入,还会有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向学前教育这个领域倾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张福兰一家就像许许多多个教师家庭一样,普通而平凡。改革开放40年来,千千万万像他们一样的基层教育工作者一同见证了云南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

本刊记者 王学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