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页:先锋策划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要闻

  • 第05页
    要闻

  • 第06页
    要闻

  • 第07页
    要闻

  • 第08页
    政策解读

  • 第09页
    政策解读

  • 第10页
    要文

  • 第11页
    要文

  • 第12页
    要文

  • 第13页
    要文

  • 第14页
    学习

  • 第15页
    学习

  • 第16页
    学习

  • 第17页
    先锋论坛

  • 第18页
    先锋论坛

  • 第19页
    先锋策划

  • 第20页
    先锋策划

  • 第21页
    先锋策划

  • 第22页
    先锋策划

  • 第23页
    先锋策划

  • 第24页
    先锋策划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策划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先锋策划

  • 第29页
    先锋策划

  • 第30页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第31页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第32页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第33页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 第34页
    先锋观察

  • 第35页
    先锋观察

  • 第36页
    先锋观察

  • 第37页
    先锋观察

  • 第38页
    先锋观察

  • 第39页
    先锋观察

  • 第40页
    先锋讲坛

  • 第41页
    先锋讲坛

  • 第42页
    先锋讲坛

  • 第43页
    先锋讲坛

  • 第44页
    先锋经验

  • 第45页
    先锋经验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经验

  • 第49页
    先锋经验

  • 第50页
    先锋经验

  • 第51页
    先锋经验

  • 第52页
    先锋人物

  • 第53页
    先锋人物

  • 第54页
    先锋人物

  • 第55页
    先锋悦读

  • 第56页
    先锋悦读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0年6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驻村工作队成一线“突击队”
 

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精准扶贫该如何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因村派人要精准”,说的就是要选准派强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云南坚持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派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帮助贫困地区梳理发展思路、强化党组织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为云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动力。

发挥指导作用

筑牢基层堡垒

“脱贫攻坚进入收官之年,摘帽之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着眼长远,为村里培养一支能战斗的人才队伍?对扶贫干部来说,显得格外紧迫。”云南省纪委省监委驻广南县莲城镇岜夺村工作队队长孙如军说。

盛夏的广南,翠峰秀水。距离广南县城40分钟车程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岜夺新村,绿树成荫,51栋农家小楼红瓦粉墙。云南省纪委省监委派驻广南县莲城镇岜夺村工作队,是这个乡村建设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驻村工作队入驻岜夺村后,便有了明确的任务目标。为此,工作队专门成立临时党支部,通过支部共建、脱贫攻坚“督战”、作风调研等方式,指导和帮助岜夺村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为脱贫攻坚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孙如军说,党支部成立以后,工作队与岜夺村党总支建立党建促脱贫攻坚指导员制度,5名驻岜夺村工作队员作为“党建促脱贫攻坚指导员”分别下派到各支部,增强基层党组织力量,恢复“三会一课”和推动主题党日活动正常化、常态化,推进“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并以此加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同时,还组织实施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帮带培养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后备力量。

“云南省纪委省监委驻村工作队对我们村的发展起到促进和示范带头作用。”岜夺村党总支书记吴贤武说,通过党支部结对共建,引导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改进作风,主动投身发展,党员意识不断强化,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如今的岜夺村,在驻村干部和村党组织的带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荒山种上了油茶树,坝子种上了甘蔗、水果、蔬菜等,还结合农业产业打造了“观光+旅游”农旅结合休闲区,实现多途径发展,村民也在多产融合中增收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群众对此深有感触。‘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往往存在战斗力不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较弱等问题。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进驻,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了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发挥示范作用

做好“传帮带”

“感激驻村扶贫工作队,很感激张书记他们。”在怒江州泸水市洛本卓白族乡色德村采访时,该村党总支书记大扒付告诉记者。大扒付口中的“张书记”就是怒江州发改委派驻色德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磊。2015年9月,怒江州发改委正式挂钩帮扶色德村,先后下派了几批驻村工作队。2018年,张磊接过“接力棒”,成为色德村第四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色德村坐落于怒江畔的高山之巅,记者一行从山脚驱车进村花了半个多小时。“在前面几批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道路实现了硬化,村民住房和饮水安全等也有了保障,但是村民如何持续增收又成了摆在大伙面前的问题。”刚到色德村,张磊就发现,这里的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养殖猪、鸡等为主要经济来源,收入极不稳定。

“通过研究和论证,我们决定引进怒江三仟锦中蜂蜂业有限公司带领村民发展种植养殖。”张磊说,项目确定后,工作队积极探索发展模式。“指导和帮助发展产业是我们的职责,但是我们决不能越俎代庖,而是要让村‘两委’在发展产业中充分发挥自主作用。”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2018年,色德村成立了种植养殖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合作社+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新路子。据介绍,合作社于2018年引进200箱中华蜂进行试养,去年就有了5万余元的效益,今年又增加了280余箱中华蜂。

为了保持生态平衡,色德村还引进了一家乌龙茶企业,同时还在相应的海拔区域种植苹果、沃柑等果树。目前,这些项目也产生了一定的效益。“怒江州发改委自挂钩帮扶色德村以来,始终坚持‘授人以渔’的原则,力争为色德村留下一支‘不会走’的驻村工作队。”张磊说。

“从使用电脑到整理贫困户档案,从调整产业结构到探索出产业发展模式等,驻村扶贫工作队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大扒付说,“尤其他们‘手把手’带着我们理顺了产业发展模式,即便有一天驻村工作队撤走了,我们也能带领村民继续发展。”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脱贫攻坚战冲刺阶段,全省各地需要既掌握实情又接地气、懂经营管理的驻村第一书记,更需要‘手把手’带出一支真正‘永远不走’的驻村工作队。”云南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发挥务实作风

解决实际困难

2018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派出5名机关干部组成扶贫工作队,进驻昭通市昭阳区青岗岭乡沈家沟村。在短短2年多时间里,工作队将满腔热忱投入到沈家沟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把真情洒向乌蒙大地。

沈家沟村石梯子2组35岁的村民张某,平时游手好闲,喜欢借酒浇愁,有时会发酒疯无故打骂邻居,村民们对他又怜又怕。驻村扶贫工作队员送他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酒精依赖性精神障碍症”。这让贫病交加的他更加自暴自弃。

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夏正云看在眼里,挂在心里,他和相关部门协商沟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将张某的住房纳入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在夏正云和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张某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重拾生活信心。看着张某的状态一天天好转,夏正云安排他参加技能培训,让他学习混凝土搅拌技术。如今,张某在村子附近的水电铝厂上班,成为一名混凝土搅拌工人,每天有一百多元收入。

沈家沟村11组一个12岁的孩子,几年前父亲病逝母亲改嫁,年幼的他由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抚养照看,家里住的是年久失修的土基房。驻村队员获知这一情况后,及时和村干部一起为他提供帮助。担心老人上下楼不便,他们帮忙把床铺搬到楼下,并协调争取农危房改项目,对房屋进行修缮加固,还帮助他家申请了民政救济。在新一轮城乡低保专项治理中,又将他家纳入了低保A类救助。通过每月发放低保金,帮助他家解决了日常开支的困难,也为孩子成长撑起了晴朗的一片天。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驻村工作队将真情洒满乌蒙大地,当地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通过大量走访,如今全村每家每户有什么困难和问题,夏队长他们都一清二楚。能解决的他们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他们向各级部门上报,寻求解决办法。”沈家沟村委会主任陈克波说,“他们务实的作风确实令村干部动容。”

尽锐出战,迎难而上。2015年以来,云南已累计选派15.9万名工作队员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目前仍有3.5万名工作队员在岗驻村,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积极为脱贫攻坚奉献力量,真正起到了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