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先锋观察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要闻

  • 第05页
    要闻

  • 第06页
    要文

  • 第07页
    要文

  • 第08页
    要文

  • 第09页
    要文

  • 第10页
    要文

  • 第11页
    要文

  • 第12页
    要文

  • 第13页
    要文

  • 第14页
    要文

  • 第15页
    学习

  • 第16页
    学习

  • 第17页
    学习

  • 第18页
    学习

  • 第19页
    先锋论坛

  • 第20页
    先锋论坛

  • 第21页
    先锋策划

  • 第22页
    先锋策划

  • 第23页
    先锋策划

  • 第24页
    先锋策划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策划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先锋策划

  • 第29页
    先锋策划

  • 第30页
    先锋策划

  • 第31页
    先锋策划

  • 第32页
    先锋策划

  • 第33页
    先锋策划

  • 第34页
    先锋观察

  • 第35页
    先锋观察

  • 第36页
    先锋观察

  • 第37页
    先锋观察

  • 第38页
    先锋讲坛

  • 第39页
    先锋讲坛

  • 第40页
    先锋讲坛

  • 第41页
    先锋讲坛

  • 第42页
    先锋经验

  • 第43页
    先锋经验

  • 第44页
    先锋经验

  • 第45页
    先锋经验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人物

  • 第49页
    先锋人物

  • 第50页
    先锋人物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3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4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5页
    先锋悦读

  • 第56页
    先锋悦读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0年10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花”产业如何提质增效
 

近年来,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云南花卉产业渐入佳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生产企业和合作社井喷式增长、参与农户逐年增多,花卉产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但长期以来,受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花卉种植方式落后、鲜切花“一花独大”、育种体系薄弱等短板也十分明显。“云花”产业该如何提质增效,才能有效实现“千亿大产业”目标?

生产效益怎样提高?

无土栽培是方向

今年7月,昆明客商以每公斤30~45元不等的价格,收购了丘北县花农王友生种植的30亩食用玫瑰,让他赚了15万元。虽然效益不错,但走在王友生的花田里,设施老旧、简单的土墒种植、浇水施肥方式落后,致使玫瑰的长势并不理想。

而同样种植玫瑰,记者在以高科技发展无土栽培花卉的开远市红河创森公司看到,该公司通过水肥一体系统和智能温湿控制系统来保障花卉生长,发展1万余亩高科技无土栽培花卉。该公司种植的玫瑰品种与王友生的大同小异,但玫瑰品质不但高出王友生的玫瑰几个档次,且平均亩产值高达2万多元,精品区甚至可达10多万元。

据悉,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云南花卉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以来,花卉种植面积和产值不断壮大。截至2019年底,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175.7万亩,种植产值达393亿元,占了花卉总产值的一半以上,为群众带来了明显增收。

但云南花卉种植过程中,始终以小农种植为主,九成以上种植户采取普通塑料大棚土墒栽培的传统方式种植。“无论是鲜切花、食用品牌花卉还是盆栽花,种植模式不同,收益也大相径庭。”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所长张颢说,同是食用玫瑰,王友生的亩均收益仅5000元左右,而红河创森公司的收益却高出好几倍,这个差异正是云南花卉产业发展待破解的问题之一。

张颢认为,下一步应积极通过农业保险形式,将花卉纳入保险政策,并通过相关补贴和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合作社以及种植户积极发展花卉栽培新技术。还应以县域为单位,依托龙头企业建设一批集技术推广、无土种植、采后处理、冷链物流、市场营销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的花卉中心,为种植户提供新技术服务,真正实现花卉绿色生产。这既能有效提高花卉质量、产能,还有利于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鲜切花独大如何破?

多元发展是趋势

在花卉行业,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可谓星光熠熠。每天100多个大类、1000多个品种、200万至800万支鲜切花,从这里走向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和全国80多个大中城市。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在花卉综合产值中,昆明、大理、保山、玉溪和红河排名前五,这五个地区成为云南鲜切花的生产核心地区。目前,云南省年产鲜切花达139.7亿支,占据70%左右的全国市场,是绝对的鲜切花第一主力。

“鲜切花毕竟是初级产品,在目前和今后保供量的情况下,也应积极打造品类齐全和多元的产业格局,以增强‘云花’产业整体竞争力。”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会长曹荣根认为,目前,全省有2100多家涉花企业,但其中大部分为花卉种植、鲜切花生产企业,涉及精深加工、商务贸易、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企业明显不足。从长远来看,鲜切花“一花独大”不利于“云花”产业健康发展。

曹荣根表示,应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倾斜,积极打造一批精深加工产业链,进一步提升“云花”产业附加值。如玫瑰化妆品、藏红花制药、高端干花摆件生产等花卉衍生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潜力大,应积极扶持企业建设生产线,开发多元化产品。此外,还应积极抓住云南“健康生活目的地”、最美丽省份等发展机遇,推动花旅融合,打造赏花精品线路、鲜花旅游节、花海景观、鲜花小镇等,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一系列措施,目前云南鲜切花独大的情况已经得到改善。2019年,“云花”总产值751.7亿元,其中,加工产值达160.9亿元,增长384.6%;第三产业产值197.8亿元,增长78.3%。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在2020年,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开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全国共批准建设的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中,云南省花卉产业集群建设项目获得中央批准,得到中央财政奖补资金1亿元。下一步,云南省财政厅将会同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结合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部署,进一步完善方案,从生产端、加工营销端、主体端同时发力,着力解决好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强化现代要素集聚支撑,引导推动资本、科技、人才、土地等要素向产业集群集聚。

育种短板如何补?

积极打造自主品牌

晋宁张良花卉合作社是目前晋宁区最大的玫瑰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种植了20多种不同品种和品牌的玫瑰花,面积达2000多亩。据该合作社理事长张良介绍,现种植的品种大多是国外品种,自有培育品种仅有3个。“我们本土品种和品牌比较弱,希望自主育种体系和品牌打造能够更上一层楼。”张良说。

张良的期望,也是云南许多花卉产业发展参与者的心声。经过30年的发展,无论是种植面积、鲜切花市场比重、种植加工新技术推广,还是花卉工业原料产量等方面,云南均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然而,种植环节比重明显过大、育种体系明显薄弱的短板也不容忽视。

目前,在云南170多万亩花田里生长的鲜花,一半以上品种来自国外和省外。尤其是玫瑰系列产品,云南种植产品大多来自荷兰,进口比重达九成左右。云南开发和推广的自有知识产权花卉品种较少,育种弱势明显,生产“代工”情况突出。

云南省农科院副院长王继华研究员认为,下一步,继续强化花卉育种体系建设,推进花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建设,是破除花卉“根子”痛点,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应树立“大保护”意识,参考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新版本,制定《云南花卉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并积极建设花卉品种权保护“绿色通道”,促进云南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花卉知识产权交易中心。

同时,要实施“科技云花”行动,建设一批花卉创新中心,并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和大企业广泛合作,形成一核多点、国际一流、全国领先的花卉科技创新的开放共享平台,在野生花卉资源发掘利用、基因编辑等方面进行突破,打造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花卉品种,进行积极推广,让云南的花田里开满云南自主研发的鲜花。

本刊记者 晓 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