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先锋人物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要闻

  • 第05页
    要闻

  • 第06页
    要文

  • 第07页
    要文

  • 第08页
    要文

  • 第09页
    要文

  • 第10页
    要文

  • 第11页
    要文

  • 第12页
    要文

  • 第13页
    要文

  • 第14页
    要文

  • 第15页
    学习

  • 第16页
    学习

  • 第17页
    学习

  • 第18页
    学习

  • 第19页
    先锋论坛

  • 第20页
    先锋论坛

  • 第21页
    先锋策划

  • 第22页
    先锋策划

  • 第23页
    先锋策划

  • 第24页
    先锋策划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策划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先锋策划

  • 第29页
    先锋策划

  • 第30页
    先锋策划

  • 第31页
    先锋策划

  • 第32页
    先锋策划

  • 第33页
    先锋策划

  • 第34页
    先锋观察

  • 第35页
    先锋观察

  • 第36页
    先锋观察

  • 第37页
    先锋观察

  • 第38页
    先锋讲坛

  • 第39页
    先锋讲坛

  • 第40页
    先锋讲坛

  • 第41页
    先锋讲坛

  • 第42页
    先锋经验

  • 第43页
    先锋经验

  • 第44页
    先锋经验

  • 第45页
    先锋经验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人物

  • 第49页
    先锋人物

  • 第50页
    先锋人物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3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4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5页
    先锋悦读

  • 第56页
    先锋悦读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0年10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
汤晓红
 
汤晓红介绍社区党建经验

1983年住户正式入住的昆明市五华区丰宁街道虹山新村,是当时昆明居住条件最好的住宅小区之一。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种无物业的开放式老旧小区吸引力锐减。2009年10月,汤晓红开始担任虹山中路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成了虹山新村的“当家人”。

在她多年的引导和坚持下,虹山新村不仅没有没落,反而迸发出勃勃生机,汤晓红也先后获得“云南省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云南省“百名好支书”等荣誉称号。建联合党委发挥多方力量

“社区人口多,工作人员数量少,为了促进党组织切实发挥作用,我们成立了联合党委。”在汤晓红的文件夹里,一直珍藏着2011年6月2日的《云南日报》,这张报纸上刊登的一篇题为《昆明首家驻区党委将成立》的消息,凝聚了汤晓红数年的心血。

虹山中路社区常住人口有12400余人,且大部分居住在没有物业的虹山新村,仅凭街道和社区的力量为居民服务,工作很难开展。社区通过成立联合党委,将辖区单位和共建单位纳入进来,形成合力共建党建格局。

据汤晓红介绍,驻区联合党委不仅会定期召开会议,一起解决社区棘手难题,而且每个单位每年还要至少举办一次主题活动。如社区党委与云南警官学院党委共建,每年社区都会组织适龄孩子到警官学院参观学习,同时警官学院的老师也会到社区进行防盗知识等宣讲。“虽然日常工作量增加了不少,但看到居民对社区党委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我打心里高兴。”汤晓红说。

除了依靠“外力”,汤晓红还发动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在虹山新村,每栋楼都设有楼栋长,每天由社区党员组成的义务巡逻队进行多次巡逻,就治安和卫生情况及时进行报送,实现了社区党委对整个社区的管理。

昆明“创文”期间,为了彻底清理社区环境卫生死角,汤晓红带着社区工作人员没日没夜清理,依然进程缓慢。“书记,我来帮你!”“一起干,人多力量大。”……社区里六七十岁的老党员纷纷加入到清理垃圾的大军中。“那一刻,身体是累的,但心是暖的。”汤晓红说。

引入物业引导居民树新风

2017年,虹山新村开始实施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修补破损道路、安装监控门禁,建乒乓球场、篮球场,这个被高楼大厦包围的老旧小区,再一次变得舒适而温馨。但好景不长,几个月后,防盗门损坏较多,一夜之间楼道又被小广告贴满;绿地被踩踏、鲜花被采摘的情况时有发生。

“要让群众一直受益于微改造的成果,不能让政府投入的钱打了水漂。”在汤晓红的积极协调下,2018年5月,物业公司正式进驻虹山新村,为居民提供日常管理服务。

但物业和居民在磨合期的矛盾并不少。引入物业前,社区每个停车位的管理费是每月200元,在没有征询居民意见的情况下,物业直接将停车费提高到每月260元。已经习惯凡事找党组织的居民第一时间找到汤晓红,并在激烈的探讨中,有群众还打落了她的眼镜。

“群众有意见很正常,表达情感比较冲动我也能理解,来找我们就是希望能够解决问题。”安抚群众后,汤晓红意识到,如果缺乏跟物业的有效沟通,物业就难以提供让群众满意的服务。为此,她积极协调,将物业党组织纳入社区大党委,建立以群众满意为目标的联动协调议事机构。

如今,无论是倡导文明新风、培养良好的居住生活习惯,还是出台社区管理的新规定,社区物业党员群众都会进行协商,积极促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美好生活不仅是口袋里的钱多了,还需要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创新。”汤晓红说,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并提供有针对性的便民利民服务,老旧小区焕发出了新活力。

本刊记者 王学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