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特别报道 上一页3  4下一页
 
页面导航

  • 第A1页
    封面

  • 第A2页
    封二

  • 第01页
    开卷

  • 第02页
    目录

  • 第03页
    目录

  • 第04页
    要闻

  • 第05页
    要闻

  • 第06页
    政策

  • 第07页
    政策

  • 第08页
    要文

  • 第09页
    要文

  • 第10页
    要文

  • 第11页
    要文

  • 第12页
    要文

  • 第13页
    要文

  • 第14页
    特别报道

  • 第15页
    特别报道

  • 第16页
    特别报道

  • 第17页
    特别报道

  • 第18页
    学习

  • 第19页
    学习

  • 第20页
    先锋论坛

  • 第21页
    先锋论坛

  • 第22页
    先锋论坛

  • 第23页
    先锋策划

  • 第24页
    先锋策划

  • 第25页
    先锋策划

  • 第26页
    先锋策划

  • 第27页
    先锋策划

  • 第28页
    先锋策划

  • 第29页
    先锋策划

  • 第30页
    先锋策划

  • 第31页
    先锋策划

  • 第32页
    先锋策划

  • 第33页
    先锋策划

  • 第34页
    乡村振兴

  • 第35页
    乡村振兴

  • 第36页
    先锋观察

  • 第37页
    先锋观察

  • 第38页
    先锋观察

  • 第39页
    先锋观察

  • 第40页
    先锋讲坛

  • 第41页
    先锋讲坛

  • 第42页
    先锋讲坛

  • 第43页
    先锋讲坛

  • 第44页
    先锋讲坛

  • 第45页
    先锋讲坛

  • 第46页
    先锋经验

  • 第47页
    先锋经验

  • 第48页
    先锋经验

  • 第49页
    先锋人物

  • 第50页
    先锋人物

  • 第51页
    先锋人物

  • 第52页
    先锋人物

  • 第53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4页
    全面从严治党

  • 第55页
    先锋悦读

  • 第56页
    先锋悦读

  • 第A3页
    封三

  • 第A4页
    封底
 
标题导航
2021年2月1日出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牢记嘱托 幸福前行
——腾冲市司莫拉佤族村的奋进之路
 
总书记去过的李发顺家,如今办起了“农家乐”

2020年1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勉励大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司莫拉村更加幸福。按照当地风俗,总书记还敲响三声佤族木鼓,为乡亲们送上新春的祝福。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司莫拉村团结一心,奋勇前行,如今日子越过越好。

“一声鼓响春常在,风调雨顺新时代……;二声鼓响百花开,国泰民安新时代……;三声鼓响都是爱,四海升平新时代……”佤族木鼓历史悠久,这首《三声鼓响》是司莫拉村新创作的歌曲,鼓声震震,抒发喜悦畅快淋漓。

过去,由于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很多佤族群众长期生活在贫困中,司莫拉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也不例外。资料显示,70年前的中寨村共有佤族28户133人,均从事农业生产,生活贫困。在28户村民中,只有1户人家的口粮够吃11个月,其余的均不超过7个月,还有3户属于无粮户。那时的中寨佤族群众往往只穿一身土布单衣,且多是补丁满身,有棉被盖的只有2家。全村识字的仅5人,孩子五六岁就得上山摘山果野菜,没有时间也没有钱去读书……

近年来,沐浴着党的光辉,司莫拉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下,脱贫攻坚,奋勇前行,努力走上幸福之路。

佤族古寨换新颜

2020年1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家村中寨司莫拉村,了解脱贫攻坚情况。当地干部告诉总书记,近年来,三家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种植养殖业、劳务输出,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2017年全村已实现脱贫。总书记对此表示肯定。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一年来,司莫拉佤族村牢记总书记嘱托,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决胜全面小康路上精准发力,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我是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刚记事时,我们村只有3间石头瓦房,其余的都是茅草房、杈杈房。”三家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回忆说,以前的司莫拉“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夏恐屋漏雨,冬怕冷风吹”,村民的居住条件十分恶劣。

后来,通过实施“草改瓦”“农危改”“扶贫安居”等项目,寨子里危房没有了,不少人家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五架”瓦房,世世代代困扰着佤族群众的住房差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能住上这么宽敞的房子,前些年想都不敢想。”记者一行走进村民李发果家阔气的大门,精明能干的她就介绍起自家的建房过程。“我家院子三面是分三次盖起来的。如今,不但人住得舒坦,家中的粮食、物品也有了遮风避雨的地方。”李发果说。

以前,司莫拉是典型的脏、乱、差村:村间道路都是土路,晴天到处尘土飞扬,雨天淤泥没过膝盖,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同时,村民把牲畜粪水随意排到村中,既影响村容村貌,又威胁着村民的身体健康。

为给村民创造整洁、舒心的环境,也给日后发展乡村旅游打好基础,村里的党员、干部挨家挨户动员村民拆除猪舍、鸡舍等。“原则上只保留一两家规模以上的养殖场,还要求与村子保持一定距离。”赵家清说。

2020年以来,村党组织还经常开展生活垃圾清理,党员、干部带头定期清运垃圾。群众从站在边上看,到跟着党员、干部干,现在几乎没人再乱扔垃圾了。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交通问题一直是困扰司莫拉村民的突出问题。”68岁的赵兴乐是离任的村干部,他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村里任职,2000年离任。他说,年轻时从寨子到镇上办事要走十几公里的山路,天刚蒙蒙亮就要出门,回到家已是满天繁星。

2012年,寨子开始实施“村村通”工程。政策推动加上村民主动,终于打通了司莫拉村到清水乡政府的山路。如今,通往乡村、农户家的道路基本硬化,还安装了路灯,村口每天有5趟公交车直达乡里、市里。道路畅通后,村民外出务工、购销物资便利多了,村里开始客来客往。

以前,村里没有卫生所,学校也比较简陋,村民多能歌善舞,但连个像样的活动场地都没有。

如今,村小学教学楼、运动场、教学设备样样达标,卫生所里诊断、治疗、取药都有独立空间,水源地扩建了、水管更新了,大礼堂、文化广场也修好了,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便利的公共服务。

巧干实干谱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

近年来,司莫拉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坚持“志智双扶”,不断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通过有力有序推动劳务输出以及发展特色产业,村民干劲越来越足,发展道路越拓越宽。

转变村民观念

过去司莫拉村贫穷落后,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村民的思想观念保守。为引导村民更新观念、摆脱贫困,由党员、致富带头人和新乡贤组成的宣讲队,经常开“火塘会”、办讲座,同群众一起谋发展、话未来。村里组织村民到外地参观,设立“爱心脱贫超市”,不断激发大家的干劲。

在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展示区,记者遇到一位大嫂正在卖酸粑菜、松糕等。同行的乡干部介绍说,传统佤族妇女不爱抛头露面,以前出门做买卖对她们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如今有了商品意识,都在琢磨怎么把日子过得更好。

壮大特色产业

司莫拉村民长期以种养为生,但过去都是个人单打独斗,缺技术、规模小、效益差,遇到年景不好,养家糊口都成问题。为了摆脱这种状况,村里连续开展种植提质增效活动。

站在村口的观景台远眺,千亩梯田已整平。赵家清说,惊蛰一过大地回暖,村民就会在这些土地上播撒万寿菊种子。花开之后,不仅会成为村里的一道风景线,还有公司前来收购花朵用来制药,带动村民增收。赵家清告诉记者,这几年通过产业调整,原先弃管的茶园如今也被重新开发,村里的茶产业迅速发展起来。过去村民采了胭脂果到集市上交易,每市斤只能卖5元钱,如今通过与深加工企业合作,成功试制出胭脂果果酒、果酱,售价翻了好几倍。

“无论是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还是发展乡村旅游,一个村子就是一个整体,要服从统一规划和安排,这样才能发挥出整体效应。”赵家清说,“比如,现在来村里的游客多了,村民的土特产也值钱了。以前,一袋半公斤的茶叶卖20元却无人问津,现在卖60元还供不应求。”

“近年来,村里实行产业资金补贴,鼓励村民调整优化结构,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几年下来,茶叶、核桃、油茶、万寿菊等种植面积达1550亩,占到全村耕地面积的70%。”赵家清说,尽管核桃、油茶等尚未到丰产期,但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已初步显现,2020年,村里家庭经营性收入240万元,是2014年的5.2倍。

做好务工服务

腾冲的旅游业开发早,就业机会多,务工经济一直是寨子里的支柱产业。2014年,司莫拉村有90多名劳动力外出务工,但由于没有手艺,多数人只能干苦力活。还有不少四五十岁的壮劳力,常年守在寨子里,基本处于半失业状态。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帮助下,村里对适龄劳动力开展了多轮培训,确保人人都能掌握一两门实用技能。

“除了旅游公司每月给我们发2000元钱外,腾越食府每月也会给我们发一些补贴。最主要的是,半年后就可以在家门口就业。”村民赵兴姚19岁的孙女在村里的旅游公司上班,被派到腾冲市腾越食府“带薪”学习培训,培训时间为6个月,这让她非常高兴。

据了解,司莫拉村还经常同周边的机场、茶园、景区联系,千方百计为村民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寻找就业岗位。2020年,村里外出务工人数超过130人,实现工资性收入360万元,是2014年的1.9倍。

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赵兴凯、杨洁夫妇在腾冲机场务工,夫妻俩月收入加起来将近6000元,让他家顺利脱贫。如今,赵兴凯对发家致富又有了新想法,他主动找村干部帮忙申请创业贷款,打算开个小吃店。

融合发展探新路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村民李发顺家察看,在了解居住环境、详细询问脱贫情况后指出:“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坐拥生态美景和民族文化资源的司莫拉村,探索从传统农业村向文旅融合发展转变,走出了“旅游公司+村集体+农户”的融合发展新路子。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冬日,不少地方已被冰雪覆盖,司莫拉村却依然郁郁葱葱、鸟鸣蝶飞、花香四溢。2017年,司莫拉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9年获批国家3A级景区,成了一个留得住传统、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记者从村里沿着游客栈道往寨门方向走,看到云雾缭绕、远山含黛、田园叠翠,清晨的司莫拉像一幅江南水墨画。

在一片古榕树林里,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最大的一株树龄在500年以上,胸径达6米。“佤族人敬畏自然,司莫拉村百年以上的古树至少有上百棵。”赵家清说。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司莫拉村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发展规划突出保护绿色生态,把发展重点聚焦在农业和旅游服务业上,注重培育农业、乡村旅游业的生态健康属性。

挖掘佤族文化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司莫拉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了解了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情况。该村有500多年历史,是中国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百年来,该村佤族群众同汉、白、傣等族群众和谐共处、生生不息。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发展乡村旅游时,除了用好优美的自然环境,还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走文旅融合之路。”赵家清说,他们为此下了不少功夫。

走进司莫拉村,土墙黑瓦、牛头图腾……无处不散发着远古佤山的原始气息。特别是位于村口的司莫拉佤族民俗文化陈列馆里,摆设的一件件物品无不留下佤族祖先的农耕痕迹,置身其间,宛若回到佤族迁徙的年代。

近年来,司莫拉村通过整合“民族文化示范村”“美丽乡村”等项目,先后投入资金2200多万元,建设了佤王府议事厅、陈列馆、文化活动广场、农耕文化观景台、寨中休息厅、佤族特色寨门等,并通过统一订制传统佤族服饰、种植寨花、再现传统佤族酿酒工艺等方式,让佤族传统文化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村民吃上“旅游饭”

李发果是司莫拉村的旅游引导员。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带着游客参观景点,徜徉层层梯田,穿过古榕树林,来到佤族民俗文化陈列馆,再沿着村里的石板路转转,去李发顺家体验制作大米粑粑……

李发果热情好客,讲解起来头头是道,她曾一天带过7个团。在回村当导游之前,李发果和丈夫一直在外务工。在她看来,当导游虽然没有打工赚钱多,但她更看重这份工作的“附加值”——能与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交流学习。最近,李发果准备把家里的两层小楼改成民宿,接待各地游客增加收入。

李发果的哥哥李发顺家,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去体验做大米粑粑的那一家,在村里开起了农家乐,生意非常好,尤其是他们家的大米粑粑更是供不应求,每到周末、节假日,最多一天能卖几百个。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如今,司莫拉村的村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憧憬:发挥绿水青山优势,用好佤族民俗文化,推进农旅结合,融入腾冲旅游圈……司莫拉群众相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跟着共产党走,自强不息,苦干实干,新时代的幸福之歌一定会越唱越嘹亮。

本刊记者 杨旭东 本刊通讯员 濮进军 刘申仙

放大 缩小 默认